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揭示中国民营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胜任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民营企业高管胜任力建设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人际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综合职业技能.基于此,构建针对民企高管胜任力建设的胜任力模型,并提出了从选拔、培训及考核激励等方面出发的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仲凤云 《当代经济》2010,(14):116-116
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应该与培养应用型高校的目标定位相互适应。其中应用型高校图书馆人员胜任力对于提高应用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员工胜任力素质的概念,提出了提高应用型高校员工胜任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会计发展阶段,如何认定会计的基本职能,明确会计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应当如何从定义上科学地揭示现代会计的本质,这是本文中所要集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仍然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而且同以往简单的监督相比,其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一种现代管理所需要的监督。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属于会计监督问题,但更是一个监督会计问题,而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会计工作岗位所能胜任的。目前我们急需的是建立一个完整而有效的监督体系,尤其是审计监督体系,来保障有关各方权益,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5.
杜娟 《当代财经》2008,(2):74-79
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理论的相关研究,自行编制由11项胜任特征分问卷和三个不同层级管理者绩效分问卷构成的量表,在江苏、福建、广东和山东等地选取样本,以管理职能为维度,验证了不同管理职能企业经营者胜任特征的差异性及其与个人绩效的相关关系.该研究对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培养、激励及继任问题,以及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7,(12)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章根据胜任力相关理论,构建出复合型旅游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对复合型人才的胜任力能力进行分析,并将胜任力模型和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从确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四方面入手,提出了高校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培养策略,期待能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7.
胜任力的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入胜任力模型,通过人才选拔,绩效管理、培训开发和薪酬管理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研究认为:胜任力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型工具,它的应用将对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蕊 《经济师》2007,(5):202-203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要求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职能权限日益明确;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资本市场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等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和水平的提升,从而导致对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财务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结合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会计行业的中坚力量,是经济信息的掘取和分析者。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会计人才,二十一世纪经济的腾飞更需要应用型会计人才。顺应知识经济潮流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定位,确定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使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适应经济需求,并不断由低级向中、高级过渡已成为会计界和会计领域及会计教学过程中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时间性概念。其职能和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变更着。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以开发和管理胜任力模型为主导,将其贯穿于员工招聘、员工教育与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策略和晋升规划等全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岗位“胜任力”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集合概念,具有模糊集合特征。通过把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扩展为基于模糊集合论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判模型,可实现岗位“胜任力”评价从定性向定量,从模糊向精确转化的目的。本文以企业接班人———领导人才甄选中的“胜任力”评价为实例,说明了多个领导人才候选人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过程、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应当从社会市场的需要出发,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文章从自主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角度出发,探讨了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若干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管理会计在企业推广应用和普及障碍很多,目前理论界急需解决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问题,如何解决固然见仁见智,但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严重背离的瓶颈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管理会计数量分析技术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向发展、建构以实践为导向的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解决管理会计数据采集的技术难题、系统地归纳总结管理会计实践中已有的成功经验、加强本土化研究和改进高校管理会计教学方法,是突破这个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希伟 《时代经贸》2010,(6):220-221
胜任力的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入胜任力模型,通过人才选拨、绩效管理、培训开发和薪酬管理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有建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研究认为:胜任力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型工具,它的应用将对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翔 《经济研究导刊》2012,(33):296+298
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实现会计电算化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中存在着职能未全面发挥,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缺乏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等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高校应积极重视,培养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完善高校电算化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和完善会计软件功能,以促使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全国173所本科高校的1176名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提升的途径进行了调查,并就高校就业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实际影响的契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就业服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方面途径单调、作用有限.本文从创新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科学、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指导三个层面对基于大学生就业胜任能力提升的高校就业服务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这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胜任力维度划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和胜任力理论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待进一步深化,需要在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开发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增加,经济全球化使会计的规范领域超过国界,形成国际化趋势。同时,随着众多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成立,国际会计公司和会计人员的介入,促进了会计人才的国际流动。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人才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才能参与国际间的交流。同时,我国会计谁则逐渐向国际接轨,特殊会计业务不断涌现,要求会计人才去判断并作出决定的问题越来越多,要求以特殊的方法加以处理,这就需要会计人才具有型确的判断和敏锐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发挥创新削力,建立与之相应的会计方法。另外,我国经济将逐步融汇到全球经济中去,各国市场的变化与风险全部结合在一起,企业完全暴露在这个统一的大市场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变动的风险之中,因此只有具有宽阔的复合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才能面对这些变化、挑战、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控制与核算。目前我国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高校和一些社会组织来完成的,其中高校的培养模式现在及将来都应是主流。本文就以高校为例浅谈一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迪 《经济师》2022,(1):105-106
随着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加速了会计职能的转型。我国会计的发展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和智能会计等四个阶段,相应的会计职能也逐步由会计核算与监督转变到会计管理与控制,再转变到财务管理与决策。会计职能的转变将对会计专业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低端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会大幅减少,而因为会计职能的重心转移,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会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9.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教学工作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与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新世纪人才.要保证这一任务的完成,就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体系.本文指出传统行政型高校教学管理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发展的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必须朝着适应性科学思维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全国173所本科高校的1176名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提升的途径进行了调查,并就高校就业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实际影响的契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就业服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方面途径单调、作用有限。本文从创新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科学、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指导三个层面对基于大学生就业胜任能力提升的高校就业服务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这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