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买车容易,养车难!”这是好多车主的抱怨.尽管不同收入的车主有着不同的养车费用预算,但有一点是车主们共同追求的,那就是:车养得好,钱花得少.下面几招降伏养车费用的小窍门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节油妙招     
油价一路飙升,关于节油这个话题,便更多地被大家谈起。人们越来越感叹“买车容易,养车难”。对于有车族来说,油价似乎已经成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在油价高涨的情况下尽量节约用油, 下面我们就来教你两招,不妨试试。勤热车少加油我们干出租这行的,可是用油大户。没有自己的省油绝招可是不行的。我要告诉大伙的是,养成暖车  相似文献   

3.
超越搜狐     
张蓓蓓  张久 《董事会》2005,(1):78-83
搜狐的张朝阳最近说过这么一句话:“搜狐要超越搜狐。”我理解这与“超越自己”没有什么区别。他还说过,品牌和经营是他们的优势,这是事实。因为搜狐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搜狐邮箱、游戏和校友录都有稳定的用户,找房子可以上焦点网,下载铃声可以到吉贝尔网站,搜索可以用搜狗,而买车、用车、玩车,与车有关的一切,你别忘了看看搜狐汽车。  相似文献   

4.
在年青又充满活力的深圳,无论电脑、上网、开车、都成了人们的新追求。买台电脑上网,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对绝大多数深圳人来说;只是想做或不想做的事了,但对于买车,却是许当深训人心底的“痛”!“痛”倒不是因为买车钱多钱少;而是买完车以后那一大堆零零琐琐的保养、维护、修理……还有这费那费……买车易,养车难哪! 不过;有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去年;一种专门针对广大私家车主的服务系统在深圳悄然兴起。 “万邦联车友网络服务中心”自去年在深圳市场上出现以后就以其全新的服务理念、严格的管理体系、诚挚的服务态度…  相似文献   

5.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1,(25):I0096-I0099
最近《汽车经济》杂志随机对100位汽车媒体记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平时对各种品牌,各款新车说得头头是道的汽车媒体人‘当用自己的钱买车时都选择了什么车?’”  相似文献   

6.
习惯上,人们将价位在10万元以下,排气量在1000cc以下的一些适合城市家庭与个人使用的车型称为家庭经济型车。 纵观2001年国内汽车市场,家庭经济型车阵营已经初步形成,但还不强大。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家庭经济型车品牌达10余种之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家庭经济型车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家庭经济型车让您买车养车都容易 根据对北京有形汽车交易市场的走访,目前已经上市销售的几款家庭经济型车售价大都在4—9万元之间,最低的一款售价只有4万余元。客观地说,现行销售价格是较为合理的,普通家庭也能够承受。 在此基础上,如何降低经济型…  相似文献   

7.
李小姐与王先生均已摸车数载,换车多辆,路是没少跑,事儿是没少遇。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汽车是他们忠实的朋友,车伴随着他们踏过千山万水。自然就有了他们共同的话题:侃车……李小姐:您发现了吗、眼下大马路上跑的车是越来越多。王先生:是啊,现在汽车行业以各种方式刺激汽车的销售,不多才怪。李小姐:可是这样一来,每天上下班高怪时期.你看那车堵的,没有一点耐心还真受不了.这还不算。时不时地让你碰上事故,够让人烦的。王先生:车买了.可不是当玩具摆设的。总是要开车上路的。有个磕啊碰的.这也免不了。不是有人说.没有出过事…  相似文献   

8.
侃车     
第六回新手上路ABC…李小姐与王先生均已摸车数载,换车多辆,路是没少跑,事儿是没少遇。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汽车是他们忠实的朋友,车伴随着他们踏过千山万水。自然就有了他们共同的话题:侃车……李:你知道眼下什么最时髦?王:那还用说,学开车呀。你看,现在的人可着劲儿往驾校跑,学成出来后个个喜气满脸,逢人便讲:“我有本儿啦。”拿本儿的人是越来越多。李:是呀,有本儿啦,手就特痒,总想有辆车跑,过过车瘾,这可是刚学会开车人的心态。我刚学会那阵就是这样。自己没车,就瞅机会捞把车开.可一旦自个儿开上路,麻烦就来了,…  相似文献   

9.
李小姐与王先生均已摸车数载,换车多辆,路是没少跑,事儿是没少遇。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汽车是他们忠实的朋友,车伴随着他们踏过千山万水。自然就有了他们共同的话题:侃车……  相似文献   

10.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最喜欢什么车,他不知道他会拥有多少辆车,他只知道车是陪他每一段生活的必需品。直到采访结束,我都不知道波仔到底喜欢不喜欢福克斯。在采访中,他谈到各种想买的车远远比对这台福克斯更有兴趣。其实波仔的车很舰、红色的福克斯、特意刷上黑漆的尾灯、看上去神气得很。波仔认为自己的车子是目前同级别中最棒的、现在开、刚刚好。波仔是个专业车迷,就算自己早就有车,但对车的兴趣绝不限于买一部车。他对车有两个自己的规矩:第一、三年换一部车;第二,买车不改装。对于第一点,波仔说这个还在计划中,三年换车是理想,以前的捷达就…  相似文献   

11.
用户声音     
张先生河北唐山(个体运输户)我觉得这次大赛挺有意义的。“省油就是省钱,省钱就是赚钱”。你们这口号说得太好了。我们用户买车就是为了赚钱。现在我们买车,每个厂家都说自己的车节油,一个比一个说得好听。现在有你们这个大赛,我们清楚多了,到底谁是真的节油,看谁拿第一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2.
王玫紫 《汽车观察》2014,(10):24-25
通过一个消费者的选择,不难看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小孙来北京打拼了几年,经营着一家装修公司,买车一直是他的梦想,正好八月份摇号中了签,这让小孙一家人都很高兴,意味着他们不久就能拥有一辆私家车了,再也不用骑着电动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了。可是,到底买什么车却让小孙犯了难,身边的朋友有人推荐自主品牌,说便宜实用;有人推荐合资品牌,说品牌有保证、  相似文献   

13.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3,(30):64-67
南京市民王先生今年10月3日举行婚礼,为了让婚礼与众不同,王先生突发奇想,通过微信租用“清一色”的英伦出租车当自己的婚车。王先生表示,由10辆英伦车当婚车,既经济又特别,更重要的是找了很久才发现,英伦黑色复古外形和他们的主车很“搭”。  相似文献   

14.
李小姐与王先生均已摸车数载,换车多辆,路是没少跑,事是没少遇。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汽车是他们怎卖的朋友,丰伴随着他们踏过千山万水。自热就有了他们真同的话题:侃车……第一回自行车王国的汽车梦李小姐: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将燃油发动机安装在四个轮子的车辆上,从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世界汽车工业至今已有111年的发展史了,人们对新车的需求每年将以2500万辆的速度递增。中国人第一次拥有的汽车是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l。ClllZ)输入中国的两辆小汽车。此后,由于连年战乱,无论是军阀还是国民政府都无力建立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严海洋 《广西电业》2004,(12):70-70
友人王先生从老家打来电话,说这几天有点胸闷,原因是他收到了一张电费催款单,说他家今年6月份电费没有付,必须马上去付清并交滞纳金。王先生说,他从来都按时交费,也许那个月的电费是银行电脑收费系统出了问题,责任不一定就在用户。如果是他自已疏忽了,一定会去付费,但催款单上的话实在太气人,什么“十天之内不付就要切断电源”,什么“产生的一切后果都由用户负责”云云。  相似文献   

16.
王峰 《工业会计》2005,(12):46-47
如果评什么是好车,相信很多人都会直指奔驰、宝马.但要说买车,恐怕很多人就不能选择奔驰、宝马了.好车的评价标准很多:从性能和质量的角度看,奔驰、宝马是好车;从市场营销方面论,当年的赛欧也是好车;按销售量比,北京现代的车也算是一流了.针对具体的购车者,什么才是值得买的好车呢?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家庭来说,购车只是一笔一次性支出,而养车却是一项经常性的开支,您在买车之前是否已经作好了养车的准备?下面就以市面上比较畅销的1.6升中档家用轿车为例,给您算笔账,看看养一辆车一年究竟需要多少费用。 保险:买了车,不能不买一份保险,这已经是绝大多数车主的共识,如果你只买第三者责任险,一年只需2500元;而要全保,则要6000元。 养路费、车船税、年审费:在燃油税未开征之前,养路费你想赖都赖不掉,在新的政策尚未出台之前,车船税和年审费,也是一个子都不能少,养路费一年1200元,车船费一年240元,年审费一年200…  相似文献   

18.
张霞 《工业会计》2004,(3):50-51
随着人们收入逐步提高.汽车渐渐进入普通家庭,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家用车。但需要提醒持币待购和已经成为有车族的朋友.汽车这种高档消费品.其消费特点与其它产品有很大的差别,除了购车时要付一笔较大的车款外,要想维持汽车的正常运行,每年还得支付一笔不菲的养车费用。不少有车族因此感慨,“买得起车养不起车”,“买得起马配不起鞍”。  相似文献   

19.
李春 《工业会计》2008,(11):85-87
王先生大学毕业就来北京工作,七八年的时间里和其他人一样,结婚生子、贷款买房,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尽管对北京已经非常熟悉了。但由于自己没有北京户口,感觉上总是有点不踏实,他总是说自已是典型的北漂一族。两对这种不太安定的生活。王先生想尽早在保障上有所考虑,做好理财规划。  相似文献   

20.
新心术     
吴丹 《现代班组》2012,(8):44-45
王哥在我们厂,算是个脑瓜挺活的人,常有非凡之举。这不一个普通职员,月工资不过两千,竟敢买轿车,当他把车停到楼下时,街坊邻居都凑过来,边看边摸边打听,可心理都想:"你老王也好,小王也罢,凭你那点工资还想养车,得瑟吧你!"为车的事儿,王哥两口子确实没少动心思:俩人工资加起来4000左右,孩子下半届要读省重点高中,是公费生,花费相对不多。俩人工资稳定,这几年也攒了点钱,儿子上学得挤公交,平时还行,要是赶上下雨、下雪天可就遭罪了,"苦谁也不能苦孩子",干脆买辆车吧,反正现在私家车挺便宜的。"其实,买车最主要原因还是你王哥前阶段刚学的车,正在瘾头上,学完了没车开,看着过往的车眼睛都发直,我真怕哪天他见人家车里没人把车给开跑了,到时可就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