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AH股或AB股上市公司和仅在A股上市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进行对比,发现AH股或AB股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低于仅在A股上市公司,证明外资持股有助于降低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但这一作用在民营企业中的体现较之国有企业更为明显。本文还进一步证明外资持股可以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是由于外资持股增加了股票价格中的信息,降低了经理人隐藏信息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以2004~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上市企业战略定位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对股价崩盘风险有显著影响,公司战略定位越激进,越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另外,提高大股东持股比例,可以增强大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督效用",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监督效率,进而抑制公司战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7-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探讨了上市公司"融资分红"行为引发的经济后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融资分红"行为显著提高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该效应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多、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信息透明度越低、杠杆率越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这表明公司治理发挥了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投资者情绪的调节作用会弱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投资者情绪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资产负债率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防范风险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厘清ESG披露(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防范风险。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股价崩盘的视角探究了ESG披露对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披露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且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代理效率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在非国有企业、非污染企业以及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企业中,ESG披露的这种抑制效应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ESG披露如何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对防范风险和稳定资本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自身信息的释放,缓解投资者与企业、企业与产品供需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使企业和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文章在已有研究证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非线性影响,选取2012年至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宏观经济环境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复杂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现有数字化转型能够减弱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不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呈现倒“U”型影响,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为先增大后减弱,并且当前众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处于倒“U”型的左侧,致使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上升;在各地区和国家金融市场分割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不同资本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利率差异,以及汇率预期对股价崩盘风险均具有影响;数字化转型使企业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能够调节宏观经济环境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强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合并报表和母公司个别报表数据计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撬动程度并研究其撬动程度是否导致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加剧,进而评价"以小撬大"式股权投资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公司股权投资撬动行为加重了母公司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和子公司管理层的代理问题,使得公司股权投资撬动程度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呈现正相关关系;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股权集...  相似文献   

8.
管理层持股行为揭示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判断,管理层持股变动是一种有价值的信号。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行为的特征及其对公司股价波动、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变动呈现了明显的行业特征、地区特征及时点特征,对公司股价波动、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异质性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和持股动机差异,可能导致对会计稳健性的不同需求和影响。基于对境内外机构投资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投资基金和QFII的分析,探讨二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实证研究机构持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基金持股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而QFII持股则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其从个体治理和机构互动两个方面促进了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升。研究证明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同效用,提供了QFII参与公司治理的证据,拓展了对机构间互动关系影响公司治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投资下的上市公司价值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然而对多元化上市公司价值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从公司治理的三个方面,即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管理层激励机制构建回归模型研究公司治理水平对多元化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股权制衡度、较高的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较小的董事会规模和较高的管理层持股比例能够显著提高多元化上市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02年度沪市所有上市公司为考察样本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应,即除了分析公司业绩外,同时从上市公司被侵占、造假的角度分析,来研究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效应的相关性,以说明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机构投资者究竟是抑制企业产能过剩的"得力助手",还是仅为自身利益而搭便车的"得利者",以2008~2018年上市A股制造业公司为研究样本,证明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具有抑制企业产能过剩的作用。从产能过剩的成因入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这种作用是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两个路径实现的,具体表现为:内部和外部治理水平越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产能过剩的抑制作用越强;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信息的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产能过剩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公司融资结构与委托代理机制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财经理论为出发点,建立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基于融资结构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将财务风险和经理持股两个因素纳入模型中,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了在此背景下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并通过时模型的分析,阐述了经理在股权激励和债务约束两种背景下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现代公司的两权分离产生了公司治理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的国际性的公司治理浪潮推动了公司治理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然而,国外学者的研究针对的是私有公司,国内学者的研究则往往拿中国的国有公司同发达国家的公司简单类比,忽略了对公有制、国有公司及公司治理的文化背景的特殊性等研究。为弥补这一缺陷,应当从已有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出发,探索中国国有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并据此提出规范中国国有公司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特征的研究经历了不断丰富和不断细化的阶段。研究者从单纯的财务指标研究扩展到以某一个角度为重点,同时控制重要影响变量的多角度研究;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类别划分也更为详细,开辟了分类对比研究的新方法。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治理信息的研究方面,西方的研究根据机构投资者的成熟程度不仅考察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信息的被动关注,而且将研究视角更多地放到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信息的积极影响方面。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信息的研究还不多见,而且在研究内容上还不够广泛与深入,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治理信息二者的关系上还存在梳理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石,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国际化经营企业经营环境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以深沪两市2010-2012年具有国际化经营背景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显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绩效与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都显著相关。因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寻求合理的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对于提高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绩效,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只有适当的股权集中度,才能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才能保证公司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以我国旅游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旅游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相关性。保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度,促进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培育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才能保证公司治理的合理和效率,促进旅游类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变化与企业投资-现金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转变能有效地降低其投资对现金的敏感性,但这种影响仅在治理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显著。而在治理环境较好的企业中,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转变并不影响其投资对现金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较高的投资-现金敏感性主要是由其公司治理的低效率所导致的,这为过度投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也意味着转变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其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全流通、多层次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面临着更加特殊、复杂、多样的公司治理风险。尤其中小板和创业板"大跃进"式发展使其隐藏着比主板市场更大的公司治理风险。目前是公司治理风险集中凸显的时期,治理问题复杂化、潜在风险显性化,对证券市场的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和挑战。公司治理风险是法律体系不健全、投资者保护弱、监管薄弱、公司与市场缺陷的集中体现。公司治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治理风险。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依附于特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会计信息又是维系治理结构均衡的重要机制。本文运用企业理论阐述了企业所有权变迁和治理结构演进的历史过程,进而分析了现行企业剩余计量规则(财务会计模式)落后于企业所有权安排和公司治理实践的问题,并对财务会计模式重构的可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