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经济师》2019,(2)
文章以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为研究对象,旨在以解决国内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为目的,力图找寻旅游产业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找到发展动力。文章认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新旧动能转换,新旧动能转换为旅游产业发展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提供新思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产业通过创新新模式、运用新技术、产业融合和打造品牌来促进发展,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必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8)
新产业、新技术、新能源等引领的科技革命,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德州职业教育如何与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地方产业发展对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德州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存在的客观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政府、职业院校、地方产业组织机构三方主体形成合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双向同频衔接,设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人才服务站"这一个桥梁,构建"三方协同、双链同频、一站对接"的"321"对接机制,以期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推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实践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经济师》2017,(12)
新旧动能的转换,会形成产业、行业、区域之间的明显分化,这也成为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的重要表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过程既是培养新的能源与动力的过程,也成为加速各种风险和矛盾释放的过程。因此,需要政府高度重视新旧动能之间转换出现的各种矛盾,并且制定措施及时地解决各种矛盾与风险,防止出现大规模的或者区域性的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6.
胡晓 《当代经济》2018,(12):78-79
新旧动能转换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促进经济朝向良性发展的动力支撑.鉴于此,笔者以山东省为例,结合自身的调研理解,对其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分析,旨在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低技能劳动力禀赋优势减弱和外需下降使得中国传统开放型经济发展动能逐步消失,经济发展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禀赋优势逐步显现,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带来的对高质量产品的巨大潜在需求以及信息通讯产业较为完整价值链的存在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现实基础。新旧动能转换的方向是投入高技能劳动力,形成在高质量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以此解决生产方式和要素禀赋以及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要从本质上把握新旧动能转换,不能将新旧动能转换理解成新旧产业转换。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要重视企业微观竞争力的塑造,重视中小企业在创新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也要重视通过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整合全球优势要素形成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9.
10.
《经济师》2019,(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山东省旅游业进入了新常态,也有了新的特征和表现:旅游资源呈现"山多峰少"现象、地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不平衡、产品档次不高、优质创新型旅游产品较少、旅游市场结构不尽合理。过去的传统发展思路以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文章以山东省为例,主要针对山东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可行性,提出转变传统的景区旅游模式为全域旅游新模式、通过产业融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出优质旅游新产品、通过跨界融合,培育旅游新业态等措施,为山东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1.
受地方财力困难等因素影响,中央投资项目地方资金配套压力进一步加大。针对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情况,本文从加强管理、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地方配套资金困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版),湘南地区正面临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东盟的发展机遇。湘南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特定情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红线视角重点对如何承接转移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使各个区域、部门的联动协调实现更高的承接绩效,以促进大湘南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小微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成本高、用工荒、融资难、税负重等诸多问题。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突破体制障碍,在政策上得到支持。当前,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上级政策的贯彻落实,采取更加强有力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各省市财政、税务、金融、科技与公共服务等多个部门,应共同推动对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党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线.而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中心环节,对其它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与全国一样我州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方向是优化升级,这是今后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方向.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实现从行政推动到以市场为导向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的互补调节,是当前政府管理经济急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笔者通过由地方政府投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4个变量,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等分析工具,对我国1978年~2008年的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投资与三次产业总产值均具有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其中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且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要远大于对第一、三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研究由亚当.斯密开启,布雷顿对它进行规范化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的角度进行研究。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财政竞争的影响因素,比如非合作均衡、异质性劳动力、高端人才的国际性流动、福利支出等。也有学者发现分权改革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我国学者对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研究深受国外学者的影响,研究的视角也主要是从公共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的角度开展,并逐渐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政府财政竞争,促进了政府财政竞争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性质、分类与政府支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合作研发的组织模式之一,承载着产业发展的目标,通过合作研发取得产业共性技术,并在联盟和全行业中扩散,最终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共性技术的复杂性和准公共品性质、联盟合作创新的困境,决定了政府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多种类型,政府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联盟提供不同的支持。在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及性质的基础上,按照3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借鉴国外经验给出了当前我国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家支持的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界定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国家政策支持的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界定原则、必要条件、选择标准和量化指标,并对中部31个老工业基地城市进行了综合排序,最后对国家政策支持的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出了分批压茬进行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政府对居民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希明  周慧  徐静 《经济研究》2021,56(9):4-20
本文从方法论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探讨政府对居民转移支付在缩小收入差距上的效率表现.方法论部分,出于可分解性和具有经济学含义的考虑,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再分配非效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排序改变和累进性偏离两项.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利用卢森堡微观收入数据库(LIS)及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对44个国家的估计结果显示,样本国家再分配非效率的均值为0.5493(即54.93%),且国别差异较大,其中0.2658来自排序改变,0.2835来自累进性偏离.一方面,政府对居民转移支付再分配效率的实际表现仅为最优水平的45.07%;另一方面,在导致再分配效率不足的两个源泉中,排序改变和累进性偏离同等重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各国再分配非效率程度和累进性偏离与人均GDP对数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排序改变项与人均GDP对数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通过调整结构促使再分配效率不断向最优水平接近,资金分配要在进一步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排序的改变.作为本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强调探讨各国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并提醒研究者注意累进性与收入再分配效应和再分配效率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及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理论指导的现实问题,在阐明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本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3个环节提出政府部门介入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科技成果选择、科技成果论证、科技成果立项;技术工程化、对接企业配套条件优化、对接渠道拓展;信息普及与宣传、优惠政策激励、产业化过程指导等。针对不同介入方式,提出差异化评审、转化率统计与考核、可转化度论证、已有成果后续筛选、公共基金支持、对接单位匹配条件优化立项、对接主体培育、科技管理工作系统整合、服务打包与系统解决方法供给等多种管理方法。可为深入理解科技成果转化,规范与完善政府科技管理行为,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