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采用文献查阅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空间优化、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生活满意四个维度,初步构建了包括12个具体指标的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各指标赋权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云南11个县(市、区)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云南11个县(市、区)中景谷县的区域绿色发展状况最好,贡山县的区域绿色发展状况稍差,其他9个县(市、区)绿色发展状况均较为平稳,评价结果总体符合实际,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适于对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的城市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基于该评价指标系统,对2006—2014年太原市的绿色转型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太原市的绿色转型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整体效果处于一般水平,转型状况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是我国重点发展区域,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京津冀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借助加权求和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系统测算2009—2018年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并通过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探讨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的相关性,揭示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现状及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8年,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差异明显;绿色发展高效率区域的数量不断增加,并有向南延伸的趋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与发展效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张家口—北京—廊坊连片区域是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域,有望带动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当前东三省经济绿色增长的水平现状,识别主要动力影响因素,更好地实现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文章基于DPSR概念模型,结合熵权-Topsis方法构建经济绿色增长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东三省33个地级市为例,采用2016年的截面数据,从宏观和DPSR各层面对东三省的经济绿色增长水平予以评价和分析;然后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东三省经济绿色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研究表明:(1)东三省地级市经济绿色增长水平可以划分为成熟期、发展期和起步期,整体经济绿色增长水平偏低;(2)辽宁、吉林、黑龙江各省城市的经济绿色增长空间分布特征不同;(3)动力因素研究方面,科技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对经济绿色增长产生正向显著的驱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绿色增长产生不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资源消耗对经济绿色增长产生负向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地理》2021,41(6):180-186
借鉴国内外绿色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结合江西省绿色发展特色,从绿色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政策等4个维度构建江西省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泰尔指数(Theil Index)、莫兰指数(Moran Index)对2009—2019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空间关系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基于江西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实际提出了促进江西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江西省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鹰潭、南昌、景德镇、新余、吉安、赣州、九江、抚州、宜春、上饶、萍乡;(2)江西省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组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但总体差异近年来正在不断降低,各地级市间绿色发展开始趋于地域均衡;(3)江西省各地级市间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集聚效应,且江西省绿色发展水平相近的地级市空间集聚处于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利用江苏省各地级市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从弹性功能、净化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构建江苏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以及空间差异状况。研究发现:(1)2008年是江苏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转折点,之前海绵城市建设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而之后呈现平稳增长趋势。(2)江苏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空间差异显著,明显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状态。(3)从海绵城市建设的速度来看,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呈现"北快南慢"趋势,表明省内建设水平的空间差异趋向于收敛趋势。据此,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中苏北追数量、苏南讲质量以及全省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绿色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推动我国农业实现绿色发展,首先就需要构建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乡村发展、产品安全四个方面,提出10项量化指标作为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和各指标的打分标准,并以云南省保山市所辖5个县(市、区)2014年数据为基础,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与应用。评价结果显示,保山市所辖的5个县(市、区)中腾冲市农业绿色发展状况良好,隆阳区、昌宁县和龙陵县农业绿色发展状况中等,施甸县农业绿色发展状况较差,评价结果总体与保山市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8.
基于已有研究,重新界定共享式绿色增长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经济增长水平、经济绿色增长、社会机会公平性以及经济成果共享性4个维度的共享式增长指标体系,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和σ收敛模型分析2003—2017年共享式绿色增长指标体系内数据,发现京津冀地区共享式绿色增长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显著但逐年缩小,并具有收敛特征。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优化、消费结构升级均能促进共享式绿色增长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建设开展较早的江苏、广东两省为研究区域,评价两省下辖34个城市2016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对两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线性和空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苏州、无锡、珠海、南京、东莞、广州、扬州、常州、镇江等城市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区域差异小于广东省;(3)苏南、苏中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苏北地区,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  相似文献   

10.
赵奥  郭景福  武春友 《技术经济》2017,36(12):121-128
从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承载和生活福祉四个维度构建了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约简方法萃取出19个能够表征绿色增长的关键指标,并借助突变级数模型与Topsis相集成的方法,对2002—2015年国家整体层面的中国绿色增长水平进行了测度,探析了各评价维度以及国家整体绿色增长水平的变动态势和增长空间。最后,针对中国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特点,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水平和土地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值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2005~2009年间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得出结论:(1)从时间变化特征上看,2005~2009年间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2)从空间变化特征上看,由于受区位因素及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由南向北呈现明显的空间梯度差异,苏南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最后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有效地对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进行测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论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对指标优化并赋权,建立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模型,采用贡献度和障碍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整体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绿色交通水平等级由“较差”转变为“中等”;(2)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等驱动力层面因素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影响层面因素是影响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3)人口密度、人均GDP和万车事故率是制约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发展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提供借鉴,还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京津冀信息化水平差异及成因,为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发展提供合理建议。通过构建区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泰尔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对2011—2016年京津冀区域信息化指标的空间差异及信息化指数进行定量测评,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进行比较,最终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各评价指标的泰尔系数值依然较大,但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差异逐年变小;(2)京津冀信息化指数值差距较大,呈现高、中、低三个梯队,但是三地信息化指数的变异系数逐年减小;(3)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人均GDP变异系数值呈递增趋势,但其值低于同期信息化变异系数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浙江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计算2005—2015年浙江省65个县域单元的水平值,并运用描述统计、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时序演变、空间分异及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1)浙江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降速增长,各市县水平持续或波动增长;(2)各市县水平差距逐渐缩小,但区域差异仍然显著,呈现出环杭州湾一带与温台沿海一线水平高,丽水地区水平低的空间格局;(3)浙江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呈较强的正相关性,且热点区不断向浙江省中心城市市辖区及其周边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演化,冷点区一消一长,嘉兴的冷点中心消失,丽水的冷点中心扩张。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国内外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绿色北京的重点建设指标,构建了绿色北京的二维指标体系,一维是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生态环境一级指标及46个二级指标,一维是总量、结构、质量指标,旨在全面地对绿色北京的发展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依据2001~2012年的指标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对绿色北京发展的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为绿色北京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教育支持、社会保障、生活发展3个维度15个指标变量构建长三角地区社会稳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11年间长三角地区16地级市社会稳定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空间地理作图反映长三角地区社会稳定状况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3—2011年间长三角地区16地级市社会稳定评价指数处于上升趋势,总体变化趋于一致;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社会稳定指标增速有所减缓。进一步通过社会稳定评价指数的变化分布图与城市排名变化情况发现,金融危机前后,长三角地区江苏省各城市社会稳定评价指数增长变化小于浙江省,浙江省各城市社会稳定评价指数增长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2006-2018年陕西省10个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构建了包含5个准则层和29个具体指标的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陕西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一直较为稳定,在"十三...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绿色转型是建设城市绿色化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途径。研究从产业发展、产业生态、绿色潜力3个层面构建产业绿色转型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基尼系数、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探讨环渤海地区产业绿色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2015年环渤海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指数偏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0.201上升为2015年的0.380;(2)北京市、青岛市、大连市等城市的产业绿色转型水平较高,阜新市、本溪市、邢台市、盘锦市等城市的产业绿色转型水平较低,京津地区与青烟威地区成为新的产业绿色转型"高—高"热点集聚区,基尼系数由2000年的0.093下降为2015年的0.080,地区间差异化程度逐渐缩小;(3)区域产业绿色转型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信息产业从业人数以及科技创新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对于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经济生态化、空间绿色化、生态资本化、资源集约化和生活健康化5个维度出发构建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兼顾"功能性"与"均衡性"特征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007—2016年河南省绿色城市建设成效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绿色城市发展水平偏低、提升速度较慢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整体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生态资本化水平低下是河南省绿色城市发展的主要短板;豫北地区是全省绿色城市建设的相对滞后区域。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绿色城市建设成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城乡融合与建设成效正相关,产业结构、城镇化、信息化、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经济水平、开放发展表现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人口转移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在城市各项基本功能逐渐完善、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甘肃省城镇化发展面临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发掘一条创新、高效、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区域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甘肃省14个市州2005—201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等权重法,从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五个方面选取变量指标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构建pls-sem模型分析各指标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度,实证结论表明:(1)2005—2017年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小波动快速上升趋势,年均增速5.82%,12年间经济因素一直处于最高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处于最低发展水平;(2)经济因素(0.637)和基础设施(0.363)因子载荷最大,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贡献最大;(3)从路径系数看,对城镇化水平影响力依次为环境、经济、社会、资源、人口,人口通过影响社会和环境间接影响经济,最终实现更高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