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顿棉花流通秩序的必要性。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棉花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籽棉收购、皮棉加工多渠道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但是,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数量增长过快,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在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没有通过资格认定的企业非法收购加工棉花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棉花流通的正常秩序,加剧了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企业盲目抬价抢购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到10月10日止,湖北省钟祥市12家棉花收购企业已经购籽棉27.8万担,比2000年同期增加9.1万担。棉花水分、杂质都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棉花加工质量也好于往年,基本上杜绝了“三丝”等异性纤维,受到客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棉花制度 1.统购调拨的基本制度。建国初期,国家对棉花的收购,逐步由合同订购过渡到统一收购,确立了我国棉花统购的基本制度。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为了有计划地统一掌握和分配棉花,保证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和外贸出口的需要,对棉花施行统购统配制度。1954年9月9日国务院举行224次政务会议,听取和批准了《关于准备实施棉布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和棉花计划收购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命令规定:凡生产棉花的农民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将所产棉花除缴纳农业税和必要的自留部分外,全部卖给国家。棉农自留部分需要出售时,可由供销合作社继续收购。私营棉花商贩一律不得经营籽棉、皮棉的收购和贩运业务。私营絮棉零售商贩,继续由中国纱花布公司供应絮棉,维持经营。私营籽棉加工业,通过供销合作社委派加工。农民留种用籽棉,供销社应给予加工的便利。此后,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统购制度。如1956年开放小土产自由市场后,由国家统购的棉花也流入自由市场,妨碍了统配工作。为加强对自由市场的领导和管理,划清自由市场的经营范围,1957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由国家计划收购(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和  相似文献   

4.
在新年度棉花收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之际,由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当前棉花产销形势、部署新年度的棉花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我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就2003年度棉花质量监督工作情况,以及如何做好2004年度棉花质量监督工作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9月以来,全国新产籽棉陆续上市。从近期农业部对新疆自治区、山东、河北等棉花主产区的调研情况看,今年棉花产量比上年有所减少,质量下降,价格呈“高开高走”态势,收购进度明显慢于上年。  相似文献   

6.
改革棉花质量检验体制的必要性。我国现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包括棉花加工企业自行检验,专业纤维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纤检机构)公证检验两部分。纤检机构还负责复验仲裁和行政执法。企业检验,是在籽棉加工成皮棉后,由棉花加工企业根据自己检验的结果,在棉包上标注棉花的质量等级。购销双方在棉花交易中发生质量争议时,通过协商定级解决,  相似文献   

7.
2003年度,棉花收购刚一开秤,各类棉花收购企业和棉贩都“一窝蜂”般地扑向棉花市场,你抢我夺,把棉花市场搅乱,价格不断提高。籽棉收购价格一路攀升,由最初的每公斤4.6元涨到了7元以上!最活跃的便是那些棉贩子和私人棉加厂等无证经营。他们肆无忌惮争抢棉花,即使是“超水棉”也敢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棉花质量差的问题不仅是困扰纺织行业,也是困扰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一大难题,棉花质量差的问题除棉花的内在品质因素外,其人为因素是造成棉花品质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棉花资源,使棉农、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而且使得纺织品质量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因此,强化对棉花质量的监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一、紧紧抓住质量、资源、价格、资金四个重点环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棉花质量出了问题,不仅砸了企业的牌子,还会受到质检等部门的处罚和追究。 抓棉花质量,要严把四关:一是籽棉收购关。今年气候潮湿,要注意不收超水棉,坚决试轧衣分。二是籽棉加工关。要坚持分级分垛存放,分级分垛加工,尽量多出高等级棉花。要坚持挑拣“三丝”,杜绝异性纤维混入。三是棉花打包刷唛关。要按棉花实际品级如实刷唛,保持棉花品质的一致性。四是皮棉检验关。特别是经营民营小厂的棉  相似文献   

10.
据笔者调查,近年来一些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在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只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比较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收购加工硬件设施设备差。棉花市场放开后,各地相继增加了一批民营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目前,已成为棉花收购加工市场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是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关键的一年,是在1996年改革棉花供应体制和1998年放开棉花购销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棉花资源的棉花流通改革的继续。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出台了《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和《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这标志着我国棉花流通直接地纳入市场化法、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和农业发展银行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棉花生产、收购、加工工作。提高棉花质量,维护市场秩序。产棉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棉花工作的领导,确保2004棉花年度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曾出台棉花加工质量有关政策,在2010年前加强棉花质量管理,提高棉花加工质量,对400型以下棉花加工机械设备进行改造。经我们调查,目前,许多供销社棉麻企业由于得不到贷款收不到棉花,致使企业缺乏资金而无力对棉花加工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大多数民营个体棉花收购企业无力对自身的棉花加工设施予以改造更新,仍然在使用原有的小型设施。  相似文献   

14.
最近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对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放开棉花经营,做好2001年度棉花收购荼进行了部署。国家对棉花购销工作并不是“放而不管”,相反则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增强政府服务职能,不断理顺棉花流通体制。笔者就如何做好2001年度棉花购销工作,浅谈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11月份,我国棉花采摘基本结束。据中国棉花协会最新调查,2007年全国棉花总产预计为750万吨,较上月预计数减少8万吨。全国棉花收购进入后期,受棉副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籽棉收购价格先涨后跌,收购进度超过七成。11月份国内皮棉销售价格相对稳定,总体价格水平高于上月。  相似文献   

16.
荆门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商品棉生产基地,2006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为53.7万亩,比上年增加6.9万亩,增幅14,7%。预计皮棉总产量92.7万担,比上年度增加20.4万担,增幅28.2%。新棉上市到10月15日,农发行发放棉花收购贷款5100万元,支持全市5家棉花收购企业收购籽棉2053万公斤,收购均价2.63/斤,折皮棉153942担,皮棉价格为609元/担;已加工籽棉976万公斤,折合皮棉72997担,占籽棉收购量的47.54%;销售皮棉51816担,占皮棉收购量的33.66%,占已加工皮棉数量的70.98%,销售均价656元/担,企业实现销售利润243.5万元。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新棉收购以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安居中心棉花站把“三丝”清理工作放在质量管理的首位来抓,从棉花扦样、过磅、垛堆、加工喂花等环节严把“三丝”清理关,维护了“编钟”品牌棉花质量信誉,受到棉纺用户和市纤检所的好评。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是影响我国纺织品质量和棉花销售的关键因素。我们棉花经营单位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有没有过硬的质量。因此,棉花经营企业必须把质量问题放在首位,坚决杜绝异性纤维,这是摆在我们棉麻公司面前的一个严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利津县供销合作联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合作伙伴盘活棉花加工厂资源,在发展棉花生产上实施优质棉种子工程、优质棉生产组织体系建设和优质棉生产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全县棉花生产的发展,棉田面积不断增长,2003年全县植棉40万亩,在遭受病虫害的情况下,平均籽棉产量仍达到500斤,树立了全国棉花大县、强县的形象,受到当地政府和棉农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在拓宽流通渠道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参加收购棉花的纺织企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少纺织企业不具备收购的基本条件,收购过程中的许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二是没有轧花设备把籽棉加工成皮棉;三是收皮棉要承担不少风险。实际上明智的纺织企业并不热心去直接收购棉花,而是把精力用来抓企业的管理和改革。 当然,棉花流通改革也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轧花厂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