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及审美心理差异为出发点,对大量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应用,以寻求一种将审美与文化完美结合的英文电影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论电影配音翻译中文化距离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对白作为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起着承载主题,表现角色性格和发展剧情的重要作用。配音翻译是中国目前引进的外片采用的主要翻译形式。电影配音翻译者在翻译目的论的“目的原则”的指导下,选择采用“文化替换”和“文化补偿”的方法,帮助译语观众实现对电影对白的成功解读。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正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电影的翻译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翻译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片名语言的功能出发,提出片名翻译的功能对等原则,然后从翻译的异化和归化策略两方面对中国影片片名的英文翻译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武亮 《大众商务》2010,(14):199-199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外语片是传播最快最广、具有国际性的艺术形式.外语影片有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掌握英语语言风格。电影片名,寥寥数词凝聚着整个作品的精髓,片名翻译看似简单却是作者颇费神思的产物。在电影片名翻译跨文化、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需要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以及翻译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外语片是传播最快最广、具有国际性的艺术形式.外语影片有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掌握英语语言风格.电影片名,寥寥数词凝聚着整个作品的精髓,片名翻译看似简单却是作者颇费神思的产物.在电影片名翻译跨文化、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需要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以及翻译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6.
李依 《企业家天地》2009,(3):197-198
电影翻译应充分认识语言文化的差异,对影片中的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归化和异化,本文以电影《非诚勿扰》的英文字幕为例为例,着重分析这两种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电影是介绍和交流文化的一种重要媒介,作为传承文化的一个载体,其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不容小觑,而电影片名作为影片的点睛之笔,它的翻译又是重中之重。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野出发,以"三维"翻译原则为指导,探讨了英文电影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突出译者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过程决定方法。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是吸引观众看电影。译者可以根据这一目的,在充分考虑到译文语体、读者反应以及译语文化的情况下,灵活采用翻译策略,最终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9.
翻译目的论原则与电影片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的翻译除了用传统的等效理论作为指导外,还应超越束缚,以“目的论”作为理论依据.把电影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影片名翻译所提出的要求,实现电影内容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电影资源全球配置的时代,影视字幕翻译作为一个新兴翻译领域,不仅帮助不同语种的影视作品突破语言限制,亦在不同程度传递了原片的文化信息。在进行语言沟通的同时,可以应用霍尔模式编码论从受众角度应对文化缺省现象,如照顾到受众的文化层次和兴趣取向,合理使用保留、增补、重构、省略等方式克服异质文化电影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使文化传播得以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1.
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由于蕴涵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相对固定和独特的文化含义,一直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将奈达的等效理论运用于文化意象的翻译,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等多种翻译模式,有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顺利传递出源语文化意象所蕴涵的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信息,减少文化意象的失落、歪曲与错位。  相似文献   

12.
功能翻译理论视野下的广告翻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因汉英两种语言及文化差异,广告语翻译应进行恰当的语言形式和文化信息转换,以现原文的信息功能和劝诱功能。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显性文化语义还是隐性文化语义,都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信息。鉴于异质文化之间的"异"远大过"同",文化语义的翻译切忌字面照搬,相比之下语境等效翻译,也即Nida提倡的"动态对等翻译"和New-mark倡导的"交际翻译"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文化转向”拓宽了传统翻译研究的视野。文化学派将翻译看作宏观的文化转换,跳出了以信息或语义转换为翻译目的的模式。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引进外域文化和丰富译入语方面愈来愈受到人们R重视。然而,过度异化的做法会给文化交流带来许多障碍和不利。因此,为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度而提出了一个折中策略——适度异化,它包括直译、直译+诠释、直译+意译等。  相似文献   

15.
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英汉姓名因而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英汉姓名的翻译应遵循“名从主人原则” ,“约定俗成原则” ,采用音译法和形译法 ,准确地表达姓名这一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翻译难 ,难就难在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翻译问题不单单是个语言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着密切关系 ,受着它们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 ,一种语言中的纯语言障碍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另一种语言中得到克服 ,但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反映则比较困难。因此 ,人们对翻译教学过程中异域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认识已成为一个不容争议的论题。  相似文献   

17.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当把中文旅游文本译成英语时,往往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文化不可译性。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分析旅游文本文化不可译性的成因,在"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翻译技巧,帮助实现文化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不懂源语的翻译奇才。当时的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林纾翻译题材的选择;而其译介活动则体现了翻译的主体间性,特别是译者的主体性:即顺应当时的文化语境,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林纾的翻译实践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上的文化差异,指出词汇上的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一个大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了五种方法:音译、直译、代换、增词和意译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词的模糊性特征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求模糊语词的翻译必须借助文化语境,文化语境顺应为模糊语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模糊语词翻译时,其词义的选择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作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