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湛江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探索一条突出“粤西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融合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湛江拥有对接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科技资源、交通设施、社会文化等现实基础条件,同时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存在合作开放意识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沟通合作机制不健全、专项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从培养合作意识、夯实基础设施、完善沟通合作机制、制定专项政策等方面入手,推进湛江更高质量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相似文献   

2.
3.
自20世纪90年代起,区域创新系统逐步成为区域发展和创新研究的重要分析框架。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是区域创新系统健康、高效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视角。从产业维度、创新维度和空间维度出发,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及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系统展开探讨,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深度促进"两链融合",拓展多样化的区域创新模式,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治理水平,不断探索丰富区域创新政策的内容,在全国区域创新中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进而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化建设,并将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与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相结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问题。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调动企业自身发展活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论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背景,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意义的阐述,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从而探索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路径,助推企业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文献计量分析、专利分析等方法梳理江门科技创新发展现状,阐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该市的发展前景,厘清存在问题.从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大科学装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与深圳的融合对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江门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构建,以及统筹绿色金融领域合作明确了方向。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为背景,通过分析粤港澳三地金融领域协作存在的法律问题,探究了完善法律规制的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标: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目标为背景,分别从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两个角度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研究方法:空间统计学中的Moran’s I检验、局部Getis-Ord G统计量等,并构建分层空间计量模型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总体呈中间"高-高关联型"高水平匀质分布,周边"低-低关联型"分布的"山峰状"空间格局。经济密度的内部差异呈中度水平,但有明显的逐年缩减趋势。经济密度呈显著空间正相关,空间中"高-高关联型"地区范围扩大,热点区域及热点区与次热点区的经济密度差异已有所缩减,但冷点区域的经济密度没有跟上其他区域经济密度的发展。影响因素中要素的投入密度差异解释了各地区经济密度差异的绝大部分。R&D资本投入系数结果说明近年城市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在下辖地区间的影响更加广泛、均匀,但两层面创新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为正。除了城市处在大湾区内的区位因素外,下辖地区处在城市中的相对区位也是影响湾区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与非大湾区城市紧邻地区的经济密度虽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但其增长速度和产出效率并未低于其他地区,T-检验和模型结果都显示围绕海湾...  相似文献   

9.
当前,广西金融业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广西金融人才的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人才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先进地区金融人才教育培养的经验,探讨了广西金融人才培养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且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从整体上看,“大而不强、全而不优”是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此同时,在我国主要城市,原来粗放式、规模化的城市增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产业空间拓展正处于两难境地:新增工业用地严重紧缺,而通过城市更新又难免推高用地的容积率。因此,做好集约化利用空间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绿色城区的建设路径为研究内容。首先,梳理绿色城区的内涵,明确绿色城区建设的要求和重点。其次,以粤港澳大湾区N片区为例,研究该绿色城区的基础条件和示范性,开展绿色城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指标体系和技术谱系,并针对现状特征和发展目标,明确包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多元混合街区打造、立体绿色交通组织、清洁循环设施供给、绿色低碳建筑建造、多场景智慧化运营在内的六项绿色城区建设主要任务,明确各项任务的核心举措,以期为我国绿色城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引擎。文章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力及其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分析制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因素及其内部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力及内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创新驱动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第一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通过创新提升经济效率。河南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的经济发展质量与多层面区域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基础条件、创新投入、产出与创新制度等)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质量间存在较为显著的长期因果关系,河南创新能力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相应提升0.6976%。同时还发现区域创新基础条件改善、制度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发展质量间存在的正向效应关系最为明显,而区域创新投入因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并不明显表现为同步关系,使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上述研究,促进区域发展质量提升应该强调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产业优化的引领导向,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促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持续强化区域创新活动的高水平人才支撑,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及城市群带来经济结构、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对公共服务及文化传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间的文化传输路径成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球化治理的新思路。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与深化,城市群文化的地域空间界限必然将逐步弱化,粤港澳大湾区能够通过紧密的府际合作优化文化传输的顶层设计;同时完善的制度建设能增强文化传输的行政保障;此外,可以通过地缘辐射来弱化文化传输的现实阻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区域之一,能够鼓励文化传输的多元参与。但是从目前大湾区的文化传输优势与传输困境来看,走"文化自信"的道路还需要解决好文化特性以及全球化进程所体现出来的几对矛盾,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才能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传输优势继续扩大,助力于全球文化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不仅关系宁镇扬共同发展与持续振兴,而且关系苏南现代化建设和全省两个率先大局;不仅决定能否有效增创政策红利和改革红利的叠加优势,而且考量宁镇扬各级干部的智慧和能力;不仅需要顶层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而且需要基层创新探索和典型引路。近几年来,句容市委、市政府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积极探索,给我们提供了  相似文献   

19.
林小明 《中外企业家》2020,(16):145-146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的出台给广东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和机遇,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有更高要求。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及国家招生政策的调整,针对目前高职生涯教育教学安排"阶段化"、学生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分析在大湾区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涯教育与企业需求有效融合的意义,从注重职业体验、深化校企合作、打造"企业型"队伍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