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9月25日,上海,随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共同签署《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正式启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设计开发的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全国银行间市场开创了又一崭新业务。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为机构用户的交易权益提供了保障,为我国贷款转让市场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资讯     
《金融电子化》2010,(10):107-110
银行间贷款转让交易系统启动 9月25日,《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签署暨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席仪式并共同启动了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系统。周小川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表示,《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的签署和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的启动,  相似文献   

3.
银行向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合法合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劲松 《银行家》2007,(12):114-115
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直接转让贷款债权,引起司法界和实务界的不小争论。"社会投资者"是指除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外的企业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大体上有两派观点,一是"有效论",从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出发,本着鼓励交易的原则.认为法律、行政法规没有禁止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以此确认转让的法律效力。另外一种是"无效  相似文献   

4.
2011年年末,我国38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13.3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2万亿元,贷款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为51.34%,很显然贷款依然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主渠道。从收入结构来讲,利息收入依然是国内银行利润的主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与扶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小刚  佟连洪 《银行家》2012,(10):95-97
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运行效率,引导民间资本服务农户和小微企业,填补了部分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国24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起设立78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726家(已开业635家),贷款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已开业46家);473家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占60.2%,313家分布在东部地区,占39.8%。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累计吸引各类资本3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16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20亿元,农户贷款余额432亿元,两者合计占各项贷款  相似文献   

6.
高肄 《西南金融》2008,(12):51-52
2007年11月29日,曲靖市商业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合作开办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全国第十家与国开行合作开办微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开辟了曲靖市银行业小企业贷款业务绿色通道,拓展了全新业务领域,有效缓解了辖区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银监会于2006年未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组织纳入试点范园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金融机构,2007年未,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9家,贷款公司四家,农民互助合作社八家.  相似文献   

8.
银行业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成绩斐然2010年,中国银监会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工作座谈会,提出了银行业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八项措施。一年多来,各在疆银行积极采取措施落实会议精神,持续强化信贷援疆力度,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2010年全疆整体贷款增速、涉农贷款增速、小企业贷款增速都是全国第一,尤其是小企业贷款增速达到56.49%,到今年7月份,情况又出现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9.
自银监会2006年底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不论是对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实践尝试,还是理论角度的研究都在不断升温。在这过程中,大家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在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不论在发展速度上,还是在规模数量上,都远超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截至2011年末,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家,其中村镇银行726家,贷款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村镇银行占到92.4%。  相似文献   

10.
新政出台     
《中国金融家》2011,(1):12-12
银监会规范信贷资产转让业务 近日,银监会印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督促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规范信贷资产转让业务,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安徽银行业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银行业监管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全国首家全部由中资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公司获准开业,创出民族品牌汽车金融公司新模式;全省组建农村银行突破29家,居全国第三、中部地区第一;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出全国平均3.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数据点睛     
2005年末,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6.3%,全国为69.02%,比全国低12.72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人均贷款余额不足5000元,城市人均贷款余额超过50000元,差额10倍多;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年均增长率为9.72%,全国为15.66%,相差5.9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市场》2010,(10):57-69
2010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市场创新频出、整体运行平稳。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人民币兑林吉特交易,支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业务上线交易,丰富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管理资产的手段。第三季度,货币市场资金面复杂多变,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明显,市场交易大幅增长;银行间国债指数继续上行,债券交易增长明显;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交易趋于谨慎;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保持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银行间贷款转让市场的建成,标志着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交易机制的规范化运行,这对于促进商业银行从持有信贷资产向经营信贷资产转型、改进和完善其资本管理手段、形成信贷业务专业化与差异化发展、助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利率市场化发展,部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信贷二级市场是银行分散贷款风险、调整贷款结构、缓解流动性风险的有效渠道,研究和借鉴国际信贷二级市场发展的特点对于构建和发展我国信贷二级市场有一定的启示。当前阶段,我国应该通过鼓励贷款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率较高的银行向存款资金相对丰富的银行、邮政储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转让优质贷款资产,探索二级市场贷款定价机制,引入国际评级机构参与贷款评级,统一交易规则,逐步丰富交易产品,扩大交易规模,逐步建设全国统一的信贷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16.
贷款新规是银监会推动的银行业的一场革新和进步,有助于提升经济领域的管理水平和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从目前执行情况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映良好,执行也比较顺畅。但贷款新规的执行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贷款新规执行后的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因贷款担保权益转让手续繁琐、可操作性较差等原因,市场趋于回避担保类贷款的转让交易,客观上限制了贷款转让交易的活跃度。《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2010年版)》本着稳妥务实、尊重合同自由的原则,允许当事人在遵守法律及合同规定的基础上,协商确定担保权益转让手续的合理措施,较好解决了担保权益转让的难题。最后,文章结合实务提示了办理贷款担保权益转让手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贷款转让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目前,贷款转让市场尚处市场建设的初期阶段,须从交易产品的特殊性上着手,从信息披露、市场准入和交易创新等方面探寻合适的解决路径。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特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依托长三角地区培育贷款转让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覆盖全国和多个市场层次的交易网络和信息系统、众多的市场参与者,将是贷款转让市场从长三角走出去并与全国市场参与者高效便捷联成一体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私人金融业务(又称零售业务)现已逐步引起众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视.多家金融机构赋予其优势业务、主营业务和盈利业务的战略地位.而且计划在近期内实现私人金融业务的跨越式发展。作为私金业务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人贷款业务也逐渐成为众多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开拓的新领域。从宏观层次分析,个人贷款业务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从发展趋势分析,个人贷款将逐步成为金融机构资产业务发展的重点。笔现就如何有效拓展个人贷款业务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0.
私人金融业务(又称零售业务)现已逐步引起众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视,多家金融机构赋予其优势业务、主营业务和盈利业务的战略地位,而且计划在近期内实现私人金融业务的跨越式发展.作为私金业务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人贷款业务也逐渐成为众多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开拓的新领域.从宏观层次分析,个人贷款业务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从发展趋势分析,个人贷款将逐步成为金融机构资产业务发展的重点.笔者现就如何有效拓展个人贷款业务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