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大规模的省际人口迁移。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的10%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近10年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近10年来省际人口迁移规模逐步增加,以从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和安徽等重要辐散区向东南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为主,且有增强的趋势。长三角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迁入规模增加,迁入总量接近广东省,而广东省的迁入规模在大规模增加的同时,向周边省区迁出的人口规模也在大规模增加。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人口迁移现象的变化,引起了学术界时人口迁移问题的重视。众多学者对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方法向多样化发展。研究方法的迅速拓展,促进了人口迁移研究的发展。对人口迁移预测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数学方法、队列预测法、多区域矩阵法和社会经济模型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是全国人口迁移流动最多的地区,流动人口给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促进加快了广东的发展,流动人口也引起了广东省人口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经过对近十年来广东省流动人口的特点,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及对广东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内容的梳理,总体看来,该研究涉及的面还不够深入和丰富,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人口迁移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稳定、健康地发展起来,日趋活跃的人口迁移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进而探讨人口迁移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迁移的动态变迁过程,并结合一般均衡理论、新古典增长模型说明了人口迁移过程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变动特征。构建含带人口迁移因素的内生增长模型,对人口迁移的内生增长作用机制作出了解析,并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省域近10年来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影响特征与变动趋势。二元人口迁移存在明确的动态均衡过程,受其影响,会导致城乡两部门出现产出的一般均衡状态,而这一状态符合新古典增长模型所设定的假设条件与稳态结论。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省域间的城乡二元人口净迁移具有明确的经济增长效应,同时不同省份、四大区域总体上表现出增长效应递减特征。  相似文献   

6.
罗鸣令 《经济论坛》2009,(16):14-16
人口迁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赁献。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的出现也显示出一个社会状态下的制度缺陷——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本文从人口迁移的现状开始研究其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内在联系存在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口迁移呈持续增长态势。利用"2013年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趋势"和"2013年经合组织国家国际人口迁移展望"数据,分析1990-2013年国际人口迁移的规模、流向、结构等的变动趋势及区域特征,揭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机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动、国际移民政策调整和人口规模等,以及国际人口迁移对迁入国和迁出国经济发展、劳动就业、财政收支、人口增长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笔者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人口迁移的规律和特征做出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内生人口迁移经济增长模型,实际测算了近十几年来西部各省区省际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结果显示,各省区的人均产出与人口净迁移率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但人口迁移对经济影响的强度有所差别,从整体来看,西南地区净迁移人口的作用更大一些。此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省际人口迁移伴随有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收敛(趋同),相反,正是因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扩大,才会形成以四川、新疆、陕西等为流入中心的省际迁移人口聚集地。  相似文献   

9.
过去30年间,中国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城乡和地区间出现大规模人口迁移,贫困地区出现了许多“空巢村”现象.人口迁移已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繁荣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现象的具体产生缘由及其影响,本文针对陕北两个市的家庭移民及收入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所用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覆盖8914个村庄,110万个家庭,490万人口.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揭示了人口迁移的模式、起因和影响,结果显示,家庭贫困或经济困难的人们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搬迁到其他地方.另外,举家搬迁和劳动力迁移是两种不同的人口迁移行为.我们的研究结果填补了一个重大学术空缺,对中国地区发展和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连.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最大特点是农村向城镇迁移的不完全、不彻底,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提高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持久性.本文在总结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分析阻碍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的主要因素,提出要以户籍为先导、以土地为重点、以住房为基本,减少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的阻碍,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省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迁移的显著性和活跃性日益明显,并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陕西省人口迁移的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确定地区经济与教育因素和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因素是影响陕西省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回归法探寻两个影响因子与人口迁移指标的关系,发现经济教育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内在动力,基础设施环境因素是次要因素,并对如何促进人口合理有序迁移流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又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方面。文章首先从人口跨地带迁移的现状入手,指出其迁移的动因主要是经济因素,即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存在地带间显著差异。其次,借助人口经济压力指标,与其他相关指标一起分析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进一步证实了人们的迁移行为有很大的地域经济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人的城镇化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则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核心环节。本文采用2003年-2013年的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研,究城镇化中政府公共投资和城乡人口迁移的相关性,分别运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的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发现城乡人口迁移和公共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但在东中西部则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而提高城市公共供给水平可以有效促进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相似文献   

14.
洪武时期山东东三府地区的人口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武时期山东东三府地区的人口迁移曹树基明代山东分为六府:东昌、兖州、济南、青州、莱州和登州。青、莱、登三府因地处东部,称为东三府。在《明实录》的记载中,山东东三府地区人口密集,而东昌府则人口稀少,洪武年间山东境内的人口迁移,大多是从东三府向东昌等酉部...  相似文献   

15.
1我国人口迁移的进展和问题1.1人口迁移总量明显增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一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人口迁移总量有明显的增加。1979年是改革开放的起始年、也是人口迁移的高峰年、当年省际迁移量(即省际迁入和迁出平均值)为2263万人、比改革前的1978年度净增482万、若将同期省内迁移包括在内.则1979年的人口迁移量更为可观、如湖北省1979年的省内迁移量就达101.9万人。如此巨大的迁移量首先主要是由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回城引起的、也是改革开放后对六、七十年代的人口逆向迁移和迁移量异常缩小的一种补偿。从此以后、尤其…  相似文献   

16.
导致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很多,如地理环境、就业、地区经济水平的高低等等,然而这些因素反过来又影响着人口的迁移,本文主要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变动以及从城镇化角度去分析研究自治区人口迁移对其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并从人口分布是否协调的角度研究了内蒙地区的经济与人口分布的协调性情况.  相似文献   

17.
程岩 《经济地理》2002,22(3):342-345
本文从辽东山区人口的地域分布和人口的迁移趋向入手,探讨了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及副作用,并指出了几项调控人口适宜分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区差异性极大,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的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对了解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趋势及人口迁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再分布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影响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流动引起的人口再分布影响着迁入区和迁出区的经济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对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不平均加快了农村向城市的迁移速度,在偏远山村出现了很多空巢村庄。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统计调查中陕北两个农村地区的数据,分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迁移状况,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揭示了我国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模式、原因和迁移的后果。本文主要结论如下:在同一地区较贫困的家庭比其他地区的人更可能发生迁移;家庭的迁移行为与劳动力的迁移行为是截然不同的。根据分析本文提出了作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农村移民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