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国际物流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婷 《经济研究导刊》2008,(16):107-108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重心的北移为天津港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把天津滨海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中心,不仅可为环渤海地区产品出口提供良好的海运港口和航空港口的支持,而且可以提高环渤海地区产品,尤其是其优势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加速环渤海地区融入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建设曹妃甸深水大港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素娟  张义文 《经济地理》2000,20(2):115-118
曹妃甸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可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港址.开发建设曹妃甸深水港,是适应世界船舶运输大型化和港口深水化及环渤海地区重化工业改造、迁移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以外最有影响的经济区之一,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对推动本地经济的横向联合、纵深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建设出现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缘于港口对区域经济的作用,重视环渤海港口群研究并对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尤为重要,文章根据港口吞吐量的特点,利用SPSS软件对环渤海地区港口群进行分类,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对其提出相关功能定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群体系结构演化与竞争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基于港口体系和竞争理论,对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群2000—2013年的港口体系结构演化与竞争态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港口群体系格局从集中到分散演变,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三足鼎立格局,港口群之间竞争激烈;目前港口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受腹地经济因素影响;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和厦门港在全国港口体系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20多个大中城市、数千家大型企业、60多个大小港口,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工业、港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然而同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明显滞后,还没有形成适合于区域特点的发展模式。如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优势比较与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优势及竞争状况,并通过设置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了这些港口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探讨了港口联合竞争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对辽宁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对辽宁省海洋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可能性进行评价,辽宁省的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水平高,拥有众多优良港口和工业城市,集疏运体系完善,科教水平和技术实力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具有发展船舶制造业的良好条件。结合辽宁省造船业的发展现状,对省内船舶制造业的布局进行分析,辽宁省将建成4大造船基地和12个船舶配套产业园区,将带动整个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天津港口的定位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振玲 《经济地理》2002,22(2):237-240
在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发展以更大的开放度走向世界之时,港口是天津实现新世纪战略目标的最大优势。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形势和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的严峻挑战,天津应该把握好发展机遇,强化港口在城市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树立大港口观念,建立港口产业园区,加大港口设施的建设力度,向现代化国际大港迈进。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轮船业的兴起使传统民船贸易面临巨大挑战.天津与闽广、江南及环渤海地区间的民船往来相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落.然而,港口条件与通商环境的限制,以及运输商品的分化,都为传统民船业保留了一线生机.在多层次贸易发展格局中,晚清天津帆船业仍在倔强前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环渤海港口战略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强  汪波  吕荣胜 《当代财经》2007,(12):85-87,100
环渤海地区以其明显的综合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庞大的港口群已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相对落后的港口整合力度和战略合作水平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于破坏性创新的环渤海港口战略合作问题进行探讨,有较大现实意义.基于破坏性创新的港口战略合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有效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将成为今后该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1.
周卫 《经贸实践》2008,(9):61-63
港口是水路和陆路运输方式衔接转换的节点,因国际外贸运输主要通过海运完成,使得港口物流在国际物流链中居中心地位。对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和地区,港口物流发展水平一般体现了整个国家和地区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我国港口在长期发展中以建设码头等硬件设施和提高装卸运输效率为主,随着国外港口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以及由此产出的巨大效益,近年我国港口开始关注并系统地考虑港口现代物流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经济圈,居于我国与亚太地区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枢纽地位,是我国对外口岸最集中的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不仅保持了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型产品优势,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迅速发展;在环渤海地区,各种运输方式齐全,彼此间相互衔接,形成了以  相似文献   

13.
内河航运是由航道、船舶、港口、运输保障以及管理等生产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内河航运要成为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要求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相互协调。只有实现优质运输服务,才能使得生产要素系统化,而其关键又在于拓展港口功能。因为港口是物流网络的结点,是水陆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枢纽,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建设港口物流中心,确  相似文献   

14.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15—2030年)》,从港口发展现状、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岸线利用和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明确,提出到2030年,打造专业化的江海联运港区,构建便捷的港口集疏运通道,提升国际化的港口服务能力,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资源集约、保障有力、绿色平安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振兴及其对整个北部地区经济强有力的带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未来十几年,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应当是:从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向主要依靠现有企业的改造转变;在资源平衡和市场开发上,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产业发展模式上,根据某些行业的特点,可采取“逆序”战略加快发展,大力推进经济规模和技术进步,强化优胜劣汰机制,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环渤海地区经济互补性强,加快该地区经济的振兴,必须搞好区域经济合作,发挥整体优势。特别是要打破条块分割的利益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切实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安排生产力布局.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振兴,必须抓住水资源、交通通信、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组改造和环境保护等影响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合理的产业分工对于实现规模经济和建立具有全国地域分工意义的产业体系均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运用区位商指数、中心性指数和引力模型等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从地级市的视角测度了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发展的地域分工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为制造业—服务业主导,西部地区为农林牧渔业主导,中部地区为采矿业和矿业—制造业混合带;从城市节点差异性来看,环渤海地区以矿业—制造业型城市、制造业型城市为主,地区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程度较差;从产业空间结构来看,分出了七大产业地域功能区,各功能区发展动力差异较大,并总结了"一圈、双核、三带"的空间结构特征。最后对环渤海地区产业优化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DEA方法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相结合,测度了2007—2010年我国环渤海地区9大港口的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总体的技术效率不佳,但庞大内需使其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规模效率过低是导致其技术效率不佳的主要原因,港口的投入-产出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与港口规模有关;从动态效率来看,9大港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其增长率为正,但个别港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省份港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存在明显差距;技术进步迟滞和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我国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交通运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交通运输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促进我国“十二五”期间港口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于2011年5月19日~20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港口‘十二五’发展论坛”。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沈左权、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于胜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宝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郭小碚等有关负责人和港口、运输行业的专家到会并做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9.
港口作为区域发展的门户,其基本功能是经济腹地与其他区域尤其国际区域之间"流"的集汇点,港口的铁矿石运输是腹地钢铁产业发展的缩影,在铁矿石贸易网络中具有突出的作用。以中国规模以上沿海和内河港口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代以来的长时间序列数据,基于熵指数及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中国港口铁矿石运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港口铁矿石运输规模分布从"双峰状"演变为"单峰状",呈现均衡化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铁矿石装卸港口布局大致呈现从零散点状分布到组团和条带状分布,从集中于长江流域向沿海地区转移,从集中在南方个别港口向北方港口转移;我国铁矿石装卸首位港口转移路径是从长江三角洲向山东东南沿海转移,首位度先下降后升高。  相似文献   

20.
港口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港口经济作为环渤海城市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港口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升级,带动了腹地经济的发展。环渤海港口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又影响到港口、港口经济效应的提高。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港口集群内部的合作,是防止港口过度竞争,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