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今的日本社会由于高龄少子化,国内的一些领域接受外国人的现象日益显现.随着外国居民的增加,给社会从医疗、教育等方面带来了诸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多文化共生”这一概念在日本社会逐渐被人接受.基于此,以日本金泽市为调查对象,阐明日本城市居民对“多文化社会”究竟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并对城市形成“多文化共生”社会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感恩文化应该是以保障企业共同利益和践行社会责任为根本,通过回赠、反哺等形式构建企业与企业相关人(投资人、员工、顾客、群众)、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感恩互动,最终形成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
有一点张狂,有一点无所谓,有一点特立独行, 中国“第六代"导演终于《长大成人》。针对“第五代”的说三道四,“第六代”中国电影史上,"第五代"导演铸就了不可磨灭的辉煌,1997年国际影展中国电影纷纷落选,人们似乎开始思考,要想继续辉煌需要新鲜血液的注人,中国电影不能总停  相似文献   

4.
常人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世界是由多个民族构成,而不是单一的个体.民族音乐是一种文化,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时尚、现代、潮流,而忽略了“民族的东西”.而“快餐”文化的冲击,更是影响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对我国的文化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中国民族音乐相关理论和相关社会现象出发,来浅析中国民族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弘扬中国民族音乐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外企业文化》2009,(5):78-78
湖北汪尉文阅读“本期关注”《直挂云帆济沧海》,仿佛听了一次专家讲座。此文对读板对企业有启迪。感受较深的是:《中外企业文化》“嗅觉”灵,“视角”阔,在特殊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问世”之际,能积极组织论坛、举行座谈,以“百家之言”为企业和企业文化工作者指点迷津,彰显出了《中外企业文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文化的升华,是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文化人的现代西方管理假设。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是我国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现代管理中,“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是三种较为常见的分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管理文化的特点,它讲究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文化的融合与会通,最终实现人类终极价值的涵养与提升,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对现实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山寨文化”源起于广东或者说沿海的南方一带,是广东文化、南方文化“北伐”的一个最新现象。我最早见到“山寨”字眼,是在南方一家纸媒上。最早听人谈论“山寨手机”,是在饭桌上。“山寨”开始只限于手机,山寨手机。但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山寨文化”这样的概念了。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文化”,其转化完成得非常迅速。  相似文献   

8.
杨亚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2):202-203,207
作为一种“观念游戏”,“现代性文化”观念内蕴着“理性”向“合理性”转化的症候。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代性文化”开启了大众或公众基于“合理性问难”的文化批判向度。立足于“现代性文化”批判的视阈,“于丹现象”毋宁说是对“现代性文化”批判的别样呈现。它的“粉墨登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到这个特殊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文化中国站在民族文化更新的角度对现代中国民众特别是80后、90后一代的“普遍理性启蒙”。中国“现代性文化”的当代呈现,一方面需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学派或现代群体的生成置换;另一方面,现代传媒与高科技是当代文化再创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开发资源。加速人自身的现代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而加快中国现代性文化的自觉呈现却是关键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陈  梁华 《企业文化》2003,(6):21-2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形态的经济文化现象开始广受关注。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上也竞相用上了文化这个概念。穿的是“服饰文化”,吃的是“饮食文化”,住的是”建筑文化”,行的是“旅行文化”,玩的是“休闲文化”。从早到晚,从生到死,我们总能看到文化的影子和它释放的奇异光  相似文献   

10.
“和”的观念、集体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文化对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良思想以及西方文化与日本传统思想的碰撞成为了导致青少年道德危机现象产生的元凶。本文在对日本社会中青少年的道德问题作出概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的观念与“学业荒废”的关系、“集体主义”思想与“欺辱”的关系以及“武士道精神”的负面影响对日本传统文化对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壮大,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不少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走入见物不见人的“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一些现象:①企业在用人上存在任人唯亲、论资排辈、重学历轻能力等现象。②企业领导“一言堂”现象。重集中轻  相似文献   

12.
培育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是增强质量意识四川眉山车辆厂姜诞渝人,是“社会人”,也是“文化”的人。人,既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一种文化存在。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约束,又受到文化的驱使。人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是某种文化影响、渗透、作用的结果。文化,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红”与“绿”这两个颜色词在中美两种文化中的内涵差异,进而指出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取观。尽管,全球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深入,人员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文化之间的差异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当代中国社会中出现的“官二代”现象为例,指出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应处理好文化认同与文化多元之间的平衡关系,找出一套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原理与方法,以适应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并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人的一种自觉。文化的形成在人的自身里有一个自觉内化的过程。“两型”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让“两型社会”建设中所蕴含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责任意识等理念成为广大企业人员的普遍自觉并由此产生一系列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西方管理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文化人的假设是现代管理文化的升华。文化在管理中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文化可以概括为“文化人”假设,基于“文化人”的新的管理文化伴随着管理实践的要求,文化管理便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出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管理成为各种管理的首要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对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文化分析 ,是更深刻、更全面认识其本质 ,进而寻找对策的必经之途。对会计造假这种社会现象也是一样。要对会计造假获得深刻、全面的认识 ,除了从会计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外 ,还必须对其进行文化分析。由于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的特点 ,所以 ,对会计造假的文化分析意味着要把会计放到社会的和历史的传统背景之中去考察。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历史传统 ,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会计在文化上的地位。“礼” ,作为儒家文化中的核心观念之一 ,深深地影响会计人…  相似文献   

17.
老年公寓是住宅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新内涵。人类居住文化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变。在农业社会,人类的生存依附于土地,很多家庭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祖宅中;在早期的城市社会,人的活动范围还不广,职业相对稳定,很多人一生一世就住在同一幢住宅中;在现代社会,人在活动范围大大扩展,由甲地到乙地的迁徙已成为平常事,职业可变性很大,加之寿命延长,所以,出现了“住宅链”的现象(见《上海房地》1998年第10期:《住房市场中的“住宅链”现象》  相似文献   

18.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Safety Cultrue”,即:“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就是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安全文化发展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革命前,可称为古代的安全文化,其特点是宿命论、被动型的;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至本世纪80年代,可称为近代的安全文化,其特点是系统论、经验型的;第三阶段是80年代后期,学术界正式提出安全文化概念以来,可称为现代的安全文化,其特点是本质化(人物本质安全)、预防型的.本文就企业安全文化及其建设谈以下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龚华平 《现代企业》2005,(12):51-52
自从古代的农民发明“嫁接”、“移栽”技术开始,“移植”的对象在今天看来真可谓是蔚为大观,且不说皮肤组织损坏了可以做“植皮”手术,更有甚者,近年来随着企业文化建设这股时髦的风气的盛行,很多管理者居然尝试着在企业里面移植别人的企业文化。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表现出我国公司对企业文化也开始给予广泛的关注(因为企业文化被称作管理学史上的“第四阶段”,文化管理的确是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不立足于客观规律,简单克隆企业文化,又反映了我们对企业文化特质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王琰 《活力》2022,(17):103-105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非常重要。但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越来越明显,主要原因是新农村建设期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滞后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新乡贤文化视域下进行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品质修养,以及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本文研究了新乡贤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意义,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促使农村精神文明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