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如何管理用好有限资金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的制度就是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一种.因为"一支笔"审批缺乏有效监督,为职务犯罪提供可乘之机,甚至出现个别领导乱支滥花现象.在各种经济犯罪案件中,"一把手"犯罪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与"一支笔"审批有较大关系.笔者在此对"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的现象加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谈点自己的看法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大荔县在实行“村有乡管”过程中,积极推选村委会主任“一支笔”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章”相结合的“一笔一章”开支审批制度,收到良好成效。过去,农村所有开支单据只是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一支笔”说了算,存在着干部之间不信任,干群之间背靠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3.
报载,三峡库区的好“乡官”冉绍之将主管移民资金的使用,涉及移民资金3000多万元,按规定,他一个人就有审批资金的权力,但他硬是将自己的一道关口变成了五道关口,由一支笔审批变成了五支笔审批,真实反映出了这位好“乡官”的高尚品格。时下,各地各单位在财务管理中非常流行和通用的做法,是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此法在现实社会中往往会造成权力的失控,因而导致不少腐败现象的出现。这样既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也损害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更不利于对干部的保护。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财务审批“一支笔”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村级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开支,特别是非生产性支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财务审计中发现,"一支笔"审批单据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财务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小到几角钱,大到上百上千万元的开支,都是"一支笔"审批签字作数。然而,有的地方、单位、企业的领导,把"一支笔"审批搞成一人说了算,到头来问题如山。据资料称,一个不到1000人的村,耕地仅700多亩,人均收入全乡倒数第一,而一年开支招待费1.2万元;一个赤字近300万元的"明星乡",年开支招待费30多万元;一企业年产值不到100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地方实施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代理制,完善了村级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加强了村级财务"多头监督和审核"(以下简称"多头监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力度,提升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克服了村级财务"一人说了算"或"多头审批"等现象,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然而,有的村干部对村级财务实行"多头监审"的"一支笔审批"民主监督制度片面理解,认为"一支笔审批"就是单位主要负责人一个人审批,一个人说了算,财务人员凭主要负责人签字就可以付款入账;"多头监审"是对"一支笔审批"制度的否定,增加了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批的麻烦,削弱了其审批权利,形同"多头审批".  相似文献   

7.
<正>一、关于"一支笔"财务审批制"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即"一支笔"财务报销审批制度,是指一个单位或组织的所有经费开支均由该单位或组织的"一把手"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职领导一人审核签字批准报销的制度。该制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财务开支审批权高度集中,即一个单位或组织的财务开支审批权集中在某一个领导一人手中,其他领导和单位或组织的内部组成部门领导均不能行  相似文献   

8.
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在农村财务把关、控制支出和严肃财经纪律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社会不良风气、旧习惯因素的影响,个别干部严重曲解了该制度,把"一支笔"审批制演变成  相似文献   

9.
“二支笔”审批制度,是指在会计业务处理中,财会人员“一支笔”,主管领导“一支笔”。财会人员对发生的经济事项按《会计法》及财务制度要求进行事前审核控制,并签批意见,再由领导“一支笔”审批,然后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现在大多数单位都执行了“二支笔”制度,但是有的顺序却倒置了。财务人员“那支笔”不起作用,实际上仍然是“一支笔”。   一、“一支笔”审批制度弊端多   1.在经济活动中,大到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改建扩建,小到零星支出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事项只要领导“一支笔”签字就予以支付。至于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员梁连章是江苏省建湖县草堰口镇堰西村干部群众敬佩的“铁管家”。他担任村会计6年来,踏踏实实做人,忠心耿耿理财,使该村财务管理、增收节支、农民减负等工作位居全镇前列,多次受到镇党委、政府以及县委农工部的表彰奖励。一支钢笔会计离不开笔。梁连章拥有一支特殊的钢笔。这支笔是读高中时父亲用鸡蛋换来的,已伴随梁会计走过了20多个春秋。写入党申请书用的是这支钢笔,当一般村干部时写工作汇报用的也是这支钢笔,当上村会计为村民理财用的还是这支钢笔。这支黑色塑料杆自来水笔,由于天长日久,已失去了往日的容颜,笔帽…  相似文献   

11.
现金开支不宜一支笔审批湖北钟祥市长寿镇1991年制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村级现金开支主要由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大额开支由村委会集体审批。然而到如今,全镇16个村尚无一个村继续执行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制度,而是自发地演变成了村支书一支笔审批。事实证明,村...  相似文献   

12.
浅议财务审批“一支笔”刘治平,蒋卫东近来,有些财会期刊对"一支笔"的是非、利弊展开了争议。有的认为,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有利于严格把关,克服多头领导,乱批条子。现象;有的却认为,"一支笔"不利于民主理财,有的执"笔"人不熟悉财会制度,有的人利用手...  相似文献   

13.
村干部一张普通的购物发票要经过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3人签字,然后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再送交乡镇财经管理站审查,最后通过村务公开栏向全村群众公布。这种“三支笔”审批、“三道关”监督的村级财务管理新机制,如今在河南省确山县18个乡镇已全面实行。为减少开支,堵住村级财务管理的漏洞,确山县规范支出票据管理,规定一切开支发票必须是带有税务监制章的正式专用发票,否则不予报销。同时将过去村党支部书记“一支笔”审批改为由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3人共同审批,审批限额在500元以下,超过500…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如何管理用好有限资金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的制度就是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一种。因为“一支笔”审批缺乏有效监督,为职务犯罪提供可乘之机,甚至出现个别领导乱支滥花现象。在各种经济犯罪案件中,“一把手”犯罪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与“一支笔”审批有较大关系。笔者在此对“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的现象加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谈点自己的看法以供有关人士参考。一、“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存在的问题“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从表面上看不出有…  相似文献   

15.
浅谈财务“一支笔”审批的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一支笔”审批制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实行多年来,有效地避免了单位财务多头管理及日常开支失控现象的发生,对严格财务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个别地方和单位财务“一支笔”审批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造成经济犯罪。本文就目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解决财务“一支笔”审批的弊端等问题,谈些看法。  一、财务“一支笔”审批存在的主要弊端(一)财务“一支笔”审批对签字人缺乏监督约束。现在很多单位包括农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多是由“一把手”亲自负责财务工作,“财权”与“人权…  相似文献   

16.
纵观目前各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对于经费开支审批普遍强调了“一支笔”审批制度,“一支笔”审批对于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处理与协调内部各种关系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财务检查中,发现不少单位在财务收支方面,对执行“一支笔”审批原则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偏差,甚至有的单位把坚持“一支笔”做为财务收支活动的一条基本依据和标准,似乎只要坚持了“一支笔”审批的原则,就成了较好地执行财务制度的典范。这种机械和片面的理解,造成了一些执行上的偏差与失误,也可算是我们财务管理中的一个误区,有必要加以澄清。“一支笔…  相似文献   

17.
“一支笔”是资金管理过程中多年实践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指对资金实行统收统支,集中管理,并按照管理程序审批资金的一种手段。这种做法在一定时期对加强资金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有的单位和个人对于“一支笔”的认识出现了一些误解和偏差,在执行上把“一支笔”批钱当成了“一把手”的“一支笔”。这种机械和片面的理解给资金管理造成了一个误区,似乎只要坚持了“一支笔”审批的原则就成了较好的执行财务制度的典范。有的领导把能批多少钱看成是权力大小的象征,甚至把个人的“一支笔”签批权凌驾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之上,…  相似文献   

18.
一支笔审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于德云目前,大部分地区村级开支的票据都由分管财务的村支书或村主任“一支笔审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之一:一些村虽然执行了一支笔审批制度,但各项支出的费用标准和总额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9.
对“一支笔审批”制度的补充近年来,一些村集体在民主理财中虽然执行了“一支笔审批”制度(即专人审批制度),但各项支出的费用标准和总额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笔者认为,在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的同时,应补充执行支出凭证审批限额权制度,即单位领导审批支出的凭...  相似文献   

20.
审批财务还是“两支笔”好庄炳荣多少年来,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上一直实行“一支笔”制度,即一切开支业务统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在原始凭证上签字认可后,村会计才能据以填写记账凭证人账。人民公社时期,“一支笔”确曾发挥过很好的监督作用。但随着农村商品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