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本文利用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贵州省织金县部分农户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其结构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检验了样本农户生产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对该县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同时也使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收敛趋势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科学评价农业环境效率及其收敛性是研究农业环境效率的基础,有利于制定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通过构建Global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1978—2015年我国28个省份的农业环境效率,并对农业环境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978—2015年,我国农业环境效率总体偏低,但呈缓慢增长的态势;从空间来看,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农业环境效率不具有绝对收敛,但是具有条件收敛;分地区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不具有σ收敛,但是具有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效率则具有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不具有绝对β收敛。从条件β收敛的收敛速度来看,东部、中部、全国和西部的收敛速度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3.
张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7):129-133
采用非参数DEA的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法,对2003—2009年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的农业科技园区生产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2003—2009年,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生产效率年平均提升率为6.4%,其中,技术进步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贡献了1.6个百分点,技术效率则贡献了4.7个百分点。从区域结构看,2003—2009年,东部地区的农业科技园区生产效率呈现负增长趋势,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均呈现正增长趋势;区域农业科技园区生产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转型时期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采用一步法进行估计,测度了中国30个省区1981—201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存在严重技术非效率,1981—2011年间中国30个省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平均值只有0.55。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存在随时间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均农业GDP代表的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因素、有效灌溉率反映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等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工业化程度、受灾率以及财政支出占GDP比率反映的政府干预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作用,农业GDP占全部GDP比重代表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动力密度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共同前沿方法对32家上市物流公司2000-2009年的成本效率做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面板β收敛、σ收敛和PAM模型考察了物流上市公司成本效率的收敛趋势和收敛方向。结果显示,32家物流上市公司的成本效率在10年中存在收敛趋势,但反映的是效率水平的退化。国内物流市场开放促进了物流企业成本效率水平向效率前沿的收敛。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1992 ~ 2014年各省区的物流业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物流业技术效率进行收敛性检验.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各省区物流业平均技术效率有下降的趋势,呈现出一定区域性差异;沿海地区的物流业技术效率最高,东北地区次之,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沿海与东北地区存在收敛趋势,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则不存在收敛趋势.地区经济基础、市场化程度与技术创新能力等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收敛性趋势有显著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扩散壁垒也是造成各地区物流业技术效率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农业对于当前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从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减量投入、能源低碳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四个维度构建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测算广西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和评价广西2000—2018年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结果表明,广西农业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化肥和翻耕是广西农业碳排放的两大主要碳源,两者合计约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75%;低碳农业发展质量指数随时间推移而逐年递增,主要受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公因子的推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优化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1978—2009年沿海11省市区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以及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及其构成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在时序演进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幅度较明显,但属于技术诱导型增长模式,技术效率低下、粗放式经营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时空格局分析是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结合广西及其14个地级市2006—2017年用水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研究了其水资源利用结构、效率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广西总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农田灌溉用水(60.64%)、工业用水(17.3%)、居民生活用水(9.2%)为其主要用水结构;空间上,总用水量呈桂北桂中桂东桂南桂西的格局;桂北、桂中地区各用水结构的用水量均大于其他地区,其中,桂北的农田灌溉用水量、桂中的工业用水量分别为全区之最。②研究期间,广西水资源利用效率呈增加趋势,万元GDP用水量、三产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持续下降,DEA结果在2011年、2013—2017年达到有效水平;空间上,桂中、桂南水资源利用效率优于其他地区,柳州市为全区最优,百色市反之。③广西总体不存在投入冗余,但各市除柳州市和防城港市外均存在投入冗余;广西总体应从用水结构、产业结构及水资源利用的技术投入和规模投入等方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各市应根据自身水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征改善投入情况,但重点都应加大对水资源科技的投入,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1—2010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的14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资料,研究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气候变化特点以及对影响辽宁省气候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10年辽宁省年平均气温有下降的趋势,部分城市气温有上升的趋势;1991—2010年辽宁省的年降水量有小幅度的上升趋势,部分地区降水量也有下降的趋势;影响辽宁省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冷性反气旋和寒潮、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海陆分布、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  相似文献   

11.
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合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07—2019年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整体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非均衡发展现象;东部和西部间绿色创新效率的差异最大;并且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2)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绝对β空间收敛与条件β空间收敛均十分显著,该结论在三大区域也适用。此外,各区域空间收敛性影响因素对绿色创新效率收敛性的作用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周明华 《经济师》2010,(7):84-85
以16家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年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总体下降,技术进步指数下降明显;进一步分解显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略有提高,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下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考虑各区域在能源约束和碳排放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显得日益重要。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和特征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29个省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考虑低碳因素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增加;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由技术进步率的变化主导,低碳技术效率变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限;西部地区不存在绝对收敛,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较明显的“俱乐部收敛”,我国总体及东中西三大地区都存在明显的条件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我国大陆30个省域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其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技术效率水平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且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省域的极差超过30%,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极差超过20%。通过对各省域、八大综合经济区间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内进行β-收敛、σ-收敛的实证检验,发现技术效率不存在收敛性。研究认为,我国的区域差距存在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增长分布动态法和Maudos面板模型研究了我国城市碳生产率的收敛特征和收敛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结论是:我国城市碳生产率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征,东部地区城市碳生产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核密度分布下的中间组城市比例下降且大部分流向了高城市组,城市碳生产率存在条件收敛和两极双峰收敛趋势;要素投入结构是促进城市碳生产率增长趋同的主要因素;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和能源消费结构是促进城市碳生产率增长趋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依据我国1990年~2009年农业科技创新时序数据,检验变量平稳性及协整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刻画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贡献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990年~2009年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研发支出贡献为正值,并自1994年以后一直稳步上升;而研发人员贡献为负值,从1992年开始一直下降,直到1999年才开始逐步收敛于一定值且持续至今。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要素稀缺性、质量差异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的产出贡献呈现不同的趋势与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资源有限和技术水平给定的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依赖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改进。近年来,关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不断涌现,但是鲜有研究考虑到技术效率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基于2010年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数据,采用四阶段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利用Bootstrapped DEA方法对技术效率值纠偏并计算其置信区间。实证结果显示,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均产生了明显影响,经典DEA方法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高估,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均没有达到生产前沿面且存在差异,各地区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91;在保持农业产出水平不变时,通过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平均可以减少10.9%的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1992-2010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本文将农业生产中的氮磷流失作为一种要素投入测算了中国农业1992-2010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变化指数,并与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层面来看,研究期内我国农业GTFP年均增长与TFP基本相同;分解分析表明,我国农业GTFP和TFP的增长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的降低抵消了部分技术进步的效果,纳入环境要素后技术效率的下降趋势和技术进步的增长趋势都有所放缓。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GTFP年均增幅高于其TFP,中部地区二者基本相等,西部地区前者年均增幅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在资源有限和技术水平给定的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依赖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改进。近年来,关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不断涌现,但是鲜有研究考虑到技术效率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基于2010年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数据,采用四阶段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利用Bootstrapped DEA方法对技术效率值纠偏并计算其置信区间。实证结果显示,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均产生了明显影响,经典DEA方法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高估,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均没有达到生产前沿面且存在差异,各地区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91;在保持农业产出水平不变时,通过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平均可以减少10.9%的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20.
农户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和微观组织,农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农户的生产效率上,农户的生产效率决定着我国整个农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对于农户生产效率的研究,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农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竞争力。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13年(1991~2003)农户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及2003年全国各地区农户的投入产出数据对农户的综合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从DEA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对农户投入产出效率的趋势分析还是区域分析,我国农户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总体上都比较高;农户的生产纯技术效率比较高,规模效率相对来说就要低一些,致使大部分地区农户生产无效率。因此,从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状况以及资源配置情况来看,要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率、增强农业旁争力。就必须在提高农户生产技术的同时.增加农户的生产规模也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