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思奇 《山西农经》2022,(11):43-45
近年来,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呈现“碎片化”特征,即供给主体、供给决策及供给监督“碎片化”。基于此,应引入新公共治理理论中的整体性治理理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整体性治理取向与无缝隙供给养老公共服务的优势,整合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建构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机制;整合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整合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监督机制,构建科学评估反馈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国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经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策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论。现有研究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实践提供了参考。在研究方法上,未来可以继续扩大调查样本量和覆盖面。在研究内容上,未来应加强乡村治理创新实践、农村公共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农村特殊群体公共服务供给、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政府购买公共物品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社会结构持续变化、农村利益格局不断重构的现实情况下,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农民本位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更好、更多地流动的核心问题。成都市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调整农村治理结构,协调平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集体、农民三者关系。本文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成都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本位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这一模式达到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满足农户多元化公共需求的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成都实践给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启示在于:通过调整农村组织结构显著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通过给予公共资源推动农民在公共事务上的组织化建设、通过程序公正修正效率导向下的公平损失风险、通过农民受益的显性化和最大化提升农民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4.
方堃  周锦雯 《南方农村》2012,28(5):15-19
构建“智慧型”农村公共服务模式,是数字化治理背景下促进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电子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题中之意。文章以整体性治理为线索,主张在农村“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中加载跨层级、跨区域和跨部门整合功能,使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权力线”与各部门公共治理“协作链”嵌入信息技术网络节点,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无缝契合与智能化协同。  相似文献   

5.
正靖江市是江苏省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也是中农办确定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试验工作启动以来,靖江市紧扣"创新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课题,聚焦"多元化供给、均衡化配置、精细化服务"要求,坚持群众认可的价值取向、定向发力的问题导向、重点突出的工作指向"三向结合",通过试点探路、总结推广、整体推进,探索建立了"农村环境、社会事业、社区管理"等三  相似文献   

6.
依靠群体力量和集体行动保障乡村基本公共需求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宗族共有、村社公有、亲族伙有共耕、邻里互助等原始氏族公社、农村公社的集体生产、生活及公共品供给方式,在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和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之中仍可觅其踪迹。人民公社时期"民办公助"模式、自农村改革至废止农业税期间的"三提五统"和"两工"模式,本质上都是将农民集体作为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后农业税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模式强调政府财政投入。新时代村落公共产品供给,应着力构建公共财政兜底、村组集体保障、基层经济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2021,(6):104-111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节点,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国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行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如供给主体过于集中、激励机制尚未完善、投资模式有待改进、使用效率急需提高等。乡村协同治理的兴起,从另一视角为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和路径需要进一步完善,应稳步推进单一型主体转向多元化主体、筹资机制由制度外筹资转向制度内筹资、决策机制由自上而下转向民主协商、监督机制走向社会监督等配套制度。由此,协同供给科学路径的选择,将促进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8.
多中心体制: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刘炯  王芳 《农村经济》2005,(1):12-14
现阶段,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在深入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单中心供给体制(即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单一的供给主体以及高度集中的资金安排等)的基础上,指出构建多中心体制(即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以及多虽心的资金安排等)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制度创新克服政府失效、利益导向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共选择改善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水平,以确保农民国民待遇的实现,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在政治维度、社会维度、经济维度上呈现碎片化状态,具体体现为行政权力划分不明晰、治理主体单一且主体间缺乏互补协同、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碎片化特征严重制约着农村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导致其供给水平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面对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供需张力,在整体性治理理念下,以社会影响力债券作为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基础,该机制通过协调层级政府部门间的权责配置,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资源优势,拓宽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资金渠道,从而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问题,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以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协调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应运而生。网络化治理理论强调以多元主体治理网络为载体、以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为导向、以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实现公共价值为目标,它弥补了传统官僚制政府治理的局限,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由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参与,由治理主体等级—权威关系转向自主—共治关系,在各治理主体之间建立合作信任机制则成为网络化治理视域下优化国家治理主体结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以实地调研材料和实证研究为基础,总结了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主要模式,并从政策与制度层面归纳了目前影响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主要因素。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政策与制度层面的因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有重大影响。主要的政策与制度层面因素有:政策的“公立”偏好、不合理的政策干预、不到位的财政支持政策、不畅通的金融渠道及有缺陷的“一事一议”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同时,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新农村建设中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数学规划方法,对农村公共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公共投资不足、布局不合理以及效率低下是制约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主要障碍。因此,优化公共投资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投资布局效率评价体系,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条件与配置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同时,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新农村建设中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数学规划方法,对农村公共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公共投资不足、布局不合理以及效率低下是制约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主要障碍。因此,优化公共投资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投资布局效率评价体系,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条件与配置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转型期完善农村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基础、第三方推动、农户参与"的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供给,协调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促进激励相容,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性,农民参与意愿普遍较低;公共产品的特有属性和经济与文化因素对农民的供给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调查分析,本文提出了增强农民参与意愿,构建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供给和运营模式。同时,也面临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资金不足、供给制度亟待完善、运营缺乏长效保障等现实困境。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供给方式和供给制度的多元化,可以调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文章认为在实践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可以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成果,运用项目区分理论转换公共产品属性,发挥多中心治理的优势,通过完善多中心决策机制、健全多中心供给机制、整合多中心监督评估机制,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高效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广大的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介绍石家庄市平山县基层公共治理体制改革现状,论证跨乡镇建制的基层公共治理体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结论。这种新的治理模式有利于有效政府的建立,是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有效途径。跨乡镇建制的基层公共治理体制是在一定区域内,多个乡镇在县政的协调下,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联合共建优质的公共事业中心和管理机构的公共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1509户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对农村基层治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本村组织治理的满意程度主要受到与其生产、生活相关的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影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导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经济开发区的农户对基层治理的满意程度较低;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基层治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启示是,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优先供给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公共物品,实施因地制宜的公共物品供给策略,保证专项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分配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山西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和完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财政投入不足和供给模式单一。山西获批为"综改区",更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逐步创建一个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