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但是近年来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带来很大的压力。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存款准备金屡次上调给其流动性带来的影响,保障商业银行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商业银行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的危机,不论深层次原因如何,最终的表现一般都是丧失流动性.一般表现为:存款人对市场信心不足,担心其存款安全,集中从商业银行提取存款,商业银行如果不能及时充分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就会形成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冲击力大,可能触发支付危机,甚至诱发金融危机等特点,而被誉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可见,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及时、准确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由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约将一次性冻结流动性1500亿元,商业银行有充分的调整时间和流动性管理空间来满足新的存款准备金要求,银行体系可用资金数量仍会相当充裕,商业银行将继续保持正常的支付清算水平和平稳增加贷款的能力。所以此次调整对资金比较紧张的中小银行来  相似文献   

4.
李季 《金融纵横》1999,(9):16-16,15
商业银行步入市场以来,存款是竞争的中心和焦点,谁能够经营管理好存款业务,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都把存款放在第一位,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不少二级分行及以下经营单位,更是以存款论英雄、以存款排位次。在大力抓存款的同时,我们切不可忽略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要求和约束,必须紧紧围绕三性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2013,(10):20-23
正如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所说“世界走过头了.危机远未过去.”在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开放下,资金的稀缺性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体现得越来越淋漓尽敛一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对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必然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追逐更多的存款以满足流动性的需求。基于现行银行业监管机构关于贷存比的约束和大多数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时点考申亥要求.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为了吸纳更多的时点存款愿意付出更多的资金成本,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辅导讲座第五讲资产负债管理的分析方法(下)刘姝威三、流动性分析银行必须提供现金来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和支付债务的本息,我们把这部分现金称为基本流动性。基本流动性加上为贷款需求提供的现金,我们称为充足流性。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应该把提供...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流动性问题是我国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学界更多的是讨论流动性过剩问题,对于流动性过剩我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而流动性受什么因素影响学界也没有很好的结论。对于过剩的判断属于规范研究,而本文将从流动性本义出发,分析对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二、文献回顾李成、姜柳(2006)将商业银行存差作为流动性衡量指标,得出外汇储备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存在正相关关系;谢罗奇、龚伟强(2006)用商业银行存款-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投资来衡量流动性,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我国商业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国内储蓄率较高和大量外汇流入引起的。刘锡良、董青马、王丽娅(2007)认为流动性最初的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所谓的资产流动性。学术界将其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接着,他们从银行储备需求的角度对我国的流动性过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金融创新和银行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朱庆(2006)认为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体现在超额货币供给、存贷差扩大、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居高不下以及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原因主要在于经济金融结构失衡、不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商业银行创新交易类存款或理财产品规模总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期限结构呈现明显短期化特点,成本明显高于传统活期存款.因此,大力发展利率汇率衍生工具市场,完善利率、汇率风险管理模式,规避理财产品金融风险,管理性负债必须解决好流动性问题,商业银行也可采取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折衷策略平衡流动性需求,规模较大的银行还应强化流动性缺口管理.  相似文献   

9.
存款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银行出于对调控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存款人存款风险的考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持续上调超过商业银行承受极限时,商业银行就可能发生流动性危机。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项宏观调控手段,不会因为一家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而改变其政策走向,因此,客观分析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既能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又能推动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6~2007年两年间,央行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与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展开了角力。央行在2007年4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仍然使用“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的措辞,并在2008年1季度两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使其达到15.5%的历史最高值。然而,近来媒体却经常传出各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和市场人士对高存款准备金率下银行能否正常经营的担忧。本文试图摸清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真实状况,分析其形成机制,预测其发展前景并提示其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行的流动性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者提现、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者的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它对商业银行尤其重要,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流动性问题解决不好,就有可能转化为流动性风险,酿成支付危机,引发大规模的挤提风潮甚至大批银行的倒闭,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因此,流动性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也是银行流动性、赢利性、安全性的“三性原则”中的首项。  相似文献   

12.
也谈商业银行流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学界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议论颇多。议论的焦点,是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后果。通常讲的流动性,是指银行的超额储备,即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以及银行应付日常支付的资金。按希克斯的分类,银行超额储备通常分为三类:一是银行维持日常支付而持有的超额储备,这是最低的、必不可少的超额储备;二是银行应付各仲突发性事件而持有的超额储备,即预防性的储备需求;三是投机陛超额储备。显而易见,前两类超额储备是商业银行必须保持的最低超额储备,因此判断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多与少,关键是看商业银行持有的投机性超额储备的多与少。流动性过剩,也应是指银行持有的投机性超额储备过多,或者说银行的资金运用不充分,影响到了自己的赢利能力。  相似文献   

13.
所谓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随时能够应付顾客提取存款以及满足正常的贷款需求的能力.因此,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实际上就是银行保留及随时获得现金的能力问题.由于银行的现金流动最频繁,且银行资产中绝大部分是负债,而且负债中大部分又是活期存款,在债权人提出要求或契约到期时,银行有责任偿还这些资金,因此.银行的流动性要求往往具有刚性特征,从而使流动性成为商业银行管理的"三性"原则之一.流动性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风险之一.……  相似文献   

14.
资金流动性国控对商业银行所造成的影响,是通过若干中介的传导作用形成的。即:对资金流通性过剩采取的国家控制,提高了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直接导致商业银行贷款资金存量的缩减;商业银行贷款资金存量的缩减伴以具体的贷款项目,则增大了商业银行资产类业务开展的风险。"针对影响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工作的创新",须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视角,最大化的消除上述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的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即先由分行自行摸索,后由总行逐步统一规范,进而实现外币资金的集中调度和风险管理。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实行了“集中经营、统一管理”的外汇资金管理政策,由总行统一负责监测并调节全行外汇资金的流动性。外汇存款是外汇资金最主要的来源,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通过代客外汇理财,个人外汇买卖等创新产品积极拓展外汇存款,  相似文献   

16.
自2010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多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于2011年9月5日起,将商业银行的承兑汇票、信用证和保函等三类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加强了银行流动性管理,抑制了信贷过快增长。虽然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管理,农信社存款准备金率低于商业银行,但也是连续上调,达到14.5%,流动性趋紧给信用社经  相似文献   

17.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使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竞争加剧,小额存款人"存款搬家"机率提高,一旦发生金融动荡或危机,中小银行易产生存款"挤兑",但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行,可改善长期以来存在的商业银行"存短贷长"的不合理错配,有利于改善银行资本的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再者,存款保险制度强化了银行的自控和激励机制,提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健性等.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预警指标的确定 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工作,需要将商业银行全部信用业务集中起来,进行整体的管理,具有多重性、综合性、系统性特征。在日常的经常管理中.商业银行是围绕着“三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的。鉴于上述的理念.我们把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可分为资产信用管理、流动性信用管理、资本信用管理和表外信用管理四个系统。资产信用管理侧重于贷款风险的管理,我们设立四个指标:不良贷款率、次级贷款率、可疑贷款率和损失贷款率。流动性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借入资金等负债行为,用于满足商业银行发展和流动性需求.预防和控制流动性风险。设立的指标如:存贷款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存款准备金比率和拆入资金比率。资本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的股本方面的管理,设立的指标有:资本资产比率和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也是企业,所以一样会遵循利润最大化目标。虽然现代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得非常迅速.但我国商业的表外业务中的衍生工具的交易还处于初期.表外业务量不大.因此.我们采用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这两个传统的指标。在这两个指标中包含表外利润部分。  相似文献   

19.
2014年9月11日,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通过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明确规定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以遏制存款"冲时点"的现象。相对于商业银行,扎根农村牧区因客户散、金额小但存款总体稳定的农信社也同样受到影响,但必须看到新规的出现必将对促进农信社系统整体的转型发展、规范经营、加强流动性管理、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晓帆 《金融会计》2014,(10):53-59
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外汇占款变动等因素综合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2014年以来,伴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冻结存款规模累积效应增大及2014年银监会流动性监管新规出台等综合性因素影响,银行体系中短期内流动性紧张压力将进一步加剧,笔者根据形势分析预判未来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压力将有增无减,建议从借鉴国外利率市场化经验教训、商业银行自身、银行管理机构、宏观经济层面加强流动性监管,为我国利率市场化和经济改革创造平稳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