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分类组合成资产组合,将其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de,简称SPV),然后由SPV用该组合资产为担保发行证券,从而实现金融互通的过程。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资产证券化基本运作流程包括以下环节:首先由发起人确定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资产,然后构建SPV,再由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真实出售给SPV。SPV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对该资产进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后,以该资产所产生的稳定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运作过程为:发起人将拟证券化的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载体(SPV),SPV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再以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撑证券融资,最后用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确认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确认为一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一)应收账款证券化定义应收账款证券化是企业将应收账款汇集后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机构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注入SPV的资产池,经过资产重组和信用增级后,SPV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的过程。目前,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的应收账款较  相似文献   

4.
《财务与会计》2006,(4):72-72
英文全称为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简称ABCP),是商业票据(CP)的一种新产品,同时也是资产证券化的产物、ABCP的发行是将具有可预见现金流的资产进行重组打包,通过SPV在金融市场上发行不超过270天的资产证券票据。典型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的发行过程与其他资产证券化过程类似,发起人成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SPV),  相似文献   

5.
浅议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它是企业以开展贸易或服务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为支撑,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和结构设计提升信用状况,向投资者发行信用级别较高的证券的融资过程。一、运作过程①成立一个独立的证券化特设机构SPV(SpecialPurposeVehicle);②原始债权人(发起人)将应收账款出售给SPV,SPV对所购买的应收账款按期限、业务来源等特征,进行重组匹配;③担保公司对应收账款的按期偿还进行第三方担保;④对SPV的应收账款进行信用增级;⑤对即将发行的ABS(Asset-BackedSecurities)进行信用评级;⑥SPV以经过信用…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鑫 《中国审计》2003,(5):47-49
资产证券化是当代金融发展的一大趋势,它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兴起的金融创新的结果。资产证券化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将其缺乏流动性但在未来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离和重组,进而转换为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资产支撑证券)的过程。其基本交易过程为: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将资产出售给一个特殊目的实体SPV①,该机构以该项基础资产的未来现金收益为支撑发行证券,以证券发行收入支付购买资产的价格,以资产产生的现…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是企业(卖方)不流能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上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存量资产被卖给一个特设交易载体(SPV)或中介机构,然后SPV或中介机构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以获取资金.其本质上是以资产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为支撑,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割与重给的金融工程或技术.  相似文献   

8.
方兴顺 《上海企业》2006,(Z1):63-65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融资工具,是20世纪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金融创新之一.它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池(Asset Pool)转让给受让人(一般是指SPV),由受让人以该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来获取资金的行为.资产证券化融合直接融资的投资者组合优势与间接融资的资产优势为一体,可以实现资源和风险的最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债券型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将证券化资产转让给特设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以下简称SPV),特设机构以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担保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用发行收入购买证券化资产,最终以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收入偿还投资者.目前,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但对于我国来说,资产证券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ABS),是指以一组资产(被称为资产池)未来的现金流为基础发行证券的过程,所发行的证券被称为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也简称ABS)。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所发行证券本息偿付来源于证券化资产未来的现金流,而不是证券发行人或发起人本身的经营收入。根据证券化资产种类不同,资产证券化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古老的品种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MBS),即以一组住房抵押贷款未来的现金流为基础发行证券,所发行的证券被称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也简称MBS)。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征 资产证券化是以资产所产生预期现金流为支撑,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割与重组的过程或技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征:一是资产范围,资产证券化不是以某单个企业的整体资产为支撑的,而是将其中适合于证券化的部分资产“剥离”出来(这种剥离与现在所说的企业重组的资产剥离是不同的),然后将其真实销售给一家特殊目的载体,由该载体来进行证券化。而且,证券化资产的范围也不仅限于单个企业的资产,而可以将许多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资产组合为一个证券化资产池。二是破产隔离由于资…  相似文献   

12.
荆伟  王芳  黄昆 《企业活力》2005,(1):22-23
<正>通常所讲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它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支撑的证券化"和"资产支撑的证券化"。它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流动性差但又能产生稳定可预见未来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即基础资产)重组并出售给特定的发行人或信托给特定的受托人,通过创立以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金融工具(即资产支持证券).并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该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收益比较稳定并且预计今后仍将保持稳定,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把这组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参与组合的金融资产在期限、现金流收益水平和收益的风险程度方面都可以不同。证券化的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而金融资产的所有权可以转让,也可以不转让。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过程是:资产的所有者(或原始权益人)根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融资租赁企业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合并、现金流过手、交易实质等因素,剖析了融资租赁企业应收款项资产能否出表、是否需要将SPV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车贷业务证券化等会计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俗地讲,资产证券化就是把缺乏流动性但是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商业票据,所以也是融资的过程。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17.
白木  周洁 《四川会计》2002,(7):37-38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ABS)是指将某一单位(通常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相对稳定的可预期现金收入流量的资产,通过一定的资产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该单位为此资产证券的发起人。具体来说,资产证券化就是发起人把其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分类整理为一批批资产组合出售给特设载体(SPV),再由特设载体把买下的金融资产作为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收回购买资金。一、资产证券化的顺利…  相似文献   

18.
《经济体制改革》2011,(4):138-141
从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交易结构分析,可以根据SPV不同组织形式将资产证券化融资分为舍伙、公司和信托三种模式。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制约,设立信托型的SPV是现阶段实施基础设施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模式。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经营的国有化是设计证券化融资模式的制度基础,这也使得对应的证券化融资模式与标准模式在交易结构上...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7,(5):188-192
资产证券化(ABS)是指将缺乏即期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进行重新包装组合和信用增级,并依托该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未来现金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可以流通的有价证券的结构性融资活动。我国公积金贷款目前正遭遇短期资金缺口问题,推广公积金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盘活公积金贷款。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住房公积金资产证券化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发起人过于分散、证券化产品期限偏短、基础资产相对集中、二级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提出,应从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证券化法律体系、设立全国性的政府支持机构、完善资本市场、政策上给予流动性支持等方面作出努力,促进我国住房公积金资产证券化试点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一、单层结构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化融资方式,通过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来保证融资的成功。其基本交易结构由原始权益人、特设信托机构和投资者三类主体构成。在美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组建特设信托机构(SPV);2.筛选可证券化的资产,组成资产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