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渠道、调整现有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意识以及改善农村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和改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荆菊 《农业经济》2020,(5):116-117
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为人们提供低门槛、易获取的金融服务,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在时间、空间与成本上的约束,可以有效补充农村金融服务缺口。面对农村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低、产品供给不足、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互联网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痛点提供了有效手段。借助互联网金融强大的技术、资源和平台优势,通过产品、服务、管理和经营模式上的创新转型,将移动互联技术与农村金融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问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必然性,指出其转型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黑龙江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农业是黑龙江省重要产业之一,农业强省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如果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水平落后,就会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着业务同质化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金融服务质量较差,网络金融服务发展滞后等问题,可以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业务,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推动农村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服务等举措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着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国各乡镇基础性金融服务全覆盖,这是银监会10月中旬在贵州省召开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基调,此举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容置疑,均为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乡镇的问题,最终目的是使群众均能享受到最基础的金融服务。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城市金融体系日臻完善,金融服务水平日益提高,而农村金融体系相对薄弱,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短板”,是造成农村资金短缺,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一个运行安全、多层次、多元化、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和开放程度较低,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受到限制,农村信用社依然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织.但是,县城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于县域经济发展、“三农”信贷支持与“三农”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极不匹配等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应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农民逐渐能够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北京农商银行围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提升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水平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创新和探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表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既要依靠涉农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多方参与,尤其是政府要加大必要的投入,以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8.
朱彦孜  兰桂华 《南方农村》2012,28(11):74-78
本文在对广东农村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广东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广东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完善广东农村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进民间资本、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构建农村金融风险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省临海市牢牢抓住被列为浙江省金融创新示范市试点、省级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有利契机,以普惠金融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主体、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全力打造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中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导致其金融服务不健全,资金供给总量严重不足.本文通过对其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重新界定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提出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途径,以建立适应欠发达地区实际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改变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相似文献   

11.
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因素涉及网点形象与服务硬件环境、内部管理机制运行与制度执行、队伍建设和员工素质等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应以普惠制金融服务的理念与视角找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软肋",助推农村金融服务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其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就是提升客户的金融服务满意度。国家明确提出的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增强乡镇村一级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三大缺口及其弥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适应性,明显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这种不适应性已进一步凸现,集中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缺口、效率缺口和制度缺口,弥合这三大缺口就需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此来现好地利用资金要素,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更趋合理、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通过为经济融资与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服务于经济并推动着经济快速发展,日益成为经济生活的枢纽。然而,农村金融却由于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使得最需要得到金融支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资金不足、金融服务匮乏的严重制约。 1.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农村金融,顾名思义,应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但在市场经济以利润为导向的运作原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再次成为"两会"议论的热点。去年银监会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运动",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有所扩大。但就其服务的可行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来说,农村金融服务与城区的金融服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笔者看来,落实2010年5月7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民间投资36条"),加快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步伐,是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经》2014,(3):8-9
<正>农财发[2014]93号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近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期,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7号),对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进行系统部署。为切实推动贯彻落实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各项要求,完善强农惠  相似文献   

16.
<正>天津农商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站,实现了天津市千人以上村庄的金融服务全覆盖,打通了金融服务到农民的"最后一公里",成了广大乡村家家都离不了的"生活服务设施"为全面落实"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天津农商银行采取有效措施,让广大农村百姓享受到了更加周到便捷的金融服务。经充分调研,天津农商银行于2011年底启动了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项目,并被列为天津市政府二十项民心工程之一。2012年1月8日,天津农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作为粮食主产省份和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对支撑农业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总结吉林农村金融创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以便更好地实现金融服务“三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金融的发展。根据需求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农村金融分为农村政府金融和农村企业金融。其中,农村政府金融是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农村企业金融是指农村企业在创立、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本文通过走进一线调研实践活动,对浙江嘉兴南湖的政府和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访谈,发现目前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难点,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缺位、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投资多元、种类多样,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改进和加强农村和城镇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村镇银行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有效增加了农村的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使农村金融能够拥有更全面的业务空间,对农村金融发展产生推动力。2016年以来,创新一直是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道路,提高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质量,使金融服务内容更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减少农村金融供给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