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甚至人类生存发展。研究生态红线划定的产生和发展对未来生态保护制度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从政策时间、政策内容等方面对生态红线制度政策历程进行梳理,对生态红线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现阶段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从整体上把握改革方向,为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划定生态红线 创新生态系统管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态红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是个综合管理体系,可以由空间红线、面积红线和管理红线三条红线共同构成,这三条红线反映出生态系统从格局到结构再到功能保护的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3.
丁瑶瑶 《环境经济》2023,(17):38-39
<正>近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组织编撰的《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以蓝皮书形式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成果,《蓝皮书》系统总结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历程、方法、成果和实践案例,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期以来,长江以其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丰富多样的渔业资源以及强大的航运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长江的索取和破坏日益显现,长江水生态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加强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对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资源型城市而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更是意义重大。以唐山市为例,通过生态调查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划定唐山市生态保护红线,并结合划定过程对区域生态建设布局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研究结果为:(1)生态保护红线理论计算面积为2 985.10 km2,占全市的21.03%;最终落地面积为1 383.02 km2,占全市的9.74%。红线区面积减少1 602.08 km2,占计算结果的53.67%,主要剔除了经济林、采矿区、矿产规划区。(2)生态修复与保护建议:一是保护生态功能极强的经济林区域,并对重点矿产开采区进行生态修复,建立河流生态廊道,面积分别为294.69 km2、227.26 km2、150.15 km2;二是加强生态监管,逐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等多 项改革均进入关键时期,全国各地正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的 核验和划定工作。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相互关系成为 红线划定的难点,相关研究亟须开展。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的 文本分析,研究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演变、发展特点,以及自 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相互关系,提出自然保护地与生态 保护红线相互关系的2种模式,即包含模式和交错模式,并认 为交错模式更能充分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2种体制 在保护最重要和最美丽国土空间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 当前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提出2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筱春  夏雪  雷轩 《经济地理》2020,40(5):191-197
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明确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空间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基于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类型将生态空间类型划分为林地生态空间、水域生态空间、草地生态空间、荒地生态空间,根据不同管控等级以生态保护红线为界线确定滇池流域生态空间管控区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提出滇池流域生态空间四类两级九区的管制体系及规则,为构建以分类分级管控为导向的流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国提出了在主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生态红线的重要战略任务。生态红线体系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项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制度。文章综述了目前我国制定的红线体系,分析了制定红线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对生态红线体系建设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红线体系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2):F0003-F0003
《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获悉,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并抓紧修改完善的“国家中长期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市规模划定标准进行了重新设定。未来我国城市规模划分将打破行政等级限制,根据城市所具备的承载力,人口集聚能力等方面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的确立,为重点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海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与兜底性条款。该制度在渤海区经历四年的实践后再通过《海洋环境保护法》确定,不仅呈现了海洋保护中生态功能修复的必要性,也体现了海洋保护中生态系统健康保护的重要性。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功能是海域生态安全维护与生态秩序维持的核心,也是海域使用权有效行使的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权公平行使的前提。为了真正体现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规制性作用,将具体功能定位为强制、纠正、兜底,在该制度的实施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1.
政策机制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得定、管得住"的关键所在,生态保护红线政策体系是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研究的重点领域,制定科学有效的生态保护红线政策框架要基于空间管控对象的特征情况。祁连山保护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障着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和黄河径流补给,维护着青藏高原生态平衡,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政策体系是祁连山保护的迫切需要。文章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的全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构建了祁连山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234"政策框架,为祁连山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提供管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阶段,也是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盲目推进城镇化却让我们陷入了一种价值悖论,即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恶性互动,使我们从富饶的贫困逐渐走向贫困的富饶。本文试图以农村生态保护为例,运用盖多.卡拉布雷西的悲剧性选择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探析解决农村生态保护问题的合理合法的制度模式。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农业生态环境负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采取对严重环境污染的直接管制措施,此外,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和自愿协商也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继而提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表明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从生态红线的内涵、特征出发,研究生态红线的实施意义和筑牢生态红线的保障措施,并以深圳为例,论证生态红线的制度建设。生态红线是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的生命线,筑牢生态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筑牢生态红线,一要依靠科学研究,通过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合理规划红线范围,二要靠机制创新,完善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创新生态红线保护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环境经济》2008,(5):8
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其特殊的生态战略地位决定了西藏高原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此,国家将投入巨资建设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项涉及投资将超过100亿元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涉及2006年至2030年期间包括天然草地的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人工种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矿山迹地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17.
正权力名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关键词:严格补偿有关法条:第二十九条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成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任务。红线管理成效需评估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保护性质是否改变,二是管理要求是否充分执行,三是保护对象是否受到不利影响。综合来看,指标选取应符合科学性、主要因素、动态性和简易性四个原则。指标体系框架应同时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其中,过程评价指标按照基础条件、政策执行、管护保障和监测科研四个维度共选取16个指标;结果评价指标按常规指标和特征指标进行分类,常规指标包括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特征指标按照生态系统健康概念,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三个方面入手选取指标,并以珊瑚礁生态红线为例构建了具体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海洋生态文化本质上是关注人与海洋协同发展的海洋文化,是海洋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海洋生态文化遗产以物质和非物质的形式展现着长久以来人类的海洋生态文化智慧,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是对传统海洋生态生活方式的延续,更是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应当唤起社会和文化原生地对海洋生态文化遗产保护的共知、共识和互动,不断完善系统保护管理制度,健全政策法规和配套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并逐渐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刍议我国木材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木材工业的社会需求及其林木资源状况,指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均、实现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