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夏收时节,秸秆焚烧成为不少地区的“心头大患”。江苏13城市PM2.5全部超标,南京出现严重的“黄泥天”,安徽焚烧秸秆引发多车追尾事故,70人死伤,成都变“雾都”飞机起降受到影响。虽然不少地区下发了禁止焚烧秸秆的通知,但收效并不好。  相似文献   

2.
治理焚烧秸杆污染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我国一些粮食主产区出现了焚烧秸秆污染。焚烧秸秆污染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治理焚烧秸秆污染 ,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焚烧秸秆污染是我国农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出现的新问题 ,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经济的手段来治理。大力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 ,发展秸秆经济 ,推动秸秆利用产业的发展 ,是治理焚烧秸秆污染的有效途径。而科技创新是推动秸秆利用产业化 ,彻底治理焚烧秸秆污染的根本措施和关键。焚烧秸秆污染的出现 ,实际上就是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相对滞后的反映。焚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针对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中国采取了各种政策和措施来控制污染并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文章收集整理了1999—2023年间国家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布的秸秆资源管理政策文件,分为秸秆焚烧管理、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能源产业规划以及财政补贴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协调配合下,秸秆焚烧监管逐步实现了从人力防控到技术防控的转变。然而,仅仅依靠禁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探索合理的秸秆利用方式成为秸秆资源管理的重要思路。国家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了秸秆资源利用的总体方向和思路;各地结合自身的秸秆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也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总体上,在各级政策的引导下,全国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得到了显著改善,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也有了显著提高。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东北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依旧严峻,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标准偏低,部分地区秸秆发电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不到位,关键技术研发滞后等。因此,国家还需要完善秸秆焚烧管理机制,加强东北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秸秆过腹还田,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设立生物质发电专项补贴目录,以及加大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济南市郊区609户种粮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户处理秸秆方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具有焚烧秸秆的意愿,农户是否具有焚烧秸秆的意愿是由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结构、种植规模、饲养牲畜数量、对焚烧秸秆给环境和交通运输造成的危害认知程度、对参与政府"禁烧"秸秆活动的预期收益以及当地政府宣传"禁烧"政策和查处农民焚烧秸秆的力度、当地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秸秆加工业发展程度和同伴的行为等因素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利用现状进行估算。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巨大,但存在秸秆焚烧现象严重,综合利用效益低等问题,并且成为新的农业面源污染源。本文提出制定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污权,秸秆的收购中引入农业保险等政策,以促进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村村点火、田田冒烟",这是农业收获季节不少地方头疼的"风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抢手的秸秆如今却成了令人发愁的"包袱",并引发出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如何给日益增加的秸秆找到出路,变废为宝,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秸秆综合利用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以来,粮食生产连续5年增产,今年粮食丰收也已成定局,连续6年增产这在新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卫星遥感的东北三省露天秸秆焚烧及其排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我国东北地区露天秸秆焚烧及其排放情况,为东北地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MODIS卫星数据、GFASv1排放清单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上下文算法及空间统计方法对东北三省2015~2017年秸秆焚烧火点及PM_(2.5)排放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东北三省秸秆焚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和东北部、吉林省的中西部以及辽宁省中部地区;2015~2017年东北三省共计1.871 8万个露天秸秆焚烧火点,PM_(2.5)排放总量为17.3万t,火点最多的年份为2017年,排放量最大的年份为2015年,东北三省中黑龙江省火点最多,排放量最大,占比分别为71.9%和73.3%;东北地区年内各月秸秆焚烧火点及PM_(2.5)排放在春(3~4月)、秋(10~11月)两季最为明显,呈双峰分布,春季火点数及排放量多于秋季,且呈春季增加、秋季减少趋势。[结论]东北地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秋季禁烧工作成效明显,春季秸秆禁烧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秸秆焚烧问题的农民、企业、政府行为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但秸秆利用率却较低.近几年,秸秆焚烧问题愈演愈烈,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该文对农民、企业和政府三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并从社会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对三者形成的"僵化"三角进行优化,对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焚烧越来越普遍,已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生活、影响交通安全、甚至影响飞机的安全起降。为此,各级政府把整顿农村环境、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江苏省人大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的禁止焚烧的意见,市、县人民政府把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作为对乡村干部的硬性指标进行督查、考核。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负外部性,近年来政府屡屡出台严禁焚烧的政策,采用疏堵结合的行政手段加强对农户秸秆就地焚烧的管制,但收效却不大.本文以河南省开封县杜良乡为例,详细比较分析了各种秸秆利用方式的成本与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秸秆利用方式的净收益具有较大的差异,但较高净收益的利用方式存在的资金、机械、市场、技术和时间五个约束条件,是制约农户有效利用秸秆资源的根本原因.最后,本文在比较各种改进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短期和长期加快秸秆有效利用、降低秸秆焚烧面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年产各类作物秸秆约6亿吨,其中80%约5亿吨秸秆都被付之一炬,而秸秆焚烧会带来诸多危害,特别是近些年我国北方出现的大规模雾霾天气与秸秆焚烧有着密切关联,所以治理秸秆焚烧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对秸秆焚烧的原因、危害及如何进行治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10月以来,东北三省部分地区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据报道,秋整地期间农民焚烧秸秆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解决秸秆的问题,不仅是避免浪费,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迫切问题。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秸秆的炊事用燃料功能和肥料功能逐渐消失,随之出现了严重的秸秆积存问题,每到秋收时节田间路边焚烧秸秆现象成为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焚烧与综合利用已从过去的纯私人问题逐渐演变成公共问题,政府通过一系列行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焚烧秸秆的势头,但秸秆焚烧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既非政府执行力不强,也非农民不愿配合,而是存在着资金、机械、市场、技术和时间等制约因素。在政府行为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下,将严防死守转变为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实现秸秆利用方式的现代转变是政府下一步行为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治理焚烧秸秆污染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粮食主产区出现了焚烧秸秆污染.焚烧秸秆污染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治理焚烧秸秆污染,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焚烧秸秆污染是我国农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经济的手段来治理.大力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发展秸秆经济,推动秸秆利用产业的发展,是治理焚烧秸秆污染的有效途径.而科技创新是推动秸秆利用产业化,彻底治理焚烧秸秆污染的根本措施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秸秆焚烧、秸秆利用成为当今热门话题,也是摆在土质瘠薄地区的难题。分析农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弊端,提出使用深翻、点播的方法解决禁烧秸秆、深翻问题的新观点、新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焚烧碳排放估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为加快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有效缓解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方法]将全国划分为黄淮海区、西北区、东北区、东南区、西南区五大区域,对各类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秸秆产生量、秸秆资源密度、秸秆利用结构、秸秆焚烧碳排放量。[结果]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10.4亿t,可收集量达到9.0亿t,玉米、水稻和小麦3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79.19%,黄淮海区秸秆产量最高,占总量的33.41%。秸秆已利用量为7.21亿t,综合利用率达到80.11%,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量占已利用量的比例分别为53.93%、23.42%、4.98%、14.27%、3.40%,形成了农用为主的利用格局,但不同秸秆种类综合利用率和利用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全国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占有量分别为523.57kg/667m~2和1.75 t,东北区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南区和东南区则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的露天焚烧火点数比例估算,2015年我国秸秆露天焚烧量约为8 110万t,总碳排放量约为3 450万t,其中东北地区约占74.1%。[结论]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在东北地区,进一步推动区域秸秆实现全量利用,对于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往年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秸秆处理问题。小麦收获后留茬过高,加上秸秆没有粉碎,根本无法播种秋季作物,只能将秸秆一烧了之。现在好了,收割机全部加装了秸秆粉碎装置,粉碎后的秸秆直接还田,既不用费时费力往外运,也不用偷偷摸摸地焚烧,这一亩多地的秸秆埋进土里发酵后,能顶上一袋好化肥!政府推行的‘蓝天沃土’工程不仅解决了焚烧秸秆的老  相似文献   

18.
焚烧秸秆危害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也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影响交通安全,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成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秸秆焚烧的危害 2012年6月11日,湖北省武汉市全城被罕见的灰黄色霾笼罩,引发当地公众对此次空气污染缘由的关注和猜疑。当天下午,湖北省环保厅发布消息说,此次空气异常排除工业污染事件,初步分析是周边地区秸秆焚烧所诱发。从2012年5月起,全国因秸秆焚烧导致的事故不断。2012年5月20日,二广高速公路湖北沙洋段因秸秆焚烧产生浓雾,致连环追尾碰撞事故,共10余人死伤;6月8日河南省汝南县一村民因焚烧秸秆被烧身亡;  相似文献   

20.
如何"消化"农作物秸秆已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大问题.为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加大了研究各种综合利用技术的投入,建设了各种利用秸秆的示范工程;另一方面,采取了禁烧秸秆的管理手段,加大执法力度.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目前焚烧秸秆行为依然很严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变成"废物"的区域越来越扩大,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问题,已经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