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3,(10):266-267
本文对高职院校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当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对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且针对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经费使用和人才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双高计划”的提出,为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契机,即国家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在“双高”建设过程中,各院校适应时代、市场和教育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学校的内涵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强学校财务运行与管理,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但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机会。本文基于“双高计划”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从而推动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石彦喆 《大众标准化》2023,(22):138-139+14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开始越来越关注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工作,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为社会各个岗位输出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满足了不同行业对技术型人才的基本需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无法突出院校专业特点、在课程结构方面得不到优化、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等,这都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工作开始与社会脱轨。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立足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标准化展开讨论,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希望可以给高职院校管理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工作水平,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在学习和成长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更好地为社会各个行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3):191-192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要求,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就是指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概念的明确为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才能促使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一个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既要有比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有创新实践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需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之中,辅导员的作用越来越大,文章通过阐释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剖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为新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忠实 《价值工程》2010,29(30):97-98
学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是影响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是我们学生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与思考的课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从健全层级管理、建立科学管理队伍、思想品德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等方面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在提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云计算机应运而生,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如春笋般拔地而起。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入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引入云计算机,提高学校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文章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图书馆为例,结合thinputer DVI桌面虚拟化平台的使用情况,阐述云桌面在高职院校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数字校园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本文从数字校园的概念及意义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并总结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强化教育的最佳方式,也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为了全面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教育领域不断培养教育人才,并招聘了许多青年教师,这类教师有着专业的知识与教育能力,也逐渐成为高职教育中的主要参与者。但在实际育人期间这些教师的育人意识、职业素养等还有待提高,只有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速度,才能够满足人才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已成为必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在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和创新的同时,顺应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求,使教学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本文就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内涵、重要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梁明 《价值工程》2014,(20):245-246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培养和健全高职院校"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筑类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施国山 《价值工程》2010,29(32):218-219
高职院校重视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应该从人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的高度,促进校园体育文化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全面育人这一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应始终围绕学生发展需求,一方面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把握社会职业趋势,为储备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坚持把人文素养培育作为重中之重,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德育工作相融合,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专业技能教学与人文素养培育的融合模式。论文根据高职院校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融合培养的现状,提出了探索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论文主要分析校企合作的展开形式,阐述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此探析如何提高校企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李玲 《价值工程》2014,(24):252-253
由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院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发生相应的变化,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学院办公室需要不断增强服务意思,完善管理制度,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以此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陈培友  高太光 《价值工程》2010,29(27):198-199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不断提高,国内高校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技能成为我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为了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校发展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国内高校的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管)专业建设中的普遍问题,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协调发展的几点方案。  相似文献   

17.
石岩鲍 《价值工程》2013,(35):261-262
高等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考务管理电子化模式的建立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我国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考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考务管理电子化模式的对策,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发考务信息化系统,以此来为今后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但在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时候,如何体现利益共同体各方的利益诉求,达到学校、企业、学生各方的共赢,促进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学校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新要求,中高职三二分段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传统大学生素质拓展系统均适用于普通高校,设计开发一个适用于高职教育,针对中高职学生特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学生素质拓展系统非常有必要,有利于职业技能人才的全面培养,也减轻了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师生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20.
荣静 《价值工程》2014,(5):225-226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刻苦钻研教学内容,提高理论说服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