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功能区制度背景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现实命题,而目前国内学者专门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尚不多见。农业在浙江重点生态功能区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着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水平不高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加剧等问题。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但也存在耕地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推广困难的劣势,同时面临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机遇以及资源空间压缩、劳动力资源流失的挑战。应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和"限制"准则出发,发展节约型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培育绿色精品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并实施一系列保障措施,实现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常笑 《中国土地》2021,(1):31-33
生态产品是落实"两山"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和现实意义.在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产品的概念;2017年,《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将贵州、青海、浙江、江西列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省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始进入实践阶段;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地域资源特点和空间差异,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将新疆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三类。从主体功能区战略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兵团与地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交错"、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规划政策体系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现行绩效考核制度以及不同主体功能区间的冲突是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现实阻力。需要从兵地融合、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规划政策的具体化、改革绩效考核制度、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间的发展等方面进一步调适,来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山区的经济发展受到脱贫攻坚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绿色循环经济可以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生态。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提出了一个山区绿色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加减乘除模式。加减乘除模式以科技为核心,通过产业调整实现绿色循环经济。加法:通过科学进步,实现垂直产业升级;减法:山区退耕还林;乘法:推动文明进程,提高生产效率;除法:通过科学技术,消除落后生产方式带来的伤害,如修复水土,重新种植有利于生态的作物;并针对四川秦巴山区的特点,提出运用加减乘除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以河南省永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璞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2):39-41,45,56
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命题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河南省永城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生态问题严峻、人地关系紧张,2010年资源环境承载力出现3.48hm2/人的生态赤字,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绩效低下,应着力从发展"黑、白、绿"三色循环经济、开展以采煤塌陷区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塑造"小生产、大生态"的土地利用格局三方面转变发展路径,并基于产业、生态、民生三要素完善管理政策与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雄安新区被定位为国家"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建设和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雄安新区生态承载情况,结果显示,2011~2015年雄安新区整体上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是整体上生态安全状况要优于河北省。根据雄安新区规划,参考深圳特区发展现状,预测到2030年雄安新区生态赤字呈现不断扩大状态。为落实习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统筹规划,绿色先行;加大林业投入,强化林业规划;严格控制迁入的企事业单位;发展循环经济,控制过量消耗。  相似文献   

7.
"多位一体"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贵阳市为研究区域,探索适合农村的"多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沼气生态工程,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的还原系统;配套发展养殖业,构建循环经济中的养殖系统;推广沼肥综合利用,打造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实现环境治理与"多能互补";另外还开展新型材料沼气池的研发,发展"农家乐"农业绿色旅游,延长农村循环经济"资源链";创建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模式的实施推广。在5年的探索过程中,该模式在项目区域内达到了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央财政启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文章回顾了此项转移支付政策的演化过程。为评估相关政策成效,我们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的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和2个省级生态功能区开展调研,了解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使用与监管等情况。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存在资金测算分配不合理、生态支出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资金分配不科学、转移支付力度不足、监测效果与考评错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保障、技术保障和发展转型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庞淼 《农村经济》2020,(6):99-105
"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是四川省成都市目前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成都作为一干多支中的主干,探索新发展理念下"西控"区域乡村振兴路径对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控"区要严格构筑成都的生态屏障和粮食安全底线,守护好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夯实"西控"区生态基础和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保护和利用"西控"区良好的生态本底,开展"西控"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改革制度创新,为"西控"区农户探索出一条解决现在与未来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矛盾的道路,在保护中寻找发展的机会,在发展中赢得保护的可持续动力,探寻"西控"区生态振兴路径,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瑞士绿色经济对四川秦巴山区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士在历史上是个资源匮乏和经济欠发达的农牧业国家。瑞士发展的初期基础与当今中国西南部山区较为类似。对瑞士绿色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剖析瑞士成功经验。结果发现瑞士成功经验包括:高效的循环经济模式、科学的发展方向指导、有力的政府政策支持和长远的发展目标推进。进一步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通过现有政策梳理、瑞士发展模式研究、比较优势分析等研究手段,形成一套针对区域实况、突出绿色循环、借鉴发展经验、实现发展创新的政策建议。瑞士绿色农业山地成功经验对中国"绿色赶超"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政策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绿色矿山建设应遵循企业行为规律。传统理论认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治理环境的积极性。政府往往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并通过庇古税、押金、禁令等手段来迫使企业进行环境治理。波特假设认为,企业积极遵守政府规制,可以获得规制收益,从而实现"双赢"。文章根据环境治理的两大政策分类,梳理了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的国际政策脉络,指出矿业企业可以通过恢复治理地质环境,主动建设绿色矿山,实现"波特假设"。从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企业恢复治理环境最优模型出发,讨论了绿色矿山建设在循环经济、利益调配、零和博弈三个层次的成本收益特点,提出了基于三个层次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承华 《农业经济》2007,(10):49-50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中贯彻循环经济"3R"发展原则非常重要。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对农副产品及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加快创新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由生态乡村旅游到循环乡村旅游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围绕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的主要目的,构建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2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式测算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2011—2014年生态补偿绩效。研究表明,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优于其他生态功能区,而鄂东南幕阜山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最低。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生态保护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对生态补偿绩效影响最大。为进一步推进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工作,提升生态补偿绩效,应以提升环境质量减少污染排放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制度,提高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资金占比;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基础,逐步扩大生态补偿范围与力度。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8月18日,以"畅游红兴隆农业公园、尽显北大荒神奇风采"为主题的首届红兴隆北大荒文化旅游节开幕。旅游节旨在推进现代化大农业核心经济区、综合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加快绿色农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城镇体系"三大绿色体系"构建步伐,在打造世界级绿色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区新型工业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带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北大荒文化软实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SWOT方法进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以下简称功能区)区域发展现状分析,并提出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生态产业发展方向及政策支持意见等.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介绍朗乡林业局发展循环经济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以黑龙江龙乡板业集团为主体,打"龙乡"牌,建设生态型的林产工业循环经济体系;以黑龙江翠花集团为主体,打"翠花"牌,建设生态型的林特产品加工循环经济体系;以营林公司为主体,打"林丰"牌,建设生态型的原料培育循环经济体系;以巴兰河新邨为主体,打"节能"牌,建设生态型的新型林场所自给自足循环经济体系;以"朗依"公路沿线景现为主体,打"绿色"牌,建设生态体闲度假的旅游观光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到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中,不仅可以创新农业生态园发展的新路径,而且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采集原始资料、现场实地调研、亲身参与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等方式逐步展开研究工作。文章介绍了循环经济理论,探讨如何在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中引入循环经济的思维,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农业生态园的绿色可持续化发展。该文以青岛市杰丰有机农场的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杰丰有机农场的特点,明确了其渐进式实现集约农场、绿色农场、生态农场、高端生态循环农场的目标,阐述了其"一心二馆八区"的规划设计格局,提出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园的必要性,并为促进循环生态农业园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突出,绿色矿业发展势在必行。基于对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的问题有:早期环境破坏严重,生态脆弱难以恢复;矿产循环与综合利用水平低,支撑政策不完善;资本投入不足,高水平人才缺乏;矿企成本高、利润低,绿色转型意愿不强。政策建议:(1)健全绿色矿业法律体系,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2)引入第三方评定,建立综合利用数据库;(3)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破循环经济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9.
正党中央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资源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求走绿色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之一,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所谓绿色发展,就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其内在核心要素是合理  相似文献   

20.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优化完善。本文在总结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成效、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主体功能区分区、强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