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斌 《新智慧》2006,(10):69-70
例1:2005年4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收到乙公司签发并承兑的一张商业汇票,票据面值为58.5万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为6个月。2005年6月1日,甲公司将此票据贴现(不带追索权)给银行,银行支付48万元的贴现款。甲公司预计乙公司会退货10%,2005年9月6H乙公司退货,价税合计2.34万元,所退货物的成本为1.6万元。  相似文献   

2.
3.
潘荣良 《新智慧》2006,(10):29-30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的通知》(财会[2004]3号件)规定,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充分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而债务人未偿还时根据申请贴现的企业是否负有偿还责任,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分为“质押法”和“出售法”。这两种处理方法对贴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有关项目和财务指标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拟就此问题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传双 《新智慧》2009,(2):20-21
一、应收票据贴现是否终止确认的判断标准应收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的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然后将余额付给票据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规定,如果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则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5.
票据贴现     
付永青 《新智慧》2002,(10):51-51
  相似文献   

6.
孙燕芳 《新智慧》2006,(4):70-70
一、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解答四》)中规定,附连带清偿责任的应收票据贴现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较为特殊的地方是,贴现息应视为提前向银行支付的借款利息,直接计入财务费用。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贷:短期借款。  相似文献   

7.
8.
9.
企业应收收债权的三种融资方式:质押借款、应收账款出售和应收债权贴现,这三种融资方式均有其会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黄丽娟 《新智慧》2004,(1A):30-30
2003年5月,财政部颁布了《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业务的会计处理,但是这项规定只对应收债权的融资方(出售或抵押应收债权的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而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会计处理却未提及。此外,就企业而言,《规定》的会计处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彭广林 《新智慧》2006,(1):61-61
工业企业在实务处理上多倾向于将现金折扣作为费用的增加处理,而商品流通企业则倾向于将其作为收入的减项处理。但两在现金折扣金额的计量上均存在价款折扣与价税合计折扣的差异,如何协调该差异和规范会计行为呢?笔认为.应按价税一致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源则重新定位现金折扣的计量与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出售应收账款以筹庥资金这种方式将会得到很大发,本文认为,应收账款可以与应收单据一样,通过出售给银行与金融机构以便筹集资金,本文介绍了两种类型,即无追索权让售及附带追索权让售及其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7.
18.
近日,笔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贴现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开办此项业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在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新准则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将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计入“管理费用”。这是新准则的亮点。但新准则的相关规定及与相关具体准则之间的规定存在矛盾,通过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已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对应收债权的资产交换业务,以及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应收债权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债务人应按重组债务账面余额转销债务,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转销债权等;2.债权人的会计处理,以应收债权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结转债权,按受让债权的应收金额确认应收债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