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鑫钰 《魅力中国》2014,(6):103-104
原型批评法是解读《末世爱情》的一把钥匙。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发掘出这个貌似通俗爱情故事的外壳下隐藏着的一个宏大神话结构。即“失去家园—重建家团”的神话原型。同时,在这一结构框架内,谊小说中出现的意象符号和人物形象均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此外,采用原型批评方法解读《末世爱情》还能发掘出该作品看似荒诞、不连贯情节之间存在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2.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容格原型理论中的重要成分,两者既冲突也互补。在分析小说中神话原型人物时,不能忽视这种矛盾性。本文以《红字》为例。探讨两者在小说中的冲突互补。  相似文献   

3.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Plaks)在北大做学术讲演时曾如此论及被韦勒克(Wellek)称为当代西方文论三大方法之一的神话一原型批评:“神话在近世的西方,是一门显学。无论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还是语言学家,都从各自的专业出发,深入神话研究的王国,企图发现人类文化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表现方式,亦即文化的原型。他们往往会从某个民族的神话入手,来解释该文化最基本的观念系统从何处开始,又如何演变””。纵观现代西学,可以证明浦安达所言非虚。事实上,神话作为显学甚至波及到了自然科学界,譬如系统论创始…  相似文献   

4.
谬金莎 《魅力中国》2011,(17):222-222
本文试图理清“人神恋爱”模式从屈原到蒲松龄的发展脉络,探讨“人神恋爱”模式在屈原和蒲松龄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以及蒲松龄对“人神恋爱”模式的继承与发展,同时挖掘二者的精神内核。并以这二者为代表,采用西方文艺理论中的“神话——原型批评”方法探讨这种模式在我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文人中所表现出的共同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5.
叶云佳 《新西部(上)》2009,(6):112-112,114
任何一个民族的神话都有一个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神话的演变叙述体现出民族的文化取向和话语权的归属。汉民族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始祖母神一女娲和西王母,以其演变的历程显示出以父权为中心的神话体系的建立,演变叙述中女神的神格逐渐与传统母性价值切合,使原始母神最终成为传统文化塑造的母性原型。  相似文献   

6.
赵伯益 《魅力中国》2013,(26):123-123
王小波通过他的作品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现实荒谬的摹写和反讽,对乌托邦神话的怀疑和反抗,对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与呼吁。  相似文献   

7.
林贵梅 《魅力中国》2010,(6):307-307
兄妹再殖型洪水神话是人类再生型神话的重要类型之一。它同其它神话作品一样,从多角度映射出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社会环境、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借助文本的解读,可以窥视不同民族的兄妹再殖型洪水神话所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且挖掘出不同民族文本出现异文的文化背景差异。  相似文献   

8.
神话故事可以解释民族的文化原型,也可以体现和揭示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民族理念。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檀君神话》内容,就可以认识朝鲜民族的起源和朝鲜民族文化的根源,从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本文通过认识《檀君神话》必要性和理由,剖析《檀君神话》的性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6年尤无曲去了天国,留下了他创造的艺术神话和生命神话。尤无曲是中国美术的一大奇迹,他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史上,能展示创作历程最长的艺术家,他留下了5岁到97岁,长达92年时间跨度的作品,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奇迹。  相似文献   

10.
《小布朗先生》 是美国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力作. 作品通过应用人物原型、 意象原型和母题原型, 霍桑一方面揭示了人性恶这一可怕的真相, 另一方面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使作品产生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上古洪水神话的产生源于现实的洪水自然灾害,同时具有独特的社会原型和文化内涵,剖析华夏族洪水神话的社会起源,可以透视出其神学研究背后的婚配制度演化和氏族观念,了解先民的生殖崇拜与部落图腾文化的变迁,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民为神主”的原始民本精神.  相似文献   

12.
张高山 《魅力中国》2010,(3X):202-203
自弗莱的《批评的解剖》一书问世之后,"神话—原型"批评和其首创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且这一批评理论日渐成为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在此书中,弗莱还提及另一种理论,即是总体释义批评,尽管这一理论未受到理论界应有的重视,但它在弗莱的整个有关文学和批评的理论中仍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总体释义批评从更为豁达的视角审视了"文学"和"批评"作为整体的含义及价值,从而使我们能够更精确更深刻地理解"神话—原型"批评和文学作品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弗莱诸多理论的建树正是基于他的总体释义理念。  相似文献   

13.
5月的清晨,驱车行驶在石河子的街道上,记者不经意看到了街边建筑物上一条巨大的横幅,祝贺《玻璃碎了之后》这部纪实报道剧的成功海报。百度后才知道,该剧以鲜活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历经改革的阵痛.通过积极开拓新市场,最终依靠自己的创新力量,走向辉煌的故事。这部作品的原型就是新疆天业集团。剧作家杨眉先生为了写好这个剧本,曾在天业集团体验生活达半年之久,才完成这部力作。  相似文献   

14.
《环球财经》2009,(7):72-73
奇迹,简直就是奇迹!新天籁一箱油竟然可以轻松行驶1554.6公里,中高级车节油神话就这样诞生了!  相似文献   

15.
唐骏本身就是一个神话,唐骏执导的电影或许能给我们国内电影市场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虽然唐骏的电影还没有开拍,但和我一样,有众多观众对此消息高度关注,等着看他的电影。  相似文献   

16.
巍巍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之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昆仑神话就是产生于昆仑山.昆仑神话中的主线人物西王母是一种综合性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民族古老文化的"活化石",昆仑神话也是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南方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小说别具一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她的南方畸形人故事。将文本的解读置于其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韦尔蒂的《绿帘》颠覆了美国南方等级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传统的侵蚀,解构了"南方神话"的宏大叙事,通过塑造小说中一个又一个的畸形人形象,作者建构了一个神话幻灭之后的"真实南方",用作品见证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嬗变。本文旨在通过空间理论来分析尤多拉·韦尔蒂的《绿帘故事集》中的三个代表作《克莱蒂》、《绿帘》和《旅行推销员之死》,以此来展示主人公从迷惘到顿悟、解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家喻户晓。有关盘古创世传说的发源地,众说不一。“盘古神话故事”竟然引发了著作权纠纷,官司从一审到二审,引起业界广泛关注,2008年11月,河南省高级法院作出了二审判决。业内人士称,这是我国首例神话传说著作权案。当前,在国务院尚未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办法的情况下,该案判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具有标本意义。同时,作为此案背景的两地争抢历史文化发源地情形,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很普遍,此事件引发的思考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廖格 《魅力中国》2009,(22):128-129
《蝇王》是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作品通过对古代神话的戏拟,深刻剖析了人性主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文本中频繁出现的"石头"意象进行分析,达到从符号学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彭思思 《魅力中国》2010,(23):309-309
感生神话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在介绍中国感生神话之余,以相关文献资料为据,将感生神话起源的研究分为两阶段论述,尝试从历史的客观进程,客观史料佐证等方面来剖析感生神话早期及后来阶级时期感生神话的起源动机及其之间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