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监会日前向各派出机构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派出机构进一步室讲好.解释好政策,做好辖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摸底和服务工作,加强与国资部门的联系,便利辖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深入分析控股股东在获取共享收益时如何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也没有考察控股股东实施影响的特定渠道。文章考察控股股东委派董事这一特定渠道在实现控股股东共享收益目标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是否表现出非对称性。文章使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4—2011年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高管向上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显著降低了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当公司高管向下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并没有发挥监督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与分组测试的结果表明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测试控股股东委派董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公司高管向上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并没有加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只有当公司高管向下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才会加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文章结论对于理解公司董事会构成和治理功能的发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司股东之间存在典型的利益博弈与制衡机制,但当制衡机制对大股东行为监督失效时,大股东即可随心依据其获利意图,对目标公司实施“支持”或“掏空”的关联交易行为,对公司的盈余质量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以2006--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来检验股权控制、关联交易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集团型企业时,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频率提高,并与控股股东所受制衡力显著负相关。我们还发现当集团型控股股东的经济性质为国有时,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将会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公司治理框架下,通过对所有权结构研究与盈余管理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揭示盈余管理的实施主体应该包括公司管理层、直接控股股东及终极控股股东等内部控制人,并以此构建了新的盈余管理定义,同时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对控股股东实施盈余管理进行了经验验证,最后进一步说明了新定义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及实证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2001年-200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管理层来源、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与股东间和大股东与小股东间两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发现:控股股东能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但增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成本;高管人员由控股股东委派或由控股股东自己担任,只是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小,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大,而家族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两类代理成本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使用2014—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例,实证检验交易所年报问询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可能性更大,且问询强度和话题集中度更高。这些话题主要涉及关联交易、应计项目、研发情况和偿债能力,与文献普遍指出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负面影响相符,说明我国监管问询制度具有“精准问询”的特征。进一步研究验证了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发现年报问询在不影响公司实际经营绩效的同时,抑制控股股东在实施股权质押后的文本信息语气操纵行为,并提高盈余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代为研究背景,实证考察了董事会治理特征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研究结论:董事会规模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独立董事会议出席率与盈余质量为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职合一、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一致性与盈余质量不相关.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效果好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在国有控股企业中,适当扩大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勤勉工作可以有效改善盈余质量,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却没有这种效果.此外,研究还发现2006~2008年盈余质量逐年下降,原因很可能是控股股东操控盈余高价减持股份,这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周金坤 《全国商情》2009,(3):108-109
本文通过对股东资格、股东权利义务的比较分析,阐述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与公司的异同及其原因,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中的一些因素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起到限制作用,其是否也会影响公司管理层进行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尚未有充足的证据。因此,本文就股权制衡这一治理结构安排与公司管理层进行的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股权制衡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管理层在产品成本方面和可操纵性费用方面的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和整体调节利润的操纵程度。本文对股权制衡会抑制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新的解释,为进一步认识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功效提供了支持性证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05—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终极控股股东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同时考虑了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进一步研究了审计质量差异对终极控股股东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股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控制权比例的增加由"壕沟效应"转向"协同效应";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身份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两权分离程度以及金字塔控制层级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较高的审计质量有助于识别和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并能够抑制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比中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典型动机有三类,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与规避监管动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前两类动机并未得到显著的体现,规避监管动机是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典型动机。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受益者是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剥夺是盈余管理的深层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使得经理人有机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自由裁量权,有目的地干预盈余的产生和报告过程,进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整理2001~2014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文本,系统考察了管理层如何通过对年报语调的操纵来配合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研究发现,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与管理层语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讲,当管理层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时,盈余管理水平越高,管理层语调越正面;相反,当管理层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时,盈余管理水平越低,管理层语调越负面。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当公司信息透明度较低、股票不能进行卖空交易时,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对管理层语调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合理地利用公司年报文本资料进行决策,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国有股份在不同控股权下,为实现控制权而与其他股东进行的博弈过程,得出股东主体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与金字塔式股权结构进行结合而设计出的公司股权结构可以扩大国有股份的控制权和控制规模。建议国资委应放弃绝对控股的思维,转向相对控股;应该利用大股东间的博弈和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以使得投资主体的所有制属性多元化从而改善产权结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收益是有成本的。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控股股东在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下达到均衡时,单位控制权收益所产生的控制权收益成本与该单位控制权收益本应与其他股东分享的部分相等。当控股股东的股份比例上升时,控制权收益下降,公司价值上升;反之,当控股股东的股份比例下降时,控制权收益上升,公司价值下降。当外部制衡力度上升时,控制权收益下降,公司价值上升。因此,各种加强外部制衡力度的措施,将有效制约控制权收益,从而达到保护小股东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詹毅美 《新智慧》2008,(5):24-25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规定,企业因增持股份(但未达到“控制”)而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对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具体的会计处理原则是:首先应区分原持有部分与增持部分并分别处理,然后对原持有部分与增持部分的正负商誉进行综合考虑。但是,实务中原持有部分与增持部分的正负商誉应该如何进行综合考虑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均未对此问题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本文针对此问题,通过举例说明增持股份时产生正负商誉的六种情形,区分不同的情形解析增持股份时正负商誉的综合考虑问题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6.
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来自沪深股市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盈余反应系数,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控股股东身份、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与盈余质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国有股比例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是正向的。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在业绩预增的情况下,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且当控股股东为国家股时,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更好,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而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但在业绩预减的情况下,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是完全相反的。  相似文献   

17.
《大众商务》2005,(2S):59-59
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我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前不久才得知有一名股东几年前巳注销,可能是因为在我公司股份大少或别的原因,该股东注销前并未到我公司办理相应手续,该股东也没有其他合法继承主体.请问:我公司如何合法处理这名股东的股权及收益?恳请赐教!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时是否存在策略性行为,是实务界高度关注但学术界相对忽视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场景,探讨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动机、策略性披露行为及其引发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为了稳定股价,在年报中通常会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的披露。因此,信息沟通与信息操纵均构成股权质押公司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动机。但是,股权质押公司更有可能出于信息操纵动机策略性地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表现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程度越高、控制权转移风险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操纵动机下的年报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程度也越高。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股权质押公司夸大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价,缓解股价崩盘风险,但也会降低公司未来的市场绩效与经营绩效,引发更大的经济损失。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治理、债权人治理与内部股东治理,是抑制股权质押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的有效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甄别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中潜在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管持股和流通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1 486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和高管持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都是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国家股使这种关系变得不明确,这表明目前我国的国家股仍然处于控制地位,国有股减持流通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控股股东是否通过关联交易掠夺中小股东利益,文章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1年的数据分析与控股股东有关的因素对关联交易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控股股东的公司,其关联交易显著高于无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关联交易的数量和程度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成"∩"型关系;此外,其他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度越高,发生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低、金额越小;独立董事在董事中的比例越高,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