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商代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林 《中国农史》1995,14(4):14-24
农业是商代社会的主体经济,通过对商代社会食物生产经济的综合考察,我们更加清醒地、坚定地认识到这一点。就是说,商代农业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的发展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商代社会分工的细致和工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崛起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军队的庞大和战争的频繁、酿酒业的勃兴和饮酒成风,无不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宏观上反映了商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具体地说,商代粮食亩产已达到61.28斤,每年种植面积6800万亩以上,供养了780多万人口,支撑了商代社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济词典条目选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农业 使用石器工具为主、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的最早阶段。大体指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使用石刀、石铲、石锄等简陋的生产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在新石器时代以前,采集和狩猎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恩格斯称之为“以采集现成的天然生产物为主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莒县陵阳河为中心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表明,在5000年以前,莒地农业生产已进入较发达时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传统,表现为生产工具不断革新,广泛运用制作精制的石斧、石铲、石凿、石锛,还出现新型的生产工具石镰、石刀等。硕大无比的大型储粮陶器,则是制陶业领先的象征。两套完整的滤酒器,说明莒地先民可能是酿酒的发明者,它标志着农业生产有了剩余。用日出方向确定春分,用测量日影确定二至,是莒地先民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又对农业生产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十个陶文单字可分为气象、植物、工具(兵器)等的形象,是普遍祭祀的反映,也是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标志。史前农业经济使莒地史前农耕文化得以繁荣发展,并对后期的农业发展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夏、商、西周时期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的基础上,前后建立的三个奴隶制国家。农业生产已经逐步脱离了原始社会的状态,农业技术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生产工具、耕作栽培、田间管理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明和创造,进入了协田耦耕时代。商代的奴隶们三人一组在连绵不断的井田上耕作,人们称这种耕作方式为"协田"。西周以后改为两人协同耕作,称为"耦耕"。所以夏商周也被称为协田耦耕时代。当时人们使用耒耜挖掘沟渠洫涝灌溉,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土壤演变史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土地生产力发展理论,以自然辩证法为指导,联系古今中外土壤科学的重要成果,在分析研究农业土壤演变史的过程中,发现农业土壤的发展轨迹呈波浪式。我国传统农业,是世界有机耕作的先进代表。有机耕作发端于“粪”字词性由名词转变为动词之时,是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自然条件下的产物,以复种轮作为核心,增施有机肥为关键,牛耕为保证。前二者尚符合生态要求,后者虽对提高土地生产力有一定贡献,然而却使生态矛盾趋向激化,并带来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祥地衰落的后果。美国近代农业是世界无机耕作的先进代表,是我国有机耕作的否定形态,是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和自然条件下的产物,以单季连作为核心,增施化肥为关键,机耕为保证。大量输入化石能源,虽使土地生产获得巨大增长,但三者的积累效应却逐步产生了生态危机,导致大尘暴的爆发。生态教训后应运而生的免耕技术,是犁耕史的尾声,不翻地的前奏。土壤生态调控是我国土壤肥料现代化的追求目标,是对无机耕作的否定,是有机耕作的高级形态。鉴于生态学急起直追,土壤调控和田间作业自动化装置,静电施肥装置,以及新的种植制度等的发明,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状况的“有限”。接踵而来的必将是,犁耕退出历史舞台,化肥也不再是肥料家族中的主角,农田立体结构复合系统的出现。其所创造出来的新的生产力将迎来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从而展现出人类无限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东北松辽平原农业生产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东北松辽平原的产粮基地长春地区,清代、民国、伪满、新中国四个时期农业耕作栽培的演变,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论述,融合各个时期大量的农耕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从中可以窥视我国东北松辽平原的农业生产有史以采的不断演变、发展及其曲折的过程,特别是建国后数十年来,本区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变化,推动耕作栽培技术改革向前发展。历史的经验证明,技术改革是推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当着技术改革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必然推动生产向新的高度发展。本区进入70年代以后所以出现粮食产量跃进腾飞的局面,主要是由于耕作栽培技术的重大改革所推动,这是主导因素,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地研究方式对典型小农农耕村落的农耕知识传播进行研究,追溯从建国后到市场化发展至今农耕知识传播的演变。研究发现,在自上而下的农业现代化传播实践中,农耕知识传播作为一套权力话语体系和一种发展干预手段,将小农的传统农耕知识建构为落后、缺少生产效率及不科学的方式,将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农业的方式界定为现代化的科学农耕。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农民变为知识接受的客体,传统耕作方式被改造,地方性知识逐渐消解,社区农业生产关系被改造。亟需重构以农村社区为中心的农耕传播,并配套以相应的政策激励。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耕知识传播的特点需要学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积极探索农村经营主体创新,在全区各乡镇大力培育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目前21个乡镇已创成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66家,实现规模耕作2.6万亩,服务农户近万户,在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科学化、产业化、集约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是指在不改变农户家庭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前提下,以村为单位,组建以服务农耕、方便农户为主要任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它通过土地耕作方  相似文献   

9.
我国先民对农时的认识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看,殷商时期的农时观念已较完善,农时内涵丰富。农业生产诸环节都有了具体的时间安排,农事活动时间阶段性明显,集中于耕作、播种和收获三个阶段,这与我国传统农业农事安排相一致,实为传统"三时"观的滥觞。当时农业生产已有农忙和农闲之分,农忙的月份安排有相应的农事活动。商代可能有类似月令体的历书,其中应含有相应月份的农事安排。商代农时观中夹杂有宗教迷信色彩。  相似文献   

10.
朱圣钟 《中国农史》2000,19(4):27-33
历史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农耕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相关农业生产部门随之演替的过程。农业结构的这种演化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在这种农业结构体系下,农耕生产的极至发展及立体农业结构体系的不健全成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障碍。要发展该地区当前的农业经济,必须吸取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韦本辉 《农家之友》2014,(11):61-62
粉垄耕作,是人类历史上继人力耕作、畜力耕作、拖拉机耕作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农耕方法;将传统的翻耕式农耕改为旋螺钻头深耕旋磨土耕作,可实现农业增产和生态和谐.水稻粉垄直播栽培技术,是利用粉垄机械排式螺旋形钻头,一次性垂直前行对干相稻田土壤横向快速旋磨粉碎自然悬浮成厢,回水落干后,直接撒播水稻芽种,田间按直播管理到成熟的一种新的水稻耕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甘孜州农业垦殖得到发展,方式多样,耕作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均有所扩展。有无水利设施的分界线基本与农牧分界线吻合。农业近代化在局部地点出现,总体仍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且农耕技术的地域差异较为显著。农作物单产较低,以青稞为主的生产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生产经历了较大波折,局部地区的过度垦伐产生了环境灾难。  相似文献   

13.
粉碎“四人帮”以来,很多人谈论发展黄牛问题。这是由于黄牛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引起的。目前黄牛仍是辽宁省广大山区、丘陵地区农耕的主要动力,其作用并非是机、马一朝一夕所能完全取代的。生产实践告诉人们,发展农业生产必须讲究经济效果,投资、能耗、成本_、收益这四者是辩证的统一,采用何种动力进行生产,都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各地的自然条件,计量投资、能耗、成本和收益状况,最终要归由对农民以及国家有何  相似文献   

14.
许颖 《山西农经》2022,(17):150-152+179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对农业科技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农业科技的进步有赖于农业文化的繁荣,同时农业科技给农耕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撑,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农业科技和农耕文化既共荣共存、互为表里,又相互制约、相互融通。我国现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推动农业科技和农耕文化协同融合、互通共荣的核心环节和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5.
<正>余姚河姆渡是我国繁荣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代表着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生态变化。余姚河姆渡距今约7000年,属于前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田稻作农业系统的典型。当时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家养猪、狗、水牛等牲畜。妇女纺纱织布,男人们斫木盖屋、烧荒辟地、灌水育田。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堆积厚度达40-50厘米的稻谷、稻壳、稻叶和稻杆;当时使用的骨耜、石耜等水田耕作农具以及木铲和木杵等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发源地之一。在绵延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中,炎黄子孙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逐渐形成了土地精耕细作、生产勤俭节约、经济富国足民、文化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取得了丰硕的农耕文明成果,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的长河将我们带到21世纪的今天,社会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划分农业经济区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农业经济资源、条件及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农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状况,运用归纳相似性和区分差异性的区划方法,划分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区。着重研究不同农业经济区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为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翻番服务;为研究不同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战略、编制农业区域性规划及制订与贯彻各项经济政策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根据区划任务的要求,本区划的指导思想是:第一,科学分区是区划的主要内容;第  相似文献   

18.
农业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是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苏州农村经济之所以繁荣,是与古老、精细、发达的传统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技术相联系的。“对于在农业形式和农业的历史发展条件上具有重要特点的不同地区,必须仔细研究”。因此,深入研究农业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才能使苏州的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则着重从两湖地区自然与社会的特殊情势,如江河通达与经济地理的日益外向,人口的刺激,土地占有与农民耕作能力的相适应性,经济结构的多样化趋势,山区经济开发高潮等方面加以剖析,并检讨了经济发展对于市镇繁荣、民风变化及近代农业的重要影响。两湖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也为之一变。当然,清前期两湖地区农业发展中经济关系与经济开发等方面也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20.
康乾时期的经济繁荣渊源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同此期南方的耕作改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耕作改制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多熟种植。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及其下属都曾在长江流域试验示范和推广过双季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们都未能实现在长江流域普及双季稻的目标。这同有关的政策规定,水利失修、劳力紧张、肥料不足和气候条件等均有密切关系。康乾时期上至皇帝下至省州府县等各级官吏,在试验示范和推广双季稻的过程中,逐渐悟出了这样一条真理: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推广双季稻,应该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种形式的多熟种植。由于这一时期的官府在耕作改制中遵循着正确的方针,推动了多熟种植的健康发展,并与熟制改革相适应改革了土壤耕作制度,从而取得了增产上百亿斤粮食的显著效果。这个历史经验值得认真记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