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农民权益保障与征地意愿的关系并藉以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调适.对维护农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江苏省四镇五村126个有效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权益保障与征地意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权益的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救济机制的有效性是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保障征地的顺利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应从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主要因素着手,即加大对农民经济权益的保障、加快对"以土地换保障"的研究与建设、构建新型的征地纠纷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对发达地区农户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结合苏州市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农户征地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农户征地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不仅包括家庭政治结构、家庭非农收入比例等,对征地后生活水平的预期、打工机会的预期、自主经营条件的预期以及社会治安条件的预期都会对农户征地意愿产生影响。研究结论: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充分保护农户的利益,同时从就业培训、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多途径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优化征地行为,为征地后农民可持续生计提供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通过实地调研,从农户层次上揭示农户可持续生计对征地意愿的影响。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人力资产、自然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对征地意愿的影响,为进一步验证其影响的性质及显著性,建立了农户征地意愿的Probit模型。描述统计分析和模型运行结果都显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对农户影响十分明显,家庭收入、人均耕地面积、社会资本潜力水平、拥有保险情况、农户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征地意愿的主导因素。因此,征地过程中若提高农民对征地制度的满意程度,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可持续性生计,消弱农户的脆弱性,提高农民应对征地风险和恢复生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人数不断攀升。在征地过程中,农民作为直接的利益承担者,其意愿和主观评价对于征地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根据2012年湖北省失地农民保障调研的实际数据,使用logit模型,分析了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以及政策的主观满意度对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征地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预期等因素正向作用于被征地意愿,就业促进政策的满意度等主观评价变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构建科学政策体系,增强政府行为对失地农民的受益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用作建造住宅的土地,农户对其享有获取收益、社会保障等权利,一旦退出,就意味着附着在上面的一切权益都会丧失。如何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过程中保障农民正当的权益,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从农民的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的视角出发,从家庭特征、经济状况、住房状况、保障状况、社区状况、心理状况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分析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过程中农民权益的变化情况。[结果]由于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过程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农户参与度较低,往往被动式地接受安排,造成权益受到直接的伤害,农户的经济状况、保障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等权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害。[结论]在宅基地退出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民参与力度不够、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完善、再就业难等问题,需要政府统筹协调。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更多地听取当地农民的意愿,切实合理地保障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当前,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已是较普遍现象,完善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机制刻不容缓.在保护被征地农民权益的一系列机制中,司法保护机制具有引导和最终保护的作用,是推进法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题中之意和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出发,笔者对贵州省清镇市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保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征地补偿和房屋拆迁费用等农民权益常常无法得到保障。以农民权益保障作为研究方向,分析征地和拆迁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问题,探讨农民利益受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保护农民各方面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云南省被征地农户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被征地农户征地制度公平性判定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43.4%的农户认为征地制度公平,56.5%的农户认为征地制度有失公平。而被征地农户征地意愿、是否赋予参与权、与相邻被征地农户补偿标准是否一致、征地后收入改善情况以及征地后是否解决城镇户口对征地制度公平性判定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霄  卢圣华  汪晖 《中国土地科学》2019,33(10):102-110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征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和空间差异性,为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思路。研究方法:基于CHFS2013年和2015年的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倍差法识别了征地对农户收入的因果效应,并进一步关注了征地效应的作用渠道和空间分异性。研究结果:征地在导致农户农业收入下降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和政府转移性收入。总体而言,征地显著增加了农户的家庭收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征地的增收效应在东部省份强于中、西部省份。研究结论:在征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为失地后丧失收入来源的农户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应当注重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的培训,保障农民在离开土地后依然能够妥善就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森的理论框架,探究征地过程中程序性权利是否以及如何提升农民的可行能力,以有效保障其自身权益,从而为征地程序的规范和改革问题提供深入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程序性权利保障有助于提高农户的可行能力,其中,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可行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参与权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其改善有助于提升农民的...  相似文献   

11.
吴剑辉  段瑞 《南方农村》2020,36(1):20-24
基于习俗和共同知识、心理所有权的角度,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征地制度变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征收矛盾处理制度、土地征收习惯、土地所有权习俗、土地心理所有权、土地决策权制度、征收补偿制度、政府处理征地纠纷是影响农民征地制度变革意愿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以“征收矛盾处理制度、土地征收习惯、土地所有权习俗、土地心理所有权、土地决策权制度、征收补偿制度、政府处理征地纠纷”六方面为切入点,改善我国的征地制度,缓和农民在征地变革过程中的消极、抵抗心理,实现我国征地的平稳过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江西省58个县(市)43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在现行完全由个人缴费的制度安排下,有82.7%的农户表示愿意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愿意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负相关,农户人均纯收入、农户劳动力比重、农户承包耕地面积对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说明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我们不仅要充分考虑农民的保障需求水平和缴费能力,兼顾制度的公正与效率,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水利工程征地补偿标准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法,选取江苏省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时期的3个典型水利工程,对工程征地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与社会经济环境进行协调性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水利工程征地补偿标准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匹配。提出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制定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的征地补偿标准,合理提高个人收益等措施,以改进和完善江苏省水利工程征地补偿政策,保障移民权益,促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陈云霞 《农村经济》2007,(10):74-78
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集体土地的国有化使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如何依法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关键.被征地农民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制度背景,针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国应制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例》,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保障资金、主管部门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定、以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土地问题是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尤其是征地过程中的农民有组织维权抗争,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和政治生态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足以使我们对中国的土地制度、乡村治理模式进行深刻反思。本文结合实际,分析征地过程中农民有组织维权抗争的表现形式和特征,解剖征地过程中农民有组织维权抗争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从土地制度建设、乡村治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化解征地过程中农民有组织维权抗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农户土地征用意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农户的土地征用意愿进行调查,试图为保护农民利益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农户和村干部对土地征用的态度和征地过程中主要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农户认为土地征用无论对个人还是社区都有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农户具有参与征地谈判的愿望,但掌握的征地信息不够全面.得出结论:通过赋予农民淡判权、建立与集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征地程序的透明化,来保证征地过程的顺利进行,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管理,是关系到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的大事,也事关农村发展稳定大局。近年来,各级农业及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强对征地补偿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征地补偿工作中仍存在着补偿标准低、资金不到位,甚至挪用、挥霍等问题,严重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和工业化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大量农业用地的征用,而不同的土地制度对应着不同的土地征收和补偿方式。本文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对征地补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证明对农户资本投入进行补偿是合理且必要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户资本投入对征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前期固定资本投入越多,越不愿意土地被征收,对农户资本投入进行补偿是非常必要的。实证结果还证明了,已被征收部分土地的农户存在"后悔效应",农户的年龄、人口非农比、经济作物收入占比、农业补贴等因素也会对征收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最后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选取江苏南京市和四川绵阳市为研究区,分别代表经济发达和经济欠发达区域,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征地过程中的农户行为与心理,分析两类地区调查结果的共性与差异,并探求其成因。调查结果表明: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缺乏土地征收知情权导致各地农民权益受到普遍侵害;农民参与权的落实以及对"失地"后的新环境适应性受到经济发展程度、文化程度和原本的生活方式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福建省16个县1436户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福建省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计量结果表明,影响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显著因素按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征地后用途类型、征地前农地用途、失地面积比例、对今后生活的顾虑、征地前人均承包耕地面积、征地区位、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时,本文还从不同角度对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户,对今后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考虑较少,更注重的是征地用途带来的价值差异,征地用途带来的地价越高,农户的意愿受偿价格就越高;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对农业依赖程度高的农户,对今后的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考虑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