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提升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从质量、效率、动力角度出发,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1—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流域内省际间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与中下游地区相比,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力在上游地区较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为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九省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各项规划落地,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3.
4.
创新驱动、研发投资短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调整与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完善相关制度。本文探讨了组织冗余水平、公司治理、政府支持、知识产权制度等因素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分析了管理层行为、产业竞争度以及风险与研发投资短视的关系,从自主创新投入的主体与内容、自主创新投入的动力源泉、自主创新投入的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自主创新投入导向以及市场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投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刘俊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22,(6):42-45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新一轮机遇,我国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数字红利。通过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梳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特有的技术属性特征,从技术以及制度变迁两方面剖析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7.
阳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92-107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导战略和主要任务,而数字经济的不断创新演化发展成为驱动企业要素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具备全新的内在驱动机制,包括数据要素形成全新的生产要素、以数字创新形成全新的生产动能、以新的交易机制实现交易成本节约效应以及以全新的组织学习与知识获取方式形成知识创新机制。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研发赋能模式(开放式创新与用户创新)、制造赋能模式(智能制造)、组织管理赋能模式(组织交互数字化重构)、价值链赋能模式(全球价值链升级)等多重模式。但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依然在数据要素市场、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数字人才体系以及数字治理政策体系等层面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未来,深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逐步构建面向“要素—制度—人才—政策—治理”的五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实现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和金融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调节变量,不断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任春玲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2):64-69
数字经济是一种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型经济形态,其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高覆盖性,已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数字经济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又要构建协同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金融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催生出具有普惠特性的数字金融,为经济高质量转型注入新活力。本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2011—2019年成渝城市群面板数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算,并对成渝城市群内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内数字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数字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成渝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同时,应明确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发展定位,提升各城市在城市群协同发展中的参与度,进一步激发数字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促使成都、重庆两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对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测度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状况;省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大致呈“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创新发展、开放程度和协调发展是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基础、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但各影响因素对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的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此时,将成都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有助于推动成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基于此,本文在深刻认识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及要求的基础上,从动力转换、效率提升、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四个方面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熵权系数法、专家打分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以及运用极值标准化法、加权评分评比法计算得到各城市得分,同时围绕评分结果开展了补充调查和研究,从而找出成都在发展动力、发展效率、发展质量、风险防范和政策保障5个方面存在的短板,继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专业化旅游城市的发展历程与动力机制——以三亚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亚市这一典型的专业化旅游城市自198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阶段划分;并尝试着从国家与市场共生演化的视角对其动力机制作出了理论解释。研究表明:资源禀赋结构、国家战略与政府能力影响了三亚市初始发展道路的选择;市场化、官员激励转轨共同导致了近年来房地产业的"非常规"发展及其对专业化旅游城市定位的挑战与偏离。最后基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对三亚市作为一个专业化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EKC模型、STIRPAT模型和SS-STIRPAT模型分别对1980-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驱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SS-STIRPAT模型不仅能够分析动态特征而且模型预测性质更好。研究发现,我国的碳排放EKC曲线并非倒U型,我国人均碳排放对人均GDP的弹性系数在111到115范围内波动,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改革、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和环境保护力度是影响该弹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每年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单位GDP碳排放下降比率必须达到4%。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对西部地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大开发战略也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文章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提供了理论视角,同 时从数据角度揭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文献视角和数据分析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格局加速构建,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部分领域东西部差距扩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突破路径,以期为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武海峰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17(1):4-7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投资自由化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聂莉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6):92-95
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小康水平之后开始反思传统发展观所带来的发展后的问题.当财富的增长不能持续地给人们带来效用的满足、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在解决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时出现了失灵,文化机制的作用与重要性开始凸现.在很多领域,文化机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政府制度和市场制度的不足,其通过一定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或经济发展条件,必然产生与之相应的经济行为,这种经济行为往往能够透过社会环境影响文化机制的建设与改善.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