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2008~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年鉴数据,测度物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水平及两产业的协同集聚水平,然后利用多元线性模型分析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整体物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较高,但各地区具有较大差异;上海市的物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水平一直处于长三角地区的最前沿;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本投入强度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物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协同集聚水平具有提升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政府干预、科研投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协同集聚的作用则相反。  相似文献   

2.
运用区位熵法对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就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六省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存在差异性,山西、湖北、江西、湖南四省物流产业集聚度相对较高,河南与安徽集聚度低;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灰关联度较高,研究结论对促进中部物流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区位熵法对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就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六省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存在差异性,山西、湖北、江西、湖南四省物流产业集聚度相对较高,河南与安徽集聚度低;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灰关联度较高,研究结论对促进中部物流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新的飞跃和提升,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产业集聚对于带动产业发展十分重要,产业共同集聚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会逐渐集聚在某些地区,因此对于产业共同集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区域经济学理论并指导城市发展。文章通过研究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理论来进一步研究长江三角洲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区域及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湖北省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对湖北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大。采用多种测度法,从自我比较和协同比较两种视角多个维度测度湖北省物流产业集聚水平,指出近年来湖北省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发展比较显著,但是相较于中部其他省份依然比较低,相比于本省其它行业产业竞争力较弱,2020年的新冠疫情严重制约了湖北省物流产业发展,但是劳动生产率明显影响物流产业发展速度。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温台沿海产业带经济一体化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点,对带动浙江省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构建温台沿海产业带区域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将加速该区域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进一步促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文章分析了温台两地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温台沿海产业带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物流产业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产业,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行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促进了物流集聚区的形成。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物流产业的集群现象,指出了未来物流产业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朱文娟 《物流技术》2022,(8):49-52+57
基于福建省9个城市2010-2020年物流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对福建省区域物流产业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福建省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一般,2017年后空间集聚程度明显增强;各城市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不平衡,空间差异较大;福建省物流产业存在空间正相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集聚向分散演变,且高度集聚城市占比较少,区域物流集聚一体化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快区域物流集聚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物流产业和物流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选取集聚度的测量指标———区位熵系数,并且对其进行层次化的改进,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合满洲里市物流发展的现状,得出满洲里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物流产业集群处于起步阶段的结论。最后,针对满洲里市物流产业集聚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以政府加强引导,培养专业化物流人才的措施来提升满洲里市物流产业集聚度。  相似文献   

10.
文中通过分析物流产业内部B2B业务和B2C业务的不同经济属性和集聚发展特征,从理论角度论证我国物流产业内部的不同集聚结构标准,构建物流产业集聚模型;并从实证角度以我国物流产业为研究对象,评价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区域集聚程度(基尼系数)、企业集聚程度(赫芬达尔系数)和集聚结构(E—G指数),验证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不同路径和趋势,提出我国物流产业应该走和如何走集聚化发展道路等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资源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农产品需求和区域物流能力不匹配对浙江省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发展造成很大阻碍。本文收集了浙江省各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相关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客观地评价浙江省11个市的农产品物流能力,为浙江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物流产业集聚是新经济形势下有效的物流发展模式。文中分析了常州地区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选取区位熵法对常州物流产业集聚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常州地区物流集聚度较低,规模化、专业化运作不足的问题,最后,文中从政府、物流行业协会和物流企业三个层面给出了提高常州地区物流业集聚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物流产业集聚、扩散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对物流产业集聚与扩散演化机制、演化模型与规律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集聚经济、集聚不经济出发,提出物流产业集聚与扩散演化机制框架,分析其基本演化过程,讨论了影响物流产业演化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忠艳 《物流技术》2023,(9):33-38+109
以物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除了西藏、港澳台的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物流产业集聚对碳中和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对碳中和效果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物流产业集聚主要通过扩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和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途径促进碳中和效果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物流产业集聚对东中西部碳中和效果的驱动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物流产业集聚对西部碳中和效果发挥显著的促进效应;最后纳入交互项进行调节检验,发现物流产业集聚对碳中和效果影响系数的显著性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厘清物流产业集聚对碳中和效果的作用测度及其作用机制对实现碳中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FDI作为浙江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浙江省市场内占有重要地位,也影响着浙江省的产业集聚程度,文章就FDI对浙江省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FDI对浙江省各行业企业数量、资本集聚程度及产业专业化程度的影响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FDI能够对企业数量、资本集聚程度及产业专业化程度产生正向影响,进而对产业集聚产生积极的效应,促进产业专门化,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全球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浙江省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浙江省海洋产业集聚水平也在迅猛发展,本文利用区位商法测算了1998-2005年浙江省海洋各产业集聚水平,并针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浙江省海洋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均衡度与集聚度进行测度分析,利用吉林省各市县年鉴和调研数据对该先导区物流产业区域不平衡和行业不平衡程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物流产业主要集中于长吉图先导区中少数的几个大城市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聚,促进了产业集聚地的发展水平,拉大了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差距,物流产业在长吉图先导区内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政府机关及各级主体部门制定应对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的动态发展在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在空间上集聚了大量的物流需求,为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的构建及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物流园区,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集聚地,能够提供集成化、专业化、多样化的物流服务,是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支撑。文中拟从微观和宏观层面解析产业集群和物流园区的互动发展,以苏州产业集群和物流园区为例进行简单的实证分析,并提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物流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在我国,物流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型产业,其形成集聚的经济效应却存在着争议。本文从物流产业集聚形成的经济特质出发,分别对集聚所形成的外部效益、网络效益和资源共享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物流产业集聚所创造的竞争优势,从而论证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储雪俭  周月超 《物流技术》2007,26(4):129-130
从产业集聚和辐射理论出发,对上海物流服务进行分析,认为物流服务的对象是多元化的,是对其服务链的集聚。上海物流服务应该通过建立物流服务商务区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