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秋光 《会计师》2014,(5):23-24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会计人员对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存在困惑。作者从递延所得税形成的角度,用图示和案例介绍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以便会计人员对递延所得税有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
王玉栋 《会计师》2010,(11):34-35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CAS18)规定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即按照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一、暂时性差异是一个累计概念根据所得税准则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资产的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后的余额,该余额代表的是按照税法规定,就涉及的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仍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3.
所得税会计递延法与债务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燕 《上海财税》2000,(10):15-16,18
  相似文献   

4.
钟田丽 《上海会计》1997,(12):15-17
一、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众所周知,会计与税收各有其不同的行为规范。正因为如此,往往导致企业特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出现差异。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1994年修改草案,产生的差异包括暂记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其他差异(永久性差异)两种。。暂记性差异是指应税资产或负债额与资产负债表帐面额之间的差额,当资产或负债帐面额被转回或支付时、将产生未来期间按应税利润计算的应税额或减免额。在未来期间内应付的所得税数额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未来期间内可抵减的所得税数额就是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5.
许波建 《会计师》2009,(3):17-19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1 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企业的所得税核算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在所得税核算过程中,每一会计期间的所得税费用都是由"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组成的。当期所得税费用指当期实际缴纳所得税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因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是计算所得税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所得税》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了企业会计制度中利润表债务法的所得税核算方法,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的一次重大改革。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符合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及负债的定义及确认条件。在采用资产基础法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估时,需根据评估结果,参照新会计准则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的方法重新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评估值;在采用收益法评估时,为简化处理,可将资产基础法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评估值作为溢余资产处理,不再单独预计未来期间新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至2014年数据,对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所得税会计准则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会导致企业价值的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同时也说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提高了所得税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向外部提供决策有用性更高的所得税信息。  相似文献   

8.
李健 《税收征纳》2001,(5):29-29
在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有递延法和负债法两种方法。按照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一般按递延法进行会计处理。财政部制发的《企业会计准则&;#215;号-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中采纳了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即负债法。这就涉及到递延法转换为负债法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会计政策变更就是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五条规定,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但是,在准则允许的两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如果企业变更了会计政策,如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呢?会计政策的变更中涉及的所得税又如何核算呢?本文就追溯调整法下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影响的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11.
齐永权 《税收征纳》2006,(11):28-28,32
“资产负债表观”是以资产负债表为报表中心.由期末净资产和期初净资产相比较求得当期全面收益.并据此编制业绩报告。现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这些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建立在“利润表观”的基础之上.以利润表中的利润为起点.来调整由于会计与税法因遵循原则不同而形成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从而得出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2.
2006新准则有关所得税核算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原来的"应付税款法"变为"纳税影响会计法",且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问题是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确定了,其暂时性差异也就确定了,相应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文结合国际上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阐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确定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切实可行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因此,研究会计与税法差异及其会计处理方法是所得税会计理论的核心。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科目设置的调整有:将"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调整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将"递延税款"调整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在旧会计制度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旧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4.
因行业的特殊性,金融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每年需为此确认大量的递延所得税,对当期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而递延所得税的核算因既涉及会计准则又涉及税收法规显得十分复杂,难以理解和把握。本文从新《企业会计准则》着手,全面分析我国递延所得税核算方式的变化过程,深刻剖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计算方法,对比分析金融企业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的差异,举例说明金融企业的暂时性差异项目及其递延所得税处理,并提出做好递延所得税核算管理的有关建议,以期为各金融企业财会人员和应税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一般按照公允价值或者摊余成本等进行后续计量,与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通常会存在暂时性差异,进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均产生重要影响,如何正确合理的进行金融资产涉及的递延所得税处理应当成为企业财务人员尤其是金融投资类企业财务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侯立新 《会计师》2011,(3):34-37
<正>所得税会计,研究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的会计处理,其目的是核算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  相似文献   

17.
18.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一是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根据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确定暂时性差异;二是计算所得税费用.但是在理解和运用中有诸多难点,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对递延所得税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孟彬 《税务与经济》2018,(6):100-103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所得税准则必须在应确认差异范围的界定及差异的确认和转回等方面给予充分明确的规定。然而,目前所得税准则所倡导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却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其所定义的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界定差异严重束缚了差异的确认范围且自相矛盾,对可确认差异也缺少必要的内涵解释,对于"可抵扣亏损"等特定差异的会计处理没有给出明确的规范,给会计实践带来了困惑和不便。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新准则与原准则的比较及新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两个方面对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希望有助于推动新准则条件下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