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诉求,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技术驱动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着乡村大数据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生态环境监管模式不完善、数据共享制度缺乏等问题。需要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管模式,搭建生态环境信息平台;建立大数据库,制定详细的政策法规,以期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协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美丽乡村的内涵、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建立美丽乡村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方法,从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支撑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构建了美丽乡村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开发和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产业整体规划、农村配套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解决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搞好整体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从业者的专业培训和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4.
刘书言 《大陆桥视野》2022,(10):49-50+54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乡村振兴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指明了发展方向。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战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下,结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北京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樱桃沟村、长城国际文化村、柳沟村为典型案例,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乡村生态食旅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以来,就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农村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水安全、生态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就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由李锦顺主编、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美丽乡村建设100例》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在评述该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书内容,提出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12)
在大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进程中,山西长期以来以高能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分析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因素,挖掘形成问题的深层原因,尝试通过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层政府生态建设能力、规范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行为、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等措施,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山西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我国西部地区乡村承受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转移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景色秀美的乡村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美丽乡村的消失不仅影响着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还危及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现实要求我们要在不断总结美丽乡村建设中已经取得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进而为全人类构筑起安全的生态屏障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2021年1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成立,这表明我国将"三农"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积极行动,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中,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积极转变,但由于受我国农村环保设施落后、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水域环境是江南乡村最富生命力的自然要素,水网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城乡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江南乡村水网生态格局也随着人工建设干扰的不断增强而愈显脆弱。文章从生态规划的角度,阐述乡村水网格局的生态特性,并从分析目前乡村水网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水网格局生态优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居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普遍提升。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经济也随之拉开差距,在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影响下,城乡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严重的二元化趋势。介于此,本文以"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在挖掘生态文明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以分析我国城乡生态环境严重二元化的现况为出发点,剖析导致城市与乡村生态环境二元化的三大矛盾,并提出六大破解城乡生态环境二元结构可行之路,为共同构建美好生态环境提供良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新农村在规划建设中“求美求洋”,脱离地域特色,降低景观多功能性,并导致乡土景观丧失;耕地资源浪费严重;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落后,公共物品供给缺乏;社会网络联系渠道较少,公众参与程度较低;乡村产业链较短,产业仍处于较低级状态等问题较为突出(胡智超、龙花楼2011,徐文辉、鲍沁星2010).因此,迫切需要有能够把新农村建设目标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机地协调在一起,能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生态体验经济,就是一种能把乡村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休闲体验创新地集成在一起的发展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及美学功能等多功能性的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3.
因为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但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多位于民族地区,所以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然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此,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民族地区要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刍议——以成都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智  文波 《经济研究导刊》2010,(22):149-150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的重要形式,最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迅速,特别是以"农家乐"为特色的成都乡村旅游,更是火爆异常,近期又在打造田园城市。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就不得不令人关注。只有做好详细规划、科学引导、完善配套,才能在大力开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保持好生态环境,做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5,(8)
生态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目标。近些年来,桂林市生态乡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当前生态乡村建设中,存在农民参与主体意识不强、建设资金相对不足、对生态乡村建设理解不够等困境和问题。为破解这些困境,文章提出了适应当前形势的对策,以期对顺利推进我国的生态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全面分析欠发达地区乡村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如何振兴农村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原经济区目前存在着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乡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减弱、金融服务创新落后、乡村信用环境较差、法律环境不完善、金融监管渠道不畅、行政力量干预失当、乡村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等乡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和困局,严重制约着乡村金融的供给。其原因主要有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乡村金融生态种群难以培育形成、各级政府的过度干预、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双重效应及其正确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两者的关系,坚持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通过全面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政府环境管理调控、促进企业生态自律、增强环境技术供给,实现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远书  杨益 《经济》2013,(Z1):36-37
水是生态之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资源。人类的文明起源于水,并因水而兴衰。今天,经历了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我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规划兴建南水北调工程这样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促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严峻,水生态环境问题尤其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紧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的国家。其中,水生态环境问题尤其突  相似文献   

20.
一、加速林业发展可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生态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迅速扩展,沙尘暴和洪涝等水旱灾害频繁发生,草场大面积退化,野生动植物物种破坏严重。解决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必须严格保护森林和草场,大力恢复林草植被,实施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尽快建立稳定、和谐、良性循环的大生态,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1.实行以粮换林的替代战略,可以解决我国生态安全和粮食能源问题。加快林业发展对我国生态环境、生态安全关系极为密切。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