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高职院教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者之一,其健康的心理,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能否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因此,研究并解决高职院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群体之一,它严重影响大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效率。依据常见测量量表,探索性调查表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可以被分为成就感低下,情绪耗竭,科研耗竭和去人格化等四个维度,并在人口统计变量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诱发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职业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3.
朱雪 《现代经济》2015,(1):49-50
本文通过调研、采访杭州几所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成长现状,揭示高校英语教师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教学、科研压力。笔者针对处于职业成长不同时期的高校教师,特别是职业挫折期的教师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河北省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进一步了解各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具体的影响原因,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对河北省13所高校的100名大学英语教师发放了问卷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河北高校英语教师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职业倦怠感,但大体上倦怠感程度并不严重。在情绪衰竭上,职称为副教授的教师组倦怠感显著高于其他组教师,学历为硕士的英语教师得分高于本科英语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教龄5至10年的教师高于其他组教师;讲授大学英语的教师在去人性化方面较明显高于其他教师,以上均说明前者的职业倦怠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工作压力下不能顺利应对的一种消极的反应,是一种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文章通过对高师音乐教师中所出现的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而提出如何缓解高师音乐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多方因素造成的,它是由于职业压力过大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职业倦怠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和身心发展都产生许多负面影响,间接地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健康。本文将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及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特殊学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一个高发群体,论文分析了贵州省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测查结果显示,改善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成为当务之急。并由此提出了改善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民办高校教师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其中,情绪衰竭最为严重,紧随其后的依次为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其中,教师由于受性别、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教龄等方面的影响,在三方面的倦怠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别。此结果对有针对性地应对江苏省民办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职业,由于职业倦怠引起的消极行为很多,其成因有:称誉与现实的反差;劳动价值与劳动回报的背离;职业劳动强度大等。  相似文献   

10.
新手型教师要经历身份的转变、角色的转换与责任的变化,许多人由于不适应产生了职业倦怠。研究这一问题,对于预防教师队伍人员的流失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是指维系教师自我连续的本体安全受到威胁、自我内在统一性遭到破坏,自我身份的建构模糊不清。"个人主义"、"工具主义理性"观念和自我认同感的丧失是其产生的内外原因。高校教师消除自我认同危机必须克服个人主义观念,摆脱工具理性主义的思想方式,建立"生活政治",明确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师为对象,以修订的《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量袁》、《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为测量工具,研究发现高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处在中等偏上水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处在中等水平;并发现教学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一般表现出身体、智力、社会和自我主导意识等方面的路径依赖。为了避免产生这种现象,要在充分发挥原有积极路径因素作用的同时,打破非效率路径的"锁定";要优化工作环境,加强和改进对辅导员的管理,注重他们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评价探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评价,应借鉴工业组织管理的先进技术,采用职位分析、胜任特征模型、模拟测验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以科学评价高校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心理枯竭现象的高发群体之一。形成教师心理枯竭的成因是综合性的,具体可从社会、学校及教师本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预防教师心理枯竭、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个人、学校及社会三方面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主要是由教学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两者复合而成。培养这种能力,教师本身要有创新精神;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高校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并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7.
运用修订的OLBI(Oldenburg Burnout Inventory,2003)职业倦怠问卷,通过对广州市某职业院校240名教师进行调查,得出结论: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情况;编制类别和学历是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财政编制和学校编制的老师职业倦怠情况显著高于工人编制的教师,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性别和职称不是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根据调查结论,分别从学校管理、个人认知和社会认知层面为预防和干预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的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的57篇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已有的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研究存在定量研究规范性不足、定性研究创新不够等问题,建议提升研究人员的规范意识、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的重复验证性研究.严格学术论文的审稿标准。  相似文献   

19.
高星级酒店员工职业倦怠与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酒店业的竞争压力和工作要求的严格性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星级酒店的员工中已经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基于此,在对酒店员工职业倦怠的现象研究基础上,以浙江省不同地区的470名酒店员工为例,采用了问卷调查形式,探讨了职业倦怠各维度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对酒店如何干预和降低职业倦怠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