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的春天,交织着紧张与郁闷的氛围。即将涌出校门的十几万大学生捂着大口罩,急急忙忙地奔走于各公司、企业间。而一些勇敢的“骄子”未循“找一个单位领一份薪水”的常规,选择了“创业”这样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他们或通过家长资助起步,或用专利产品引来风险投资,或用小成本优势当个体户……他们品尝着生活的咸酸苦辣,期待着有所收获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2003年4月份,正是高校就业签约高峰时期,大四的莘莘学子们心中自然颇不平静,担心、焦虑、憧憬、欣喜……交织激荡着,化为变幻莫测的光谱。  相似文献   

3.
大学之门敞开了,进入高等学府的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毕业后,有些人选择了上班。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自我设计,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创业的大学生犹如一个新的桨手,独自驾着事业小舟,去那波诡云谲的市场里寻找未来,然而市场并没有顾及到谁是新人,谁是老人,它像大海一样,倔犟地按照自己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现状,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博弈模型分析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招聘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在哪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为大学毕业生准备的求职招聘会热火朝天,但还是让所有的应聘学生感到了就业压力的阵阵寒意,从下列数字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择业面临的残酷竞争,2002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是145万,首次分配的就业率是70%;由于1999年开始的扩大招生,2003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激增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67万人,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在毕业去向选择时所涉及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背后选择的原因,并针对此问题,从一些层面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琳 《消费导刊》2010,(6):156-157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为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2010年的就业  相似文献   

8.
<正> 前段时间,和51job 的主编谈起我的企业招聘人员难的问题,他说,前程无忧刚好做了份《2006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发给我看看,也许能间接地解释一下为什么大学生感叹找工作难,企业也深感找人难。这份调查表明.大学生找工作难除了工作经验缺乏这一表面现象外.更深层的原因在以下四个方面——矛盾一:工作愿到京、沪、穗等大城市上海、北京和广州成为2006年应届毕业生最愿意去的工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文章以高校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基点,综合分析了促进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实践做法,构建出职业指导全方位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毕业生就业率愈发严峻,使各高校明确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遵循社会主义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质量主要由市场检验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而为之。使大学生在学校中得到更实用的教育,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使社会更能增加对大学生就业的认可,让大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杨丹  王子靖 《商》2013,(9Z):278-278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尤其是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连续扩大。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后的学生陆续毕业,导致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为此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关系着社会政治的稳定,素质教育的推广及全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因此,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及提高就业率是高校教育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实现其社会价值,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四川省几所高职学院的500多名2008届高职专科毕业生的调查,文章分析了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以及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因素,并对进一步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分布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确定人才培养定位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的大学毕业生,主要以90年代后出生,这是一群在改革开放逐步取得成绩的大时代下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相对于80后比较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备受父母及家人呵护和关心的环境下长大,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这群孩子有着既独立又依赖的个性,特别是大学即将毕业,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心里矛盾凸显明显。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新着力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素质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文章提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性,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现状及问题,提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就业形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就业效应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就业形态可以促进高校就业教育改革,可归结为助力高校就业教育实效性提升的价值逻辑,体现就业教育的知识更新和体系创新要求的理论逻辑,回归高校就业教育的方向和本质的实践逻辑。改革路径在于推进常态化高校就业教育改革,促进长效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推动专业化高校就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2002年,教育部等部委联合签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指出: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年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加,以及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其严峻,大部分毕业生很难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岗位,这其中包含多种因素在里面,但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占主要因素,所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环境下,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谈几点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源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的对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前所未有压力。本文通过对三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意识的调查,详细分析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及特点,提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意识,促进就业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