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论全面大推动战略—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
王军  周德田 《经济师》2000,(8):127-128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基于世纪之交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式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 ,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关系到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宏伟系统工程 ,必须采取科学的战略指导。一、富民兴区的追赶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战略定位问题。过去国家实施西部开发往往强调的是整个国家工业化目标和沿海加工业的需要 ,…  相似文献   

3.
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战略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如何抓住、抓紧、抓好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必须要有新的战略观。  相似文献   

5.
论西部大开发与西部生态建设的十大同步性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开发的根本目的,是要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但是,对于西部开发人们最大的担忧是西部的生态环境会不会随着经济开发而进一步恶化.大家知道,西部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脆弱.据调查,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已高达35.2万平方公里,土壤流失量达16亿吨.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平均森林覆盖率仅为1.95%.每年损失巨大的洪涝灾害,其根本原因就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所至.因此,在西部开发中怎样加大西部生态建设的力度,做到西部生态建设与西部经济开发的协调同步推进,是西部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发展战略,这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首次在我国进行的开创性实践。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中明确规定:“‘七五’期间以至90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优先加速东部地带发展,西部地带暂时做好开发的准备,这就是当时国家的意志和决策。 实践证明,三大经济地带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  相似文献   

7.
对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有不同的作法,采用过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政府调控、行政手段和市场经济手段等,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在借鉴国外经验和总结本国历史的基础上,力求创新。 一、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作用   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三线”建设完全是政府采用计划的、指令性的、行政手段进行,教训深刻。后来在东部对西部的帮助上,实行无偿支援,硬性调拨,不讲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实质是一种“输血”式的单方面经济援助,而不是培育造血功能,这样对东部和西部都不利。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8.
9.
10.
11.
Firms are often confronted with regulations on their productive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 many instances a firm can take various actions to pre-empt regulations. This article determines the optimality of pre-emptive action for a firm subject to natural resource regulation. The regulation may be either fixed or relative to the production history. Dependent on the type of regulation, a firm can pre-empt by terminating its current use of resources and converting to other use or by building up the input use or output history in the period prior to regul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optimal pre-emption decision depends on the extent and perceived probability of regulation, on the rate of discount and on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ing the alternative use of the resource.  相似文献   

12.
发展资源短缺型省会城市旅游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大庆 《经济地理》2006,26(1):173-176
从分析资源短缺型省会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劣势与优势着手,以地域分异规律与劳动地域分工、Lundgren旅游模式、区位理论中的距离衰减法则、博弈论等理论中的相关内容作为指导,探讨了资源短缺型省会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最后给出了资源短缺型省会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13.
王海飞 《经济地理》2011,31(4):566-572
都市经济圈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兰白都市经济圈是甘肃经济地理的重塑,它的构建不仅将成为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且可对白银市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转型的新机遇。通过白银资源枯竭转型的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指出白银市应及早转变发展观念,积极融合于兰白都市经济圈中,进行区域发展战略的创新,通过圈内产业联动打造核心工业基地和沿黄特色农业带、城市联动规划进行城市再造、生态联动创建生态文明、行政联动实现兰白行政一体化等战略,完成白银市的经济和社会转型,逐步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基于都市经济圈视角下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的思路,对其他面临或正在转型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常德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扼要介绍了常德市发展旅游业的基本状况,然后分析了影响常德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最后从提高知名度,走出阴影区、突出水乡特色、选择开发重点及资源保护几个方面阐述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并设计了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湿地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以GIS技术为支撑,对江苏省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对造成湿地资源减少与退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提出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壶口瀑布旅游资源共享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彩萍  吴成基  彭永祥 《经济地理》2003,23(4):551-553,557
位于晋陕两省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长期以来,由于两省各自为政,没有对景区进行联合开发,也缺乏整体的协调机制,在开发管理中暴露出诸多资源与环境问题,从而制约了景区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以建设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为契机,指出应打破行政界限,建立壶口瀑布旅游资源共享区及相应的监管机构,对景区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互动协调运作,为此提出了实现资源共享的方略。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研究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银珍  鲁耀斌 《经济地理》2008,28(6):932-935,940
从系统论角度研究区域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途径,拟定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初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丰生 《经济地理》2005,25(4):577-580
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分析,从价值哲学出发提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是指其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效益的货币衡量,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旅游资源经济价值体系,将其划分为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并提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增值性和潜在价值不易衡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沙地资源管理理论探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作为脆弱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沙化土地资源管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沙化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及横断学科的特点,文章以沙地资源产业化、资产化、自然资源核算、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承载力分析、管理政策的完善等为中心的生态经济管理研究,旨在探讨与揭示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并为实现沙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南山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义彬 《经济地理》2000,20(4):85-88
位于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南山区,面积广,人口多,农业基础较好,本文分析了该区的农业资源特征以及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力,对比国内外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提出适合本区的模式和农业现代化方向,并针对存在问题指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