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转型,使乡村旅游成为旅游新热点,乡村旅游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中国虽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条件,但仍存在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乡土文化城市化、管理模式混乱化、产业组织自发化等一系列问题。选取日本饭山市乡村旅游、阿根廷庄园游等乡村旅游发展五个成功案例的发展模式,分析其产品结构、旅游活动形式等成功经验,得出需提供高品质产品、高品位消费等五条启示,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6)
佛山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岭南乡土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契合度大,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佛山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佛山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阐述了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最后,结合佛山乡村旅游的特点,提出了从古朴村落、乡村美食、乡村商品、乡村民俗和乡村农庄(民宿)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五大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源只有转化为旅游产业,才能创造经济效益.甘肃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目前,甘肃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甘肃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与不足,从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发展格局、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大湘南旅游圈是湖南省近几年提出的新的旅游区域,根据现有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对“大湘南旅游圈”生态文化旅游合作的基础与障碍的系统分析,提出整合大湘南丰富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对促进大湘南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位于浙江省北大门的长兴县依托自身优势和生态资源,旅游经济稳步增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旅游设施日益完善,乡村旅游异军突起,旅游管理规范有序。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旅游资源开发还有待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强化;旅游发展机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在"十二五"期间,长兴县主要从理顺旅游产业机制;推进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开展旅游业主题形象定位与市场开发大力发展本县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6.
经济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民俗和文化等优势资源,但一些地区由于忽视经济文化建设,导致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面临一些瓶颈制约。应进一步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切实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薛芮  余吉安 《经济地理》2022,(6):198-205
乡村文化具有历史、文化、经济、生态等多重价值,需要通过利用来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实现活态传承。发展旅游产业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文化旅游所蕴含的情感要素与“地方”有着紧密联结。以人文地理学的地方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构建与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乡村文化的地方品牌建构模式和基于地方品牌建构的旅游活化路径,并以古徽州呈坎村的风水文化资源作为案例进行解析。研究发现:(1)乡村文化的地方品牌建构以文化原真性为核心,以地方性知识、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为多轮驱动,激活地方依恋、重塑地理想象,实现地方品牌建构。(2)基于地方品牌建构,乡村文化的旅游活化正是使扎根乡村本地的原真性文化在旅游产业中流动起来,以文化原真性为起点,通过文化消费、去地方化、文化再生产、再地方化的节点形成循环路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休闲方式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与参与的对象。文章以庆阳市乡村旅游为研究主体,利用SWOT分析法研究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在阐述庆阳市乡村旅游在区位与交通、资源、构成要素和类型、政策和城市知名度等方面的优势;在经济基础、乡村资源开发、市场、乡村文化内涵、产业和人才等方面劣势;在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和旅游业大发展等方面的机遇以及在区域竞争、环境和体制等方面挑战的基础上,对庆阳市乡村旅游进行了开发研究,得出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因久居城市的人们对美丽田园景色和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而产生,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主要路径,在土地、金融、投资方面积极扶持,在乡村旅游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借鉴这些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我国应创新乡村旅游业态、鼓励乡村旅游投资开发、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倡导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注重旅游资源和文化的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9,(10)
山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业起步早,但在当今文化旅游产业大融和、大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粗放型发展的困境。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观念落后及创新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策划宣传不足等问题,应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基础投入、深化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蔡晓婷 《经济师》2022,(5):160-161+163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漳州市漳浦县借助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培育了一批乡村红色旅游景点,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需进一步从发挥政府机制作用、创新全域旅游模式、深化文旅融合等方面探索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大旅游大产业大环境大文化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从而使河南旅游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这是河南政府及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问题。试从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来加以阐释,并对河南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因为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但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多位于民族地区,所以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然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此,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民族地区要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贵州省在发展旅游产业上,大力推动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及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贵定云雾镇具有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资源,具有乡村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四川发展体育旅游经济的作用及其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探讨四川体育旅游资源与产业经济互利有益发展的相关措施:充分利用自然人文资源,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塑造四川体育旅游文化特色,成立区域体育资源开发组织,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在汶川地震灾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而且是为灾区藏、羌等民族文化的保护、复兴和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6.
唐叶云  卢碧玲 《经济师》2024,(2):167-169
我国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不同地域旅游资源形式存在差异。因此,充分挖掘乡村丰富而差异化的旅游资源有利于达成乡村振兴目标,其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便是生态旅游。国内乡村目前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基建设施落后的问题、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力有限、缺少各种法律制度保障、品牌宣传能力不足和没有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文章从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生态旅游的价值关联性切入,从资源、社会、时代以及价值四个角度出发,叙述法律政策、品牌文化、人才培养以及市场需求探讨提高乡村生态旅游价值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7,(7)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创新方式,在创新乡村发展模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再塑乡村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存在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贫困村民参与意识不强、人才资源缺乏等现实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必须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注重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进行有针对性帮扶;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引入专业化人才,打造"创新型""创意型"乡村旅游精品;构建长效性培训机制,提升贫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发展PPT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发展旅游以解决贫困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内涵、形式和特点,认为我国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实施PPT战略具备了旅游资源本底条件好、乡村旅游产品生命周期长、有利于打破原有区域经济发展恶性循环、符合国家扶贫思路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一些实施PPT战略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孙瑜 《经济师》2022,(12):12-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的需求越来越高。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振兴,更是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振兴。文化旅游演艺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的状况,分析了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的典型发展模式和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的优化策略,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客观分析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农旅融合型、民俗体验型、红色文化嵌入型、城镇依托型、景区带动型和生态保护型六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同时研究发现目前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同质化严重、专业人才缺失、品牌塑造不强和在地农民获得感不高等问题,分析上述问题,提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必须打好“乡愁牌、生态牌、特色牌和坚持人民主体性”,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从而实现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