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从管理会计视角分析股票期权激励的费用。  相似文献   

2.
经理股票期权是西方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激励制度。本文简要分析了经理股票期权的含义理论基础,从它的激励效应进行分析,针对经理股票期权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鞠铭 《财会月刊》2011,(10):56-57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的个案分析,全面梳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会计操作与税法规定,以期帮助财务人员和税务人员清晰把握股票期权激励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颜青  高峰 《财会月刊》2011,(4):56-57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的个案分析,全面梳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会计操作与税法规定,以期帮助财务人员和税务人员清晰把握股票期权激励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下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覃正 《财会通讯》2007,(5):49-5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对股票期权的定义是: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它与证券市场上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期权)的概念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一种看涨期权,本质上是以股票为标的的看涨期权,它的买方是公司激励的员工,卖方是公司;它是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经理激励盛行于美国并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我国企业自90年代开始引入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实施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受到了一系列的约束,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还不规范。而学术理论界对我国推行经理股票期权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基于现有文献,从国内外两方面对股票期权激励效应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求对我国企业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规范运作与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股票期权激励产生的原因和源条件,股票期权为解决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主契约的衍生契约,在解决代理问题过程中自身也会产生合同的不完全性。本文以公开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期权行权条件的设计及其激励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黏合”不仅导致了大股东而不是经营者主导股票期权制订过程,采取措施提高股票期权的行权门槛,产生新的代理问题,而且使股票期权失去了激励的源条件,股票期权业绩考核指标与激励对象不再相关,最终导致股票期权激励效应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发达国家,股票期权制度作为对经理人员传统薪酬制度的补充、成为股份制企业行之有效的一种激励机制的最根本原因是基于税收的优惠。美国税法对股票期权所涉及的税收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对激励型股票期权给予了较大的税收优惠。而在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试点工作才刚刚开始,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尚存在较多的税收障碍。我们应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制度,采取相关的对策,以便顺利推进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张群  黄水平 《企业经济》2007,(1):175-177
股票期权在激励应用中日显重要。本文从股票期权的原理出发,引入EVA的概念,针对股票期权及EVA的不足,从虚拟股票期权激励合约的标的物、价值、数量和交割四方面对虚拟股票期权计划作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企业在对经理层激励中引进了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对企业业绩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在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以便股票期权激励在民营企业经理层激励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以激励效果和激励成本为主线,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激励作用以及对现金流的影响。分析表明,股票期权更具有激励效果,对现金流的影响比较大,并且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成本要高于股票期权,最后指出公司选择激励方式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和公司自身状况。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我国股票期权会计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综合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现状,为我国以后股票期权制度顺利的实施.对股票期权会计以后的发展,提出了些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聪 《企业导报》2009,(6):104-104
现代企业制度中,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旨在协调统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鼓励经营者关注公司长期发展。在阐述股票期权激励基本理论基础上,对格力电器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股权激励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理股票期权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相当普遍,我国也正逐步实行这种激励制度。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传统经理股票期权模型濮型),但传统经理股票期权模型以股票价格来衡量经理的业绩。在股票市场中,系统性风险对股价波动有极大影响,使传统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方案有失公允,不利于调动经理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文章介绍了指数化经理股票期权模型,以国内某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激励效果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经理股票期权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中美股票期权会计政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与股票期权相关的会计政策正处于变更阶段。本文通过对美国股票期权会计政策的内容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针对我国目前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现状,认为目前可行的方法是采用内涵价值法,同时注意与其它现有准则的衔接以及加强股票期权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重要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在理论界与实业界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对其实施的有效性问题却很少分析。本文通过科学评价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作用,对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将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为什么,应于何时确认.文章就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报酬计划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对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报酬支付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会计处理问题作了探讨。笔认为企业应在股票期权授予日确认一项人力资产和一项权益或负债,并用公允价值对其计量;在期权的有效期内,将相应的资产摊销,转为各期费用;期权到期行使时记录为负债的清偿或股票的发行。  相似文献   

19.
1995年.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股票激励计划.成为我国最早引入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企业。此后,国内各企业纷纷引入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但在引入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各种障碍。该文分析国内企业引入股票期权机制所普遍遇到的一些的障碍.并探讨其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昕 《财会通讯》2007,(4):66-67
一、引言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已有中捷股份、苏泊尔、广州国光等上市公司提出股票期权激励的具体方案,其中部分公司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还有100多家公司也纷纷表示将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一场通过使用股票期权来激励管理人员勤勉敬业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