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国家森林城市的由来及历届国家森林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2007,(5):105-105
为了倡导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激励和肯定在城市森林建设中成就显著的城市,同时为城市树立城市森林建设典范,从2004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并制定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办法>.2004年以来,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先后授予贵阳、沈阳、长沙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应当是集文化先进、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居住适宜于一体的高品位文化一城市.而先建设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强调"物化"、 "美化"、 "亮化",突出直接的感官效果,突出实际利益和短期实用效应的惯性一直存在.城市生态与城市建设分裂的"二元"倾向不仅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也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城市建设一生态平衡建构,需要城市建设生态与市民的文化素质共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同时实施,城市生态产业与政府管理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可是由于信息割据,科学的城市管理手段和城市基础市政管理信息平台等"软件"建设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从而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并结合生产实际在市政公路设施空间数据采集与数据库建设方面提出建议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济》2013,(5):38-39
目前,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半数的二线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构想。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怎样建设智慧城市?……面对诸多疑问,为了凝聚发展共识,打造未来城市,《经济》推出"智慧城市深度观察"系列报道,本期围绕4个问题展开,未来还将推出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对其他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当今我国城市建设已进入"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城市第三境界,城市园林建设成为影响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建设也得到了发展,然而科学合理的搞好城市园林建设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主要指的是城市在建设中能"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雨水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因此,海绵城市也可以叫做"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上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来说,我国已经确定了相应的建设时间表,并且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相应的建设方案.我国推广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使70%的降雨能够就地消纳和利用,减缓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3)
经济全球化时代,当市场竞争跨越民族与国家的疆界,城市成为竞争的主体之后,纷纷采取塑造品牌、名片或价值符号,以博取国内外市场的价值认同。目前,国内城市品牌在建设上,出现的同质性、单一化等问题,有悖于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致使招商引资中不得不一再让利与成本攀升。遏制或消除此类不良现象,需要以"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指导城市品牌定位,落实城市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社会形成建设的"合力",以"廉政高效"助推建设,以"尚法崇德卓越"呵护城市品牌,组建城市品牌协会指引建设。  相似文献   

8.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事关宁波长远发展,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助于宁波进一步推进"名城名都"建设;有助于宁波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有助于宁波城市品质的提高;有助于打造宁波特色小镇;有助于带动宁波贸易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9.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对城市设计的生态理念进行新探析,结合"低碳"理念同时结合某生态城市设计案例加以实证研究,剖析如何实施生态化的城市设计,提出城市的建设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并重点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来实现城市的生态设计.最后,展望了生态城市设计建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3,(7)
自2009年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都先后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智慧城市",我国也有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90个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山西省的太原市、长治市和朔州市平鲁区入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危害,低碳城市正日益成为国内外未来城市建设的热点.本文以江山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为例,借鉴国内外低碳城市实践经验,在"两型社会"思想的指导下,探索江山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建设模式,技术方法与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山东省临朐县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平台,选取产业的集中度、关联水平、比较优势、技术含量及其可持续发展性五项标准,对临朐县山区农业产业进行了分析与选择,得出今后临朐县山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应选择经济果木、花生种植、谷物种植和牧草饲料种植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的结论,给相似条件的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经之路。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的产物,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近几年,我国"太阳城"——德州,在低碳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倡导低碳理念,按照"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新能源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低碳城市。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新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将生态文明理念融于城市新区建设中,是对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两大国家主导发展理念的践行。研究并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城市新区建设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对于刻画城市新区应具备的特征、引导建设规划方向、提升城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解读,依据对"自然—界面—经济—人居"这一"全过程"进行"全生态"建设的思路,构建了包括"自然资产、环境亲和、绿色发展、生态宜居"四个层次共39项指标的城市新区建设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按指标的状态属性和约束属性进一步细分。既可作为城市新区建设和运营过程的指导性指标体系,又可作为新区建成状态的评估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建设"城市水库"、打造"浙中水乡"是加强浙江省金华市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打造水资源战略优势,为赶超发展提供持续生态资源保障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建设"城市水库"、打造"浙中水乡"是打造水资源战略优势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经济》2014,(8):108-108
正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等编撰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正式发布。报告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的严峻现实进行深刻反思,旨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并从中探讨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萌  张佑林 《当代经济》2006,(12):90-91
我国城市建设目前存在投资规模过大、文物古迹破坏严重等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不正确的"城市经营"理念,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缺水与城市雨水灾害问题,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随着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两处应转变的观点:一是规划引领原则面临着要统筹多种规划,不利于统一要求,针对此,文章提出"生态引领,多规融合"的海绵城市规划理念;二是以往的海绵城市建设往往是以街区、社区或者城市规划区为规划建设对象,不具备系统性与整体性,针对此,文章提出"建设以小流域为控制单元"的海绵城市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9.
利用江苏省各地级市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从弹性功能、净化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构建江苏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以及空间差异状况。研究发现:(1)2008年是江苏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转折点,之前海绵城市建设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而之后呈现平稳增长趋势。(2)江苏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空间差异显著,明显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状态。(3)从海绵城市建设的速度来看,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呈现"北快南慢"趋势,表明省内建设水平的空间差异趋向于收敛趋势。据此,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中苏北追数量、苏南讲质量以及全省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全国共有100余城市将其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