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及变化趋势--对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当今国际产业转移有它的基本规律,其变化趋势利用“头脑”与“躯干”的价值差异,实现“价值链拆分”和“产业空间分割”。实现“头脑产业”和“躯干产业”的国际分工;将品牌经营和加工制造相分离;利用生产线上的前后向联系和市场的关联效应.以支柱产业带动相关联产业向移入国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逐步形成。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并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重新制定和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成为顺利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和趋势的研究,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展开分析,进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5.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9,(4)
立足于相关文献研究,通过对京津冀三地劳动力要素差异、自然条件差异、交通运输水平差异和技术创新水平差异进行研究,从而确定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选择方向。北京相比于天津和河北而言,在教育资源和尖端科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天津在工业制造和港口航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河北省在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三地应该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来实现真正的协同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科学选择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是加快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最高至SITC(Rev.3)四位数分类基础上的万余进出口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从1992年至2006年十五年间的比较优势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的要素禀赋特征.指出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当前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行业,外资进入对制造业各行业比较优势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颖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1,(7Z):193-194
区域间贸易,不管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还是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贸易,都会受到政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政策、历史文化因素、交通运输状况、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区域间贸易最为根本的因素乃是要素禀赋的不同,各个区域要素禀赋不同是区域间贸易的根本驱动力。本文在分析清楚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贸易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视角的区域间贸易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国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即跨国公司的角度,整合价值链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构建了一个基于竞争优势的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分析框架,并指出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根本动因是谋求竞争优势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是转移地区和被转移地区相互选择的结果。本文依据成本——收益基本原理建立模型,分析产业转移的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比较优势分析表明产业转移的推进路径:由高梯度沿海发达地区A1转移到中梯度欠发达地区A2,进而转移到低梯度落后地区A3。沿海发达地区采用产业转移的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有承接能力的欠发达地区,龙南作为A2区典型代表,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承接了产业的转移,从而使得各区域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0.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体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北上”趋势明显,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面临严峻挑战。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在于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1.
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与自由化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组织关于国际服务贸易问题的谈判,引发了国外理论界对H-O-S模型对于国际服务贸易是否具有适应性的广泛讨论.许多学者认为,H-O-S模型对于国际服务贸易同样适应.他们讨论中提出的论点和论据,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选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广东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分析范式及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机构、学者间存在较大分歧、各树一帜。本文采用了一组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指标,即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针对广东省机电、纺织、服装、化工、钢铁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度;并通过省际、国际比较,对其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做出总体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寻找导致其国际竞争力实际结果及未来趋势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专利不仅是跨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工具之一,同时也是打击竞争对手和防御侵权指控的重要手段.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充分运用国际专利制度,实施国际专利策略,防御竞争对手的侵权行为,不断提高际竞争优势.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两国的产品互补性较大,中国跨国企业应主动运用美国的专利制度,跨国申请美国专利,以保护其合法权益并不断巩固和扩大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14.
15.
中美文化禀赋差异和国际贸易进入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禀赋差异下,中美贸易进入,文化禀赋差异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竞争优势来源。根据国际贸易文化互补和文化禀赋理论,采用霍夫斯德跨文化研究模型,分析了中美文化差异,跨文化禀赋贸易必须慎重对待文化禀赋差异,通过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沟通来尽量消除文化禀赋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选择合适的贸易进入方式。 相似文献
16.
陈敏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5,(6):8-9
环境已经作为一种新的要素正影响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把环境理念纳入经营的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获取很强的竞争力。企业要与国际接轨,在生产与经营方面都应重视环境问题,申请“绿色通行证”,在管理中实行“绿色会计”,在营销上实行绿色营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阶段区域经济产业趋同问题突出,各地区行业结构与布局差异明显,造成区域创意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本文构建一个要素禀赋差异、行业异质性与区域创意能力理论分析框架,探析异质性行业结构对区域创意能力提升的影响,通过比较生产投入的资本与劳动要素禀赋差异,发现行业异质性能够促进地区创意能力的提高,异质性资本更能够促进市场包容度和创意人才的增加,异质性劳动更能够促进创意人才和技术的进步,而且这些影响具有正反馈的乘数效应。上述结论不仅补充了产业组织理论在创意经济上的应用,验证了劳动力迁移是由投入要素单一化部门向投入要素多元化部门进行,也有助于厘清行业异质性提升区域创意能力、改善创意环境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文章梳理旅游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分析旅游业中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利用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验证中国旅游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全行业和旅行社行业不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旅游景区在不同模型中均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只有在考虑要素禀赋的模型中显示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在旅游市场化的背景下,中国部分旅游行业已受到规模报酬递增影响,出现旅游产业集群化趋势,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的规模经济同时存在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本地市场效益将逐渐代替要素禀赋成为中国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9.
董大敏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1,(22):11-12,120
借鉴发达国家在农村养老保险中的得失利弊,我国建立农村养老模式,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要广,使这种公共产品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以体现公平;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能搞"一刀切",使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走向成熟;针对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类型的农民、和不同经济状况的地区,设计不同的种类、不同保障办法和不同的发展方式,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强调政府的责任,包括财政支持、政策制定、法律法规建设的责任,以确保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得以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