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建立中国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论文探讨了1990年—2013年中国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协整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分析,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城镇化综合指标提高1%,生态环境综合指标提高2.52%,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环境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分别提高1.74%、1.76%和2.66%。此外,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是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环境压力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导致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的重要推动因素。最后,论文对协调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本文以珠海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度,探讨珠海市经济、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建立北部湾经济区整体优化、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面临着高污染产业、人口增加、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提出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做好海陆统筹规划、建设绿色港口并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等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耦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两大战略自提出以来,在实践上各自面临很多问题,因此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总结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需要在认清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机制,明确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实施框架。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障碍因素:如制度性障碍要素、涉及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人口流动制度、财政制度等;城市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高成本城镇化的制约;政府机会主义的不利影响。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要以进行制度性变革作为首要前提,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关键路径,以城乡一体化作为最终目标,走包容性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沈凯  徐霞 《现代经济》2014,(Z1):46-49
研究目的:对南京市2006年至2011年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协调发展模型对南京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协调发展程度由中等协调转向良好协调,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从各指标因素分析不难发现依然存在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客观因素。研究结论:总结出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措施和方法,促进南京市生态城市的建设,保障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政策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瓶颈”.从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城镇化演进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出发,发现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以城镇建设政策替代城镇化政策、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缺乏区际城镇化的协调政策等七大问题.结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分析中国城镇化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政策思路应该规划组团式城镇群为核心的区域城镇体系,加快发展农村城镇经济,建立合理高效的城镇化发展融资机制以及建立市场化的农村城镇化管理体制,以此探索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2014年3月党中央召开的"两会"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近年逐渐增快,城市化水平的增长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如唐山、邯郸等以开采矿产为经济支柱的地区,对生态环境、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破坏和影响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构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四川省21个市州2007—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 GM(1,N),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揭示其内在驱动力,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21个市州工业化发展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均起着促进作用,但经济发展水平极高和极低市州的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因此,应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制定差别化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政策,全面深化制度改革,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本文通过剖析都市圈地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构建都市圈地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武汉都市圈9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分析了2007-2017年武汉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的交互耦合关系,并对其影响动力因素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都市圈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程度逐渐减弱,空间上形成由“西高东低”到“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2)武汉都市圈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为初级同步发展类型,但各市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异质性明显,经济增长率高于耦合协调度的增长率。(3)内源动力对耦合协调度动力开发不足,外向动力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影响,而政府动力对耦合协调度呈不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本文提出生态城市应实现“四个协调”,即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的身心相协调,介绍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些情况,论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问题,并强调指出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城市化经过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1949--1978年)j城市体制改革拉动(1979—1990年)、城市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加速(1991--1999年)3个阶段后,进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化主要存在失地农民、生态环境、资源和城市发展均衡4个重大问题;未来城市化的新布局主要体现在深度城市化、低碳生态城市、组团城市群以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方面。微观上要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性障碍,改革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中观上要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宏观上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大带小,构建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机制,促进城市群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持久的高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在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我国面临着绿色转型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加大,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推进城市绿色转型可采取如下对策:一是以人为本充分就业;二是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五是培育绿色文化;六是打造绿色政府;七是完善绿色管理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两型社会”背景下张家界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建设是"两型社会"背景下张家界实现新跨越的重大机遇与历史使命,是张家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张家界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矛盾升级、规划管理滞后、城市基础建设落后以及生态创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张家界应抓紧实施全国性的生态补偿制度,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指标完成,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生态经济,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争做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4.
黄山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丰饶,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该市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如:城镇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城镇化建设受旅游生态环境制约、早期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延缓城镇化进程、旅游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带动效应不足、徽传统文化受旅游业冲击,城镇内涵缺失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发展新型工业和特色农业,增强城镇风险抵御力;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引导扶持;三产融合,多途径推进城镇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城镇等措施,以引导黄山市旅游业与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则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就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频频凸显出潜在诸多生态问题。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明确提出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期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水平特征、空间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区域格局与态势,提出了吉林省城镇化的空间策略:强化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载体作用;加快重点城镇的集聚发展;突出交通轴线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保护东西部生态环境,提供城镇化生态保障。在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方面,构建了"四轴、两带"城镇轴带发展体系、"轴带、基地、集中区"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双核、多心、四层次"城镇中心等级体系。根据政策导向和区域背景,提出了借助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政策,促进哈尔滨至大连交通轴线向经济轴线转变,促进长春和吉林一体化发展,延吉、龙井、图们、珲春一体化发展等措施,促进吉林省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作为城市化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的省份,面对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压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选择“成本内化”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建立低能耗、多元化健康型消费方式,调 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有效抑制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耗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能照搬“诺瑟姆曲线”来研究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瑟姆曲线是对西方国家城镇化的一种实证分析,不具有普遍性。我国的城镇化不能走西方的老路。要在反思西方城镇化道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以农村城镇化为重心,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都市圈空间一体化的趋向日益明晰。都市圈内各城市自然禀赋的相近、文化资源的融合性、产业集聚性以及消费市场的集中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形成了以南京为核心的六大特征和三重圈层发展态势,呈现出市场导向带动政策支持、产业链拉长的新格局。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各城市应制订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促进资源优化组合、产业集群升级,以提升整个都市圈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城镇化进程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每年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60-80万。为提高转移人口对新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必须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训。同时,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城镇化的发展,也需要加强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培养合格的服务人才。在这个关键时期,作为贵州省高职院校,应该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围绕省情做文章,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与预测,适时地设置各类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为地方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