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马海燕 《魅力中国》2010,(30):64-64
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首先培养小学生观察力,其次要培养想象力,还要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赵建娣 《魅力中国》2013,(5):205-205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教师要营造氛围,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土壤,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着力培养、规范考生的解题习惯是取得良好复习效果的关键,主要方法:培养良好审题习惯,正确解读图示信息、培养良好思维习惯,明确问题指向、培养良好表述习惯,研究标准答案、培养良好认真的检查习惯,反思答题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解的题习惯,才能提高学生地理的分数。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二是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创新思维;三是引导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四是积极客观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首先实现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注意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认识教师备好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才能深化素质教育内容,加大创新能力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6.
安晓雷 《魅力中国》2010,(12):96-96
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深入到各科教学之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首先要培养创新态度,其次要培养创新的习惯,还要培养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蒲登山 《魅力中国》2011,(6):220-220
通过及时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克服困难,磨练学生的坚毅性;形成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性这几个层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闫冰 《魅力中国》2013,(34):242-242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教育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探讨如何利用教育心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意义以及其培养原则出发,探讨了教育中的创造性人格培养举措,为学校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辰红 《魅力中国》2010,(21):99-99
小学数学教学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不辩的理念。而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对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尝试:一、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二、合理想象、推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实施“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四、自述道理,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张东启 《魅力中国》2013,(32):115-115
“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一直作为我们培养的目标,而培养创造型人才,则需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创造力的核心则又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冬雪 《中国经贸》2014,(14):158-158
保险专业硕士作为培养新型风险管理人才的载体,是决定保险业能否实现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我国保险硕士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仍有脱节。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培养方向、培养方法和培养机制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优化我国保险专业硕士培养机制路径的改革方案和政策建议,以推动保险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孟天运 《走向世界》2011,(35):32-32
城市精神也如同人的性格一样,人的性格需要培养,城市精神也需要培养。人的性格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去伪存真,不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对于好的德性发扬光大,城市精神的培养发扬也要如此。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出在新课改形势下,中学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文章认为应该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目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对顶岗实习过程中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的主要内容、实施过程作了简要分析,认为职业道德培养的主要内容应做到“三突出”: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突出纪律观念的训练,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突出企业文化的灌输,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推行已凸显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初中教育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阶段,但当前初中班级建设中存在的困境消弱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成效,因此,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卓有成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杨兰欣 《魅力中国》2011,(3):210-210
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也是地理教学主要策略。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从端正学习地理的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动机着手,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研究生创造力培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途径: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理念,树立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价值取向,构建全面系统、科学客观的研究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黄向军 《发展》2010,(12):141-141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也是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也是造就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要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梁明强 《魅力中国》2010,(19):211-21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程理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20.
杨桂英 《当代陕西》2008,(12):29-29
近年来,山阳县深入开展以培养、教育、选用能人,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能人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富民能人党建”活动,不断扩大能人阵营,全面激活农村带头人队伍,能人治村的富民效应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