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环境规制分成命令型、市场型和自愿型三类,以核密度估计分析碳排放分布的动态变化,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不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997—2017年中国三种环境规制与碳排放量变化表现同步增长,碳排放区域差异明显,命令型环境规制占据主体,市场型环境规制波动性变化特征明显,自愿型环境规制稳步增长;碳排放和环境规制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并且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碳排放减少或增长的影响能力增强;三种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均存在空间溢出,相比较而言,市场型环境规制的正向溢出效应最为明显,不同环境规制影响的区域差异特征表现为:命令型环境规制"东部>中部>西部",市场型环境规制"东部>西部>中部",自愿型环境规制"西部>东部>中部"。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中国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地方政府竞争为切入点,基于地理邻接、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构造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显示:就纯粹的环境规制而言,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环境规制能有效遏制碳排放,且环境规制的空间策略互动表现为"竞争向上"型;而在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下,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环境规制则显著促进了碳排放,引发环境规制竞争的"逐底效应"和"绿色悖论"现象。因此,为了有效规避"绿色悖论"现象,必须从匡正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入手,改革"中国式分权"下的激励机制,完善环境绩效考核制度与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地区碳排放强度空间聚集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于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路径。理论研究发现,在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下,环境规制对于碳减排的影响路径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表现为即期影响不显著甚至为负,但是长期则显著为正。经验研究则发现省际碳排放强度之间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这表明各省份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集聚特征。与此同时,虽然静态空间滞后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空间溢出效应不利于发挥环境规制对于即期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但动态空间滞后模型结果则显示环境规制最终会在长期内抑制本地碳排放强度的提高。这说明进一步强化碳减排的目标约束、持续加强环境规制是有利于我国“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而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贸易溢出显著地存在环境规制强度的双门槛效应,且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只有当环境规制强度跨过特定门槛值时,贸易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环境规制强度除作为门槛变量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间接作用外,还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为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政府支持度、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经济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技术进步能否作为经济集聚影响碳排放强度的中介变量,稳健性检验保证结果可靠性。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经济集聚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2)长三角城市群的技术水平能在地区之间相互溢出,经济集聚可以促进技术进步。(3)经济集聚不仅对碳排放强度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直接影响,又能通过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发挥间接的抑制效应,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了厘清我国碳排放与夜间灯光的关系,文章将EKC模型与动态空间面板回归相结合,并引入地理权重与经济权重,对我国1995—2015年的碳排放量与夜间灯光的关系进行实证。结果发现:(1)我国的碳排放受空间因素与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受空间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2)能源碳排放与夜间灯光之间基本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EKC拐点约在2069年前后到来;(3)我国建设用地碳排放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经济溢出效应,且两者的共同叠加延缓了建设用地碳排放拐点的到来;(4)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夜间灯光对碳排放增长的作用不同,在经济发展前期,主要表现为驱动作用;在经济发展后期,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康曼  杜运伟 《生产力研究》2023,(3):16-22+58+161
文章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碳排放效率,并基于2011—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了数字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碳排放效率提高,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低金融地区以及东部地区数字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2015年之后数字金融相较于2015年之前,发展更加迅速,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显著为正。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创新效率、经济发展质量和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碳排放效率提升。分位数回归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不同分位的碳排放效率存在异质性作用。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邻近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存在负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使用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纳入空间因素,运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碳排放呈现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由促进到抑制的倒"U"型特征,这意味着二三产业集聚程度的差异会影响其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向。在考察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制定相关区域性经济政策时,要着重注意倒"U"型曲线的拐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碳减排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关联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多呈现“高—高”集聚,西部欠发达地区多呈现“低—低”集聚。(2)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且二者关系存在倒“U”型,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3)环境规制政策对本地区与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4)碳减排能够有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自上而下"法对2001-2017年中国入境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通过对IPAT模型和STIRPAT模型的扩展,构建了探究旅游经济、环境规制与入境旅游碳排放关系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并采用全国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旅游经济与入境旅游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二是环境规制与入境旅游碳排放呈负相关关系;三是旅游经济增长对入境旅游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大于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并未通过抑制旅游经济的增长而减少入境旅游的碳排放.并据研究结果提出环境规制强度需从宏观顶层设计;环境规制方法应多措并举;通过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实现对入境旅游碳排放的抑制;积极践行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走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赋能地区低碳转型的内在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11-2020年各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碳排放强度则呈波动下降趋势,且地区差距明显。回归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降低地区碳排放强度,促进地区低碳转型。机制检验表明,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与地区低碳转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同时,数字经济能够推动相邻地区的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弥补了现有文献对数字经济影响地区低碳转型作用机制关注不足的理论缺口,并结合全局莫兰指数、空间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剖析数字经济赋能地区低碳转型的空间溢出特征,为地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采用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碳排放效率,然后分析了其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的核密度估计分布曲线,最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碳排放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负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能力和能源消费结构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产生负影响或在统计学上不显著。因此,对于提高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强环境规制强度、调整各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分配科研经费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上。  相似文献   

14.
叶娟惠  叶阿忠 《技术经济》2022,41(10):12-23
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在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基础上,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导数散点图实证分析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碳排放之间的双向空间传导效应,以及环境规制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传递效应。科技创新和碳排放存在显著的正向自强化效应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2)科技创新促进本地和邻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本地和邻地的科技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时间滞后性的抑制作用。(3)科技创新减少本地二氧化碳排放,但不利于邻地的碳减排;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邻地碳减排,但增加了本地的二氧化碳排放,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碳减排效应比产业结构合理化更显著。(4)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碳排放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经济分权和环境规制地区差异,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间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环境规制竞争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发现:(1)当不考虑环境规制竞争时,我国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2)当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刻画环境规制竞争后,环境规制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有所减弱,以模仿策略为主的环境规制竞争会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产生了正向溢出,对邻近地区的累积溢出效应是对本地效应的将近4倍.(3)分区域看,环境规制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为突出,东部地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东部沿海城市的环境规制竞争并不利于区域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政府间更倾向于采取差异化策略,而不是中西部地区的模仿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07—2016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在测算建筑业碳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杜宾和门槛回归双模型对环境规制和建筑业碳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上看,环境规制的总效应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碳生产率的提高,但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表现不同;从区域层面上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碳生产率的提高较为明显,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抑制了建筑业碳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各区域环境规制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从门槛效应来看,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受建筑业科技水平的约束,未达到建筑业科技水平门槛值的省份,加强环境规制会抑制建筑业碳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相应的政策讨论。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类型,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类型;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且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区域内的本地效应;城镇化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曲线关系,拐点发生在城镇化水平达到86.16%处;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门槛特征,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随着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值的增加,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正向影响先增强后减弱。基于此,提出建立区域环境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制定差异化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迁  王磊 《经济研究导刊》2016,(4):153-156,176
通过收集全国28个省市1997—2011年的人均FDI和人均进出口贸易等指标的面板数据,构造基于对外开放经济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而对碳排放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研究表明,对外开放程度接近的区域存在碳排放的集聚效应。另外,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对外开放和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表明,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处在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右端;FDI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存在"污染天堂";FDI和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辐射效应,而碳排放自身存在空间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9.
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数字经济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数字经济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此时“倒U型”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中我国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加强环境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治理,是“双碳”目标下实现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以2013—2020年高碳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差分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碳交易制度对企业碳排放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碳排放权交易与环境规制的双重影响下,高碳企业的碳排放量显著下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会导致企业碳排放量增大,而碳交易制度在环境规制策略与企业碳排放量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缓解环境规制执行中的策略选择缺陷。空间杜宾模型的研究显示,环境规制与碳交易制度的减排作用具有负向的空间相关性,地方政府规制策略对企业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具有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在这种空间相关性下,碳交易制度的负向溢出效应依然可以纠正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策略给企业减排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