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当前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特征,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来源,并对加强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大型煤炭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财务风险,因此加强财务风险管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大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目标和原则,指出如何识别大型煤炭企业关键的财务风险,提出了可供选择的财务风险管控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煤炭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财务风险现状,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针对传统财务预警指标的不适用性,结合煤炭企业的特点构建出一套融入企业现金流状况、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符合煤炭企业特征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为煤炭企业更好的应对财务风险打下基础,为其在财务预警系统构建过程中指标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煤炭企业集团现阶段所面临的财务资金风险,从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建设、预警体系设计和财务资金风险基本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供给侧改革的视域出发,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梳理出当前煤炭企业产能过剩致财务压力增加,投资周期长、筹资成本高致经营风险加剧,缺乏内部财务控制致管理权责不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致财务风险增大,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且缺少监督及激励等问题,从提升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降低财务压力,完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与决策机制,提升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和责任体系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为煤炭企业应对财务资金风险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4年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年报,选取了18个能够度量我国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水平的指标,构建了低碳背景下我国煤炭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客观的评价了我国上市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结合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炼出当前面临的三大挑战:其他部门与煤炭部门之间关联微弱、企业财务信息化运营风险较大以及煤炭行业财务人才市场供求矛盾巨大。最后提出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初步模型以及煤炭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转型的思路:建设有自身企业特色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注重系统风险管控能力,要重视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防范国有煤炭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从目标导向原则、系统性原则、环境分析起点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4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并分为目标层、管理层、基础层3层结构,使财务风险得到控制。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框架,使资本结构趋于完善合理,防范投资风险,加强财务监督体系建设,加强企业税务风险和筹资担保风险的防范,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从而提高煤炭企业财务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一、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1·高负债经营是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财务风险是随着煤炭企业负债融资额度的提高而形成的,若无法偿还到期应当归还的债务,就会引发煤炭企业财务运营的失败,甚至是破产。煤炭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原因有二:从负债的存量来看,由于负债融资的比例过高,届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从负债流量的角度看,由于现金流转阻滞而引发煤炭企业没有足额的现金偿还到期债务。无论是存量原因还是流量原因,归根结底,负债经营是引发财务失败的根本原因。相对于权益性资本而言,负债具有抵税效应,能够降…  相似文献   

10.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就是指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则是指企业发生财产损失的可能性。煤炭企业要防范财务风险首先必须要认识财务风险,为防范风险奠定基础、确立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误区———不容忽视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之一:招标成议标。按照国家《招标投标法》,工程项目应该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但事实上一些企业图“省事”,根本没有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而是全部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且被邀请的投标单位总是那4至5家“老关系户”。由于“外来户”打不进,造成这4、5家投标单位联合起来串标,共同对付招标企业,于是形成了“老关系户”“轮流坐庄”。还有些“较小”的工程项目仍延用以前的议标方式,即由生产技术部、工程管理部一起直接确定施工单位。误区…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竞争日益激烈和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世界各国加强了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控制,并向深海进军。2010年2月,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问题再次剑拔弩张,凸显了马岛海域油气资源的重要性。在马岛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上,英国采取“先勘探开采、预先防范”的策略并获得成功。相比之下,阿根廷目前尚无能力前去马岛海域勘探开发石油资源。综合分析这次英阿马岛之争,经济利益大于政治利益,石油资源的开采是这次争端的导火索。马岛之争,给我们三点启示:1)能源竞争加剧有可能引发国家间冲突,必须未雨绸缪;2)不断提升国家实力,才是解决争端的根本途径;3)先入为主虽不一定占有道义,但有利于强化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铁产业并购重组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并购重组是钢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钢铁产业并购重组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钢铁产业并购重组应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为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提高钢铁产业整体竞争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The consumer has many options to save energy through small dietary changes. With no change in the variet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eaten, the consumer can save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energy by bringing them to the table without use of a home freezer, frequent long distance shopping trips and oven cooking. Oth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include buying in large containers, eating uncooked food, using fresh produce rather than canned or frozen, except in the case of frozen juice concentrates, and having a home fruit and vegetable garden.  相似文献   

16.
Bill Nixon 《R&D Management》1996,26(2):169-175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nformation used by managers to evaluate, plan and control R&D allianc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D accounting numbers that may be used and points to their inherent limitations and their potential to mislead. Alliance partners, in particular, need a clear agreement on the activities they include in R&D and on the costs they attribute to thos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7.
印度油气供需现状及2025年远景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目前70%的原油需要进口。预计2011-2012年,石油需求量将由现在的每年1.12亿万吨增至1.9亿万吨。根据印度政府2001年3月制定的《2025年印度油气发展规划》,印度的油气勘探开发部门将在加强已勘探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同时,扩大对未勘探盆地和油气边缘盆地的勘探;继续实施高度自由的新勘探许可证政策,到2005年使印度超过25%的沉积盆地得到勘探;投资3亿美元,用于提高大型老油田的采收率;鼓励印度国有和私有石油公司参与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并欢迎外国石油公司以各种形式参与印度国内油田的勘探开发活动;提高炼油能力和产品服务水平,促进市场竞争,分阶段取消油品的行政定价机制,实行市场定价;大力推动天然气的消费利用,在努力提高本国天然气产量的同时,允许各石油公司开发液化天然气进口项目;开放了7个煤层气区块,推进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8.
纺织染整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染整工艺与设备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染整工艺技术与设备性能在不断提高,染整工艺与设备也由传统式染色方法正在向高效、节能减排、环保三方面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The increasing siz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machine poses a threat to its flexibility and adaptive capacity. The author examines this probl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le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s, taking account of the degre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methods of raising capital. He offers a critical view of the unwieldiness and inertia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