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单中心的政府补偿这一现行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缺少横向转移支付、缺乏稳定性和补偿标准偏低等问题。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形式包括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自主机制。多中心主体和相应机制可以对单中心的政府补偿机制的缺陷进行修复,成为中国构建新型生态补偿机制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文章客观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环境共享与补偿机制建立的难点问题。指出在国家层面,形成有利于京津冀地区环境共享和补偿机制建立的组织及法律保障;在京津冀层面,形成三地政府主导,多种资本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一体化共建机制;由京津冀三方联合建立科研攻关小组,研究制定京津冀生态环境补偿标准;建立京津冀三省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异地开发模式是京津冀地区建立环境共享和补偿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不仅将为长江下游东部发达省份提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水资源的涵养,还将使东部地区免遭自然灾害、疾病传播带来的巨大损失。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地区市场分割状态严重阻碍区域间经济合作。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江西省与长江下游发达地区间无限重复的合作博弈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除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服务外,作为承接东部生态补偿的补偿,江西可以用提供生态农产品和生态旅游服务等与东部加强合作。让东部地区既能分享短期的直接利益,又能以长远眼光注重长期的、整体的、国家的利益,积极主动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连接河北、北京和天津。建立和完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生态的共建共享共赢是必由之路。为此,文章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规划引领、水质水量双补偿、多层次沟通协调的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思路和科研支撑流域补偿试点、第三方编制生态补偿试点规划方案的建议。探索永定河流域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北方类似河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补偿机制不等同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特点和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因地制宜确定补偿模式,分阶段提高补偿标准,分类分级组织实施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6.
7.
8.
《经济师》2015,(9)
近年来,随着流域污染的加剧,水资源日益短缺,流域间的矛盾凸显,流域生态补偿业已成为调节流域间利益冲突的关键点。一些地区虽然已经开始尝试进行流域生态补偿并取得一定的业绩,但由于缺乏理论支撑,流域生态补偿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以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流域生态补偿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借鉴了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完善大伙房水库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全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设计依据和横向补偿模式提出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总结出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点解决思路:(1)在评估上游的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成本和下游的生态系统损失的基础上确立生态补偿标准;分析了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值作为生态补偿依据的不合理性;分析了用污染物削减成本或生态修复成本代替生态损失的不恰当的逻辑;论述了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协商和博弈的重要性. (2)构建以基于市场的横向补偿为主、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辅的新型动态复合生态补偿模式.提出污染物转移削减这一合作治污途径,并采用污染物转移削减支付(一种横向补偿形式)进行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是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迄今为止,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机制仍未出台,严重制约着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发展做深做实,创新思维方式、构建非传统领域生态补偿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厘清了传统生态补偿认识误区,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补偿支付原则统一框架,将"污染者付费原则"(PPP)和"受益者付费原则"(BPP)统一在"改变者付费原则"(CPP)分析框架中,为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通过构建京津冀大气治理CGE模型具体测算了特定大气质量控制目标下河北应获得的生态补偿额。这对于加快补齐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短板、有效弥补河北大气治理资金需要、强化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国和其他重点区域大气治理具有普遍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区际生态补偿促进区域间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广明 《环境经济》2007,(12):35-39
相邻的行政区域间存在生态依存关系,是发生区际生态补偿的根本原因所在。当前,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要以法律为保障,确立以国家为主导的模式。为促进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建立包括流域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固体废物生态补偿、大气生态补偿、异地开发生态补偿等在内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问题关乎民生社稷。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本文就Z市粮食生产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纵向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体系的构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性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具有强化微观利益主体的信息激励、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提高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等优势。因此,应从完善现行财政体制、设立严格的生态标准技术体系、积极推行绿色GDP考核体系、明确生态补偿相关地方政府的谈判主体地位、强化中央政府的监督职能、设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基金、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4.
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现生态补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前,我国通过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方式开展的生态补偿,主要体现在“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等方面,而在区域与区域之间、流域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经济主体之间的生态补偿仍然处于空白状态。为此,本文将尝试对此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为实施横向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总和,是对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监管评估等核心内容作出的规则性安排。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完善生态补偿等领域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系统分析横向生态补偿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生态产品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法治理论是确定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监管评估的重要理论基础。围绕"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如何补、如何管"等核心内容设计了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研究提出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通过合理确定生态受益区范围明晰补偿主体;按照"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通过完善"四权分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晰补偿对象;以边际成本法和双方博弈法为依据,确定科学合理并且现实可行的补偿标准;综合运用公共政策手段和市场手段,探索灵活多样的补偿方式;以公平公正公开为主要原则,建立多元参与和双向对等的监管评估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本文还提出了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应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财政生态理念下的区域整合强调发挥财政的潜能。而现有机制的碎片化也亟需深度整合,因此财政整合成为财政生态理念下区域整合的最佳路径。本文首先剖析了当前京津冀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指出财政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对财政整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主体协同和要素匹配两个方面设计了财政整合的范式和演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呼声和要求已日趋高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当前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在建立中的难题,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初步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政府在生态补偿中的财政投入绩效评估是政府财政绩效评估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Malmquist-DEA法对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经省市的生态补偿资金财政绩效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政府在生态补偿中不应该一味强调扩大财政资金的投入规模,还应该注重财政资金的效率,否则容易造成生态补偿投入规模太大反而失去效率。在政府生态补偿资金运用中,科学技术的边际效用出现递减现象,这一问题的出现可能与我国环保法制的执行力度有关,值得政府部门警觉。  相似文献   

19.
基于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及其内涵,主要从能源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两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分析了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的责任主体、途径、标准、资金来源和立法保障等方面。生态补偿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已成为调节经济活动外部性、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经济手段.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边界明确、法规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其它类型的禁止开发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研究,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外部性、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七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