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抓住衡水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融合,以提高游客对衡水观光旅游的兴趣。同时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实现衡水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资简讯     
《河北企业》2011,(3):94
<正>开滦集团构建转型发展产业新格局2010年底以来,开滦集团深入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积极优化和提升产业发展布局,在"一基五线"基础之上,进一步构建了"一基"六业"一区"的产业新格局。"一基"即煤炭产业;"六业"即现代煤化工、现代物流、精品钢铁、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旅游、节能环保。"一区"即临港工业园  相似文献   

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准确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采取切实措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产业是当前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明星产业,福建省正在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涉台文化遗产是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福建省应全面保护涉台文化遗产,推动台胞寻根游成为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5.
杨雨卓 《价值工程》2015,(6):162-16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和文化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旅游业和文化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第三产业,二者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因此国家为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给予两大产业以支持,同时积极努力的引导两大产业的融合和发展。但是,在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时,要根据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当地的客观情况制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创新产业模式、增加产品内容、打造地区品牌,突出当地发展特色,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方面支持,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从而促进地区内部多产业的合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地区两大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体制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各个领域进一步发展,旅游业作为后起之秀,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我国提出要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积极打造功能齐全、综合性强的复合体,进而提高我国旅游业整体实力,促进旅游经济逐渐朝着集约化、融合化趋势发展,并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加强对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机制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协同机制含义入手,对我国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有效策略,从而为我国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及国家对乡村发展提出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数字乡村"概念被提出以推动乡村各级建设。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把握乡村地域文化的传承,通过各种产品策略手段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寻求乡村"人工智能化"特征,推动江西乡土文化传承发展,将为江西乡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本文以波特的竞争力优势理论为基础,分析影响河南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六个因素:旅游生产要素、旅游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和机会。建议河南省应加强中部区域旅游合作,创新旅游联合发展格局;打造中原文化旅游,提升文化品牌战略;协调旅游产业结构内部要素发展,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政府主导旅游行业管理作用,促进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优化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建设的竞争策略,以提升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民族文化生态的基础之上的,本文以武陵山区旅游产业为例,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文化生态要素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发现武陵山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企业文化建设缺失、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旅游产业管理机构不健全的问题。提出民族地区需加强旅游企业创新制度的改革,通过整合文化保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立旅游行业自管机构提升从业人员质量,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克岭  刘佳  张扬楣 《企业经济》2012,(12):124-12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产业发展的视角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在企业及区域之间的竞争愈趋于以产业链竞争为主要竞争形式的语境中,本文基于产业组织及产业发展理论,沿循文化旅游"产业链界定—产业链构成要素—产业链治理影响因素—产业链治理模式选择"的思路,对文化旅游产业链治理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旅游产业链治理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北京市提出城南行动计划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大兴区在"十二五"时期总体定位为"战略产业新区、区域发展支点、创新驱动前沿、低碳绿色家园",并提出走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道路,建设宜居宜业和谐新大兴,打造"一区六园"产业发展平台,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发生大变革,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应顺应并促进这种大变革,近年来,大兴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大兴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编制大兴  相似文献   

12.
2018年是中国全域旅游年,目前学者们都在积极研究全域旅游如何在各个领域充分融合与发展,文章从与旅游业联系最紧密的旅游纪念品(地方特产)出发,目的是找出旅游业如何与地理标志产业更密切地融合发展。用访谈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全域旅游"八全图"作为逻辑框架进行论述,研究结果显示肇庆旅游产业+地理标志产业在这8方面都做得不到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研究结论是,全域旅游工作不管以何种模式方式展开,其状态和结果都可以用"八全图"进行检视;在全域旅游工作中,如果能做好旅游产业+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将能以帕累托效应更高效率地完成每个地区的全域旅游布局和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重庆旅游产业、商务、商贸行业的发展,伴随"智慧城市"的号召,以及文化旅游的发展步伐,以"商业为核心、旅游为驱动、文化为内涵"的联动模式逐步发生变化。文章分析研究重庆市在"商业为核心、旅游为驱动、文化为内涵"联动融合中采取的措施,探讨该联动模式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及对城市形象、影响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济》2017,(7):162-166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及信念的尊重与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焕发勃勃生机的坚定信念。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传承与发展却面临诸多难题。究其原因,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陶瓷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其产生巨大冲击,二是市场观念的淡薄使其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为破解这些难题,应以尊重陶瓷文化为根本,抓住创新这一核心,以打造过硬陶瓷品牌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打造陶瓷文化特区,并做好陶瓷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以此推动景德镇优秀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这对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以理性心态、担当精神参与世界陶瓷文化交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浅谈休闲旅游发展的文化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进步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提供了契机,休闲旅游正在成长为大众性需求。休闲是旅游活动的根本目标和归宿,休闲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探寻,应从高度关注、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出发,积极培育休闲文化,以此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精神保障和不竭动力。实现休闲旅游产业科学发展,必须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积极的休闲理念,突出文化内涵,彰显休闲旅游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第六部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  相似文献   

17.
旅游的发展需要文化作为灵魂,文化的振兴也需要旅游作为载体。文化是旅游产业中吸引游客,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以旅游作为载体的话会被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随着我国旅游演艺产业不断地壮大,传统的旅游模式被旅游演艺这种新型旅游模式所打破,它具有旅游和文化的双重魅力,文旅融合的模式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助力。江西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使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远观敬畏"成为"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18.
产业融合发展是世界科技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转型的必然产物,可以在产业间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互利共赢目标。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蕴含着深层的发展机理,符合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江西省旅游资源禀赋丰厚,文化价值功能独特,目前在两大产业融合的探索实践上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实现建设江西省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建议通过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实施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创新市场开拓机制、强化高新科技对产业渗透等政策来推动两大产业快速融合。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贵州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围绕"四新"(创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主攻"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人社部门以巩固脱贫成果与开创工作新局为工作导向,履职尽责,协力争先,以就业创业等为主要抓手,为民服务、尽责尽力,大力推动服务便捷化、规范化、精准化,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20.
周萍 《企业研究》2011,(1):61-62
本文依据贵州全省民族分布的特点,明确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是以整个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E—G指标考量了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度,证实了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存在,构建了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为在实践中推动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成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