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苍溪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全县80万人口中有78万是农民,人均耕地0.76亩,资源贫乏,灾害频发,农业难以发展。随着二三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契约的形式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方式毅然告别土地,进城入厂做买卖。据苍溪县产业办介绍,该县农村土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进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转而不移"的情况。通过分析为何农村人口表面上城镇化了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城镇化的主要原因,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的涌入城市,如何统筹规划农村人口就业体系,制定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进程,是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前农村面临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农村"空心化"和劳动力转移"精英化"。笔者年前调查了江苏省高邮市13个村农村人口、劳动力状况,结果显示:一是农村户籍人口多,实际居住少。13个村共有户籍人口46408人,实际居住在农村的13236人,占户籍人口28.5%。二是留守老人多,青壮年少。13个村共有劳动力21776人(含60岁以上辅助劳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治是助力扶贫攻坚、实现脱贫解困的重要途径,苍溪县充分利用国家对贫困县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当地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整治,开展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域内流转,实施土地复垦和农民新居建设,全方位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同时,在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基础上,由"县建产业园、村建扶贫园、户建自强园",创新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提升农业经济发展后劲。该县脱贫攻坚重要经验和做法,纳入了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本文在跟踪调查近5年来苍溪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该县致贫原因,总结该县通过土地整治支持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典型经验和取得成效,为各地参考苍溪县脱贫攻坚模式,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的实际状况,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试验为样本,通过熵权法对改革前后六盘水市农村人口的生产能力、交换分配能力和消费能力进行加权评估。结果显示:相对于贵州省而言,"三变"改革后,六盘水市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提升最大,交换分配能力次之,生产能力提升最小;从六盘水市农村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指数看,消费能力最高,生产能力次之,交换分配能力最低。为了提升农村人口的交换分配能力,需通过农村"三变"改革继续拓宽、稳定其收入来源,不断提高其收入水平;同时加强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提高其收入的可支配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我国人口政策调整与农村地区文化消费需求上升的背景下,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农村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文化消费关系的分析框架,具体分析农村地区年龄结构、家庭抚养比、教育状况、家庭规模及人口自然增长与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通过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发现:一是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程度与家庭消费支出呈正相关;二是证实了农村家庭规模与家庭消费呈"倒U型"结构,也说明了当下实行"二胎"政策的可行性;三是从区域来看,中部农村地区的文化消费与人口结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未来在人口政策的实施操作上,应考虑到各地区的政策差异。  相似文献   

7.
卜森 《农村经济》2012,(7):32-36
农村"留守人口"是中国经济发展转轨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仅对中国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且抑制甚至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和提升,影响着扩大内需、提振经济这一经济战略的实施。重视"留守人口"的消费问题,解决"留守人口"对农村消费市场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建设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对于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长期以来采取向重工业倾斜的政策,实行"以农养工"的方针,用"剪刀差"的办法,抽走农村资金,而把占80%的人口配置在狭小的农村耕地上.加之长时期的人口失控,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滞留了巨量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因此,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长  相似文献   

9.
分化与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双重逻辑。进入新时代以来,西部的农民阶层分化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转移人口的流向,以及农民群体的异质性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在此背景下,西部农村的社会整合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失衡、农村转移人口"融城困难"且"返乡无力"、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以及传统的农村社会整合力量式微等问题。需要从"东西一体"与"城乡融合"的逻辑出发,通过大力发展西部的职业教育、破除阻碍农村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制度藩篱、优化西部农村的居住布局,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助推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0.
苍溪县清理非农用地稳定种粮面积陈怀树四川省苍溪县国土局认真贯彻省委“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的发展思路,今年春节后,组成四个清理组,深入到全县部分乡镇和农村开展非农业用地清理工作,制止乱占滥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狠抓粮食播种面积的落实,千方百计实现今...  相似文献   

11.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当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不容忽视,保证所有农村人口都能老有所养是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也是国家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于人口第一大省且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河南省无疑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审视新农村建设,分析河南省情,农村人口问题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因此,解决好农村人口发展问题已成为河南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引子一位哲人说:“一个人最终的对手是自己!”那么作为残疾人,特别是有作为有成就的残疾人,更要一生不断的战胜自己。被评为广元市优秀企业家的苍溪县五龙区粮站站长蔡泽金,就是一位战胜自己的残疾人。A.挑醋担的功臣1976年2月,蔡泽金从苍溪县五龙乡农村应征...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苍溪县供销社联合社,通过发挥系统优势和整体功能,对畜禽产品经营实行以冻兔厂为龙头的基层供销社、工厂、农户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建立"加工企业龙头型"的畜禽贸工农一体化新格局苍溪县位于川北山区,牧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禽生产有很大的自然优势。由于长期城乡经济分割,生产、加工、销售脱节,管生产的不管加工,管加工的不管流通,产销缺乏正确引导,农民看到产品价格上涨时就一哄而上,价格下跌又一哄而退,使畜禽产品时俏时滞,买难卖难交替出现。对此,大家认为,农村专业化达到一定规模时,单靠生产者、经营者或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并寻求适当的政策措施以强化动力、规避阻力。[方法]首先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划分为"流入城市"、"迁入城市"、"融入城市"3个阶段,接着运用"推-拉"理论,从城市和农村两个角度,对各个阶段面临的推力和拉力进行分析。[结果]推动市民化进程的动力来自于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而阻力来自于城市的外推力和农村的回拉力,4种力量相互博弈在市民化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在"流入"阶段,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起主要的作用,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在"迁入"阶段,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城市的外推力作用明显;在"融入"阶段,城市外推力和农村回拉力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市民化进程。[结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流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迁入";培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意识,并提高城市的接纳度,实现"融入"。  相似文献   

16.
王平 《农村经济》2001,(1):30-31
前不久,我们深入到我市的旺苍县、市中区、苍溪县对1997年至1999年农村住房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地方以农村住房建设为切入点,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市场的开拓,其主要表现有以下5个方面:第一,农民对住房建设投入的积极性高涨。3个县区1997年至1999年农村住房建设的总投资情况如下表:县区年份1997年总额(万元)1998年1999年总额(万元)比上年增长总额(万元)比上年增长旺苍县5175601816%61983%市中区4800691144%4852-30%苍溪县4771821772%1504083%合计147462114643%2609023%  可见,3县区农村住房建设投资,除市中区1999年下降外,均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增收.洛阳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该市"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我国人口红利消失拐点的出现,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运用自适应GM(1,1)模型,对我国今后10年内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工资差距及其增长率进行预测,研究今后城乡居民利益分配关系,分析发现:在今后10年内,尽管我国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不断接近,但城乡居民收入却在不断扩大。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人口红利后期的"人口负债"问题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收益分配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的“空心化”现象的双面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波 《农业经济》2014,(5):29-31
随着农村人口,尤其是拥有技术专长、年轻力壮的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谋求发展,使得农村人口大量减少,村庄形成一种房屋、土地被大量闲置的现象,这就是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既有利也有弊,具有明显的两面性。本文通过简要概括农村"空心化"现象而分析了其产生的利弊,指出:在应对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时,应扬其利而去其弊,进行科学的整治和改造,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力求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抓好"人、地、钱"关键环节。解决"人"的问题,关键要推动两类人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一类是农业转移人口。围绕推进市民化",降门槛",健全落户制度;"增权益",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强激励",调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和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性。另一类是乡村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