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苏南乡镇企业集体产权改革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1、改制前的产权特征和弊端苏南模式是对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熟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实现农村工业化实践的概括。苏南乡镇企业以集体独资为主,1996年乡村集体经济占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86.6%。苏南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名义上归社区内全体成员所有(社区所有权)。但由于社区政府在集体产权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将农村能人、社会闲散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相融合),导致产权实质上变成“社区政府产权”。社区政府事实上拥有了企业所有权,社区政府不仅拥有企业…  相似文献   

2.
《中外企业》2003,(1):2-20
企业体制是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企业体制包括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企业领导体制、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本项目研究报告论及的苏南乡镇企业体制所指称的,一是改革开放初期乡镇集体企业普遍实行的体制模式。它是由人民公社时期的社队企业体制进行改造的基础之上,顺应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之后经济社会环境的全新变化而逐步形成的;二是1997年大规模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形成的乡镇企业体制。发展初期的苏南乡镇企业(社队企业)体制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社队企业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经营,实行国家计划外的市场调节;在企业产权制度形式上,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在政府与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是政府、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三位一体的体制。乡镇企业成长时期的体制特点,一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来自于社区集体农业的资金积累,来自“劳动在厂、回队分配”的社区农民的劳动积累。二是投资主体是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是企业职工以本地为主,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四是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市场交易方式是供销“两头在外”。五是管理体制上普遍仿效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实行社区政府与企业的双层经营、双重决策。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相一致,又适当超前于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的经营制度变革,“五定一奖”、“一包三改”、“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等的推行,打破了企业分配制度上存在的“大锅饭、铁饭碗”,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第二阶段是“九五”时期以来的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经过产权的拍卖转让,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间资本的大量进入,改变了乡镇企业以集体为主的所有制结构;社会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镇企业新体制正在形成。随着政府退出企业的微观运行,苏南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努力改变过去那种偏重于政府行政推动的领导方式,更多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政府的职能转换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企业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苏南乡镇企业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WTO规则和世界范围内的新经济浪潮对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加入WTO给苏南乡镇企业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外大公司大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其次是我国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蓝须符合WTO规则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一体化引发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和经济规则变化的新趋势,给正处于体制转换时期的苏南乡镇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苏南乡镇企业的新一轮体制创新就是适应上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提出来的。当前苏南乡镇企业开始了第三阶段的体制创新,即组织与管理制度的变革,其重点是:(1)推动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和产权的优化重组;(2)积极组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3)扩大直接融资,提高乡镇企业的自有资本率;(4)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的劳动用工和职工就业保障制度;(5)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机制和经营目标的创新;(6)社区政府要从经济管理的主体转变为服务企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苏南模式”及改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木  子荫 《四川会计》2001,(9):34-35
一、传统“苏南模式”的神话苏南主要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辖的12个县市。这里的乡镇企业曾因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而占尽风光,其特点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与浙江温州地区以个体经济与股份制形式发展乡镇企业很不相同。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镇企业就有了内涵各不相同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较之备受争议的“温州模式”,打破了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又继续高扬着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旗帜的“苏南模式”,在改革前期曾经获得了更多的青睐。江苏的乡镇企业素有传统,源远流长。始于1958年,苏南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界对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讨论得比较多。其实,在因地制宜形成的诸多地方发展模式中,至少还有一个模式与前两者比肩而立,这就是产生于珠江三角洲的珠江模式。三种模式之异同比较三大模式虽是发端于80年代农村的集体经济变革中,但却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从工业化的发动者看,“温州模式”属私人发动型,“苏南模式”倾向于政府(社区)发动型,“珠江模式”则兼而有之;从筹资途径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倾向于资金自给型(内生型),“珠江模式”则倾向于引进外资型(外来型)。三大模式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做出了…  相似文献   

5.
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苏南模式"为核心的乡镇企业的发展进程是中国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渐进式经济改革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此过程中社区政府和管理者作为乡镇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两者的地位和作用在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经过"改制",社区政府退位为边缘利益相关者,而管理者成了企业真正的所有者.  相似文献   

6.
刘远 《中外企业》2002,(1):98-99
苏南乡镇企业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中讯速崛起的,是在“苏南模式”的大背景下发展壮大的,计划经济、集体经济的负面弊端势必渗透到乡镇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苏南乡镇发展中的矛盾日益暴露,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困扰日益显现,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新抉择。  相似文献   

7.
本充分肯定了“苏南模式”的历史功绩,提出了“苏南模式”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即促进和引导乡镇企业提升和转型,产学研相结合在乡镇企业中形成一批创新企业,加快建设与国际接思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苏南企业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企业群体。改革开放初期,苏南大地涌现出一大批乡镇企业,它们通过建立工业园区,率先吸收了大批外资,创造了以”外资拉动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苏南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苏南乡镇企业曾经对推动苏南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 ,整个大环境对苏南乡镇企业不断地加压 ,主要表现在 :一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跟国有企业息息相关 ,特别是一些直接跟国有企业配套协作的企业搞得好坏 ,对国有企业影响很大 ;二是市场约束十分严峻。目前 ,95%的产品 ,相继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这与市场容量狭小和乡镇企业产品档次不高形成了尖锐矛盾 ;三是外向型经济面临新的难题。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 ,一些外商到苏南来投资 ,要给这里的投资环境打分 ,对一般条件的乡镇企业 ,在招商引资、出口创…  相似文献   

10.
1997年,江苏才算开始真正起步发展民营经济。不过,相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全民”形式。以集体经济为代表的“苏南模式”释放出更多的市场活力,但“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两大原生性弊端在经济进入转轨期开始牵涉到企业的发展。到了2006年,江苏省委时任主要负责领导,在一次公开的会议上表示.传统“苏南模式”进入到“新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11.
苏南乡镇企业女工曾为"苏南模式"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价值。文章对苏南乡镇企业女工的劳动参与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苏南农村的"社区劳动力市场"对于社区内的女性就业具有保护作用,女性进入乡镇企业工作,并保持了高就业率。但是女工在性别分工中与男性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呈现出低层化、边缘化的特征。本研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发挥农村妇女的劳动价值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苏民营经济的特点是“苏南模式”,它是以集体所有制、制造业、乡镇企业发展为主,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的发展模式。而浙江民营经济的特点则表现为“温州模式”,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民营为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江浙两种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来,关于苏南的研究、宣传和讨论,有过四次高潮。第一次是1985年前后,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费孝通先生将前店后厂专业市场以及小城镇建设等特点归纳为苏南模式,引起理论界的极大兴趣。第二次是1995年十四届六中全会前后,全国都到苏南、张家港去取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那时,江苏官方对苏南模式做了概括.叫“三为主两协调”,  相似文献   

14.
从民营企业的形成看产权结构 由于地域不同、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各异,使得民营经济形态在起步阶段千差万别,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种模式,并构成了现阶段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中国民营经济的形成,概括起来,有以家庭工业为主体的“温州模式”,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发展起来的“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苏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时逢邓小平南巡讲话,无疑又给江苏乡镇企业再上新台阶增添了巨大的活力,助推江苏乡镇企业领跑于全国之前列,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乡镇企业发展为示范效应的苏南经济发展模式由此应运而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自发农村工业化推动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过度分散的乡村工业布局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外部性,甚至面临“失控”的风险。进入21世纪,苏南地方政府推行“三集中”的空间治理策略。其虽起到一定集聚成效,却削弱了乡村发展动力,致使乡村陷入“失语”困境。如何走出两难困境?研究刻画了“失控”与“失语”的特征,基于土地发展权宏观赋予与微观实践两个层次,剖析二者形成机理。发现在宏观层面土地发展权赋予与限权下,地方基层政府与乡村主体围绕着土地发展权及其增值收益展开激烈博弈,导致了两难困境。在国家还权赋能于民的当下,乡村规划应注重融入土地发展权的转移和交易机制,推动乡村工业用地治理。  相似文献   

17.
宣国萍 《企业研究》2011,(10):137-138
改革开放30年,绍兴远学苏南,近学温州,但不效仿、不照搬,而是力求立足绍兴实际,吸取多种经济发展模式之长处,逐步形成一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轮驱动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绍兴远学苏南,近学温州,但不效仿、不照搬,而是力求立足绍兴实际,吸取多种经济发展模式之长处,逐步形成一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轮驱动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苏南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辉煌,但到了90年代中期,正在人们给“苏南模式”赋予更多政治色彩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苏南经济似乎已停滞不前。1998年后,苏南一批一批的官员们放下手头日渐清淡的接待工作,南下浙江取经。在学习温州等地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自主创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苏南模式”。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给予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时间一致性”模型,讨论了在三种不同的养老保险基金模式下,如何解决政府政策与私人策略的博弈产生的政策不一致性问题,政府必须在确定养老保险政策和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上,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跨时期的考虑,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提出建立半基金制是符合时间一致性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