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目标分解法构建涵盖水源保护、民生改善和脱贫攻坚等指标的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汉中、安康、商洛、十堰四市生态补偿相关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实证评价分析目前水源地的生态补偿绩效情况。结果表明,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综合结果是安康汉中商洛十堰,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四市都亟须实现绿色脱贫,其最大的生态补偿诉求是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丰富生态补偿方式。鉴于此,本文从加快绿色产业开发、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固强补短等方面提出推动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昉 《经济改革》2014,(9):76-78
调取汉丹江之水缓解京津等地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在即,如何在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同时,有效实现自身的循环发展和科学发展,成为摆在中线调水工程重要水源地——陕西汉中、安康、商洛等陕南三市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专家建议:建立国家级汉丹江水源地保护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让供水区和用水区共同受益、共同发展,使南水北调工程真正成为南北双赢工程。  相似文献   

3.
农户对农家店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村消费市场的角度,以陕西省榆林,商洛、安康、宝鸡、渭南、汉中、咸阳等七个地区的农村政策实施区域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的农家店的实施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商品情况是影响农户对农家店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农家店自身条件对其也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农家店的绩效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曹原 《经济改革》2013,(9):94-94
2013年9月9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省林业厅、水利厅、环保厅共同组织的“美丽陕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反映陕西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省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三强—富—美”新陕西目标,以及全省林业、水利、环保等方面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新亮点。 本刊记者参加了“美丽陕西行”在西安、渭南、安康、商洛、汉中等地的采访活动,并带回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商洛区位优势与生态优势明显,地质地貌结构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人文社会发展和谐。如何发挥资源优势,破解商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必须立足市情进行系统思维,采取大思路大手笔加以谋篇布局,全力推进商洛生态文明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了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制度共5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对长三角地区15个国家生态县(市、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呈上升状态,其中浙江省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总体上高于江苏省,但后者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的增长潜力更高。在研究期内,比较各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增长幅度,开化县增幅最大(75.02%),磐安县增幅最低,只有11.68%。因此,仍需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县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公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环保意识,以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7.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是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为生态补偿政策的调整完善提供参考。基于生态补偿的目的,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选择相关指标构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评估2015年浙江省重要生态屏障地区——丽水市各县(市、区)的生态补偿绩效状况,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丽水市各县(市、区)的生态补偿绩效总体呈一般水平,对生态补偿绩效影响排名前三位的指标均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类指标;生态屏障区面临保护生态环境和脱贫攻坚的双重压力,这类地区对生态补偿政策最大的诉求是通过生态补偿实施增强经济实力。鉴于此,提出开展生态补偿式扶贫开发、发展绿色产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横向生态补偿和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为依托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影响因素框架,然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逐级分解,指出生态物质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精神文化建设和生态社会建设等四个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各层影响因素的逐步展开,构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影响因素系统。  相似文献   

9.
《经济改革》2010,(8):48-48
7月16日至7月31日,陕西省安康、商洛、汉中、咸阳、宝鸡、渭南、铜川7市先后遭遇持续强降雨,强降雨引发洪水、泥石流、塌方等严重灾害。陕西移动共计360多个乡镇的通信网络遭受了20多次暴雨洪灾袭击,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7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突显出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文章在深入剖析贵阳市水源地生态环境补偿的现状,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补偿主客体的界定、补偿标准的确立、补偿方式的选择三个方面重新构建了贵阳市水源地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一般框架;从法律、政策、产业、人才四个方面提出贵阳市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支撑体系,以期达到保障下游"喝水"与保证保护区"吃饭"二者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各环节,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水生态文明理念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结合,文章从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领域(防洪抗旱、供水、农田水利、水力发电、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出发,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四个环节入手,在总结分析水生态文明概念、内涵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水生态文明的主要理念,制定判断具体水利工作与水生态文明理念符合程度的判别标准,进而研究具体水利工作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差距,以期为水利工程领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尚不够完善。因此,为了评估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本文构建了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体系,从生态健康、生态保护、生态经济三个层次,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测算了南昌市2013-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南昌市在这一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南昌市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补偿作为解决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协调保护方和受益方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补偿标准是决定生态补偿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选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广东省东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现有补偿标准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保护成本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从流域水源地保护方和下游受益方的角度对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测算,并依据下游用水量对补偿金进行分摊。通过测算,广东省东江流域上游六县生态保护总成本为105.38亿元,其中直接成本5.40亿元,间接成本99.98亿元,引入水质修正系数和水量分摊系数后,下游四市应补偿上游六县的生态补偿额度为24.69亿元。下游四市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总额为5.91亿元,应支付总补偿额度超出支付意愿总额18.79亿元。因此,在充分考虑流域上游生态保护成本和下游支付意愿、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利益相关双方通过谈判、协商在生态补偿标准问题上达成一致,对东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是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方法,补偿资金的合理分配则是生态补偿建设中关键一环。因此,为提高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论文在现阶段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鹤地水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涵盖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生态保护贡献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分配指标体系,通过熵权—层次分析模型算得:玉林陆川县、玉林博白县、湛江廉江市和茂名化州市分别占60.1亿总分配金额的40.79%、22.32%、19.52%和17.37%,符合鹤地水库的现实情况。分配体系与模型对促进水源地各区域单元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生态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为生态补偿机制资金的分配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针对生态文明动态化、区域性的特点与基本内涵,尝试建立省域范围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综合评价江苏省生态文明的建设绩效。文章指出2000—2007年间江苏省与全国的建设程度差异,同时总结2007年度江苏省13个地市的发展阶段差异。鉴于江苏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提出完善生态设施、健全生态补偿、发展生态产业及增强生态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陕西省各地市1990~2007年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TEP)及其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陕西省卫平平均增长率为67%,技术进步是主要的贡献因子,2001年之后全省TEP变化与技术进步变化趋势相同。各地市TEP年均增长率差异显著,由高到底依次是铜川、渭南、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安康、延安、榆林、商洛。各个地市纯技术效率与技术效率变化趋势一致;技术效率没有得到改善的地市,其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陕西省各地市1990~2007年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事(TFP)及其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陕西省TFP平均增长率为6.7%,技术进步是主要的贡献因子,2001年之后全省TFP变化与技术进步变化趋势相同.各地市TFP年均增长率差异显著,由高到底依次是铜川、渭南、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安康、延安、榆林、商洛.各个地市纯技术效率与技术效率变化趋势一致;技术效率没有得到改善的地市,其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18.
导致滇池流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构建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是未来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构建完整的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需要从确定补偿的依据、主体、标准和政策路径等核心问题着手。滇池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形式可分为水生态保护(恢复)补偿机制和水污染补偿机制两种,具体类型包括城市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湖滨水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入湖河道水污染生态补偿机制三类。在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建议构建滇池流域水生态管理委员会;整合现有生态补偿法规,健全流域管理机制;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基金模式的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筹资渠道,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开展绿色GDP体系认证,完善行政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及其内涵,主要从能源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两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分析了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的责任主体、途径、标准、资金来源和立法保障等方面。生态补偿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代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280-281
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从建设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二维”评价模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测定应由两个分指数差距指数和进步指数复合成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进行,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考核工作能在真正意义上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