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主成分方法,结合模糊数学的处理思路,以中国农业自由贸易系统、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分析的基础,测算两系统的协调数值,可发现从2008年开始,中国农业贸易的逆差在扩大,而农业贸易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程度却在恶化。究其原因:首先,中国2001年已经进入WTO,但出口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仍然表现为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其次,中国当前出口农产品结构中污染密集型农产品的比重依旧占有较大的比重,出口农业的贸易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最后,中国农业贸易自由化短期内减少了农业的就业机会,而且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还加剧了中国资源环境质量地恶化。  相似文献   

2.
世贸组织在重视消除关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贸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明确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多边贸易体系的宗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多边贸易体系之中。鉴于世贸组织体系下的国际贸易为绿色贸易,我国必须改善出口结构,实施贸易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WTO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在重视消除关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贸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明确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多边贸易体系的宗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系贯穿于多边贸易体系之中。鉴于WTO体系下的国际贸易为绿色贸易,我国必须改善出口结构,实施贸易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世界银行贸易协定内容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深度与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多产品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的提升显著缩小了多产品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并提高了多产品企业的出口产品集中度,但因企业贸易方式、所有制类型和生产率水平不同而具有异质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的提升显著延长了多产品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但对不同持续期的多产品企业的出口行为具有异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3年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共同发布《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促进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相似文献   

6.
发展桂林工业经济应突出生态意识,以桂林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旅游,增强环保协调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为此,应调整税收政策,以促进桂林工业经济发展将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改善投资环境,公平税负,提高产品竞争力,鼓励工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国民待遇;建立以生产为导向,兼顾外资、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加快"费改税"步伐,尽快出台社会保障税和环境保护税体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哥本哈根会议后中国节能减排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化解资源约束、出口约束、环境约束,推动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更应先行先试,以缓解福建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匮乏、环境优势脆弱的压力,并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低碳发展优势,才能确保海峡西岸经济区在资源与环境协调中实现真正的繁荣崛起。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文明与财税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生态文明,是从生产方式角度出发,与采集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它与工业文明根本的不同,在于扭转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而更加强调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92-2009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废气排放量(以二氧化硫为典型指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数据进行了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与环境污染加剧之间的因果关系较为明显,建议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利用外资要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以及改善外资利用的水平,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经同东盟、智利等多个国家和组织建立自由贸易区。文章研究了中国对自由贸易伙伴的出口地理方向,并进行了贸易结合度指数和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发现随着与FTA伙伴的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趋势正在形成;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显示中国对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缅甸等FTA伙伴的出口高于预期水平;FTA有利于中国扩大对FTA伙伴的出口。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4—2018年HS-6分位贸易数据,计算中日双边出口二元边际,实证研究关税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以此预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框架下的中日双边贸易前景。研究结论如下:一是中日双边贸易增长均主要依靠广延边际扩张,但2016年后双边出口二元边际及比重波动下降;二是以关税优惠为代表的中日韩FTA对中日双边出口均有利,将提升中国出口集约边际即贸易规模与扩大日本出口广延边际即贸易产品种类,且对日本出口更为有利;三是FTA对中日制造业双边出口的影响与总体一致,补偿式技术创新机制在中国制造业中较为明显;四是FTA对中国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对日本出口均有集约边际的贸易效应,其中将给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带来巨大潜力,对日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中国出口有广延边际的贸易效应,对日本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有负向冲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1990~2003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进行了计量分析,同时考察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同环境污染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倒U型曲线关系,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之间表现为一种倒N型曲线关系,与工业废气之间表现为N型曲线关系,而只有与工业固体废物之间表现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同时,本文的计量分析还表明,出口同中国的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环境污染之间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5—2015年中国与欧盟28国(EU28)19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京都议定书》执行期间不对称性减排是否导致中国对欧盟碳密集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增加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欧盟对中国“碳泄露”作用机制的存在性。克服内生性后的实证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的“碳泄露”作用机制仅存在于在高碳排放行业中,但整体出口工业行业与低碳排放行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碳泄露作用机制;研究期内中国工业行业内部研发活动的增强有效促进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但工业行业企业规模的增加对比较优势的作用并不明显,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进口关税水平对工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效应同样不显著;研究期内中国工业分行业资本劳动比逐年递增,但资本深化进程中的技术选择偏差导致资本劳动比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发展桂林工业经济应突出生态意识,以桂林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旅游,增强环保协调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为此,应调整税收政策,以促进桂林工业经济发展:将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改善投资环境,公平税负,提高产品竞争力,鼓励工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国民待遇;建立以生产为导向,兼顾外资、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加快“费改税”步伐,尽快出台社会保障税和环境保护税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对于环境污染与环境规制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可能促使一国降低环境质量标准。本文建立分析污染产品贸易影响环境规制的计量模型,利用2001~2010年4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结合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估计,结果表明,对所有国家样本和发展中国家而言,污染产品出口会引起环境规制"向底线赛跑",而污染产品进口则会使环境成本转移到出口国,提高一国的环境规制水平;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污染产品出口贸易反而促进其提高环境规制标准。激励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优化贸易结构,降低污染产品出口,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从宏微观层面,即外贸出口、政府财政及企业三大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可见,中国出口退税制度的调整对调整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及平衡政府财政发挥了显著作用。可从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明确出口退税制度的调整与增值税的改革同步进行;改增值税为中央税;加强法制建设,切实做到依法退税等方面入手,建立与当前我国地位相适应的出口退税制度。  相似文献   

17.
虽然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是中美制成品贸易仍然表现出互补性和互利性强的根本特征。基于2002—2021年UN Comtrade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考察中国对美国制成品出口增长波动的主要因素,以期为中国提供有益启示。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主要为出口竞争力效应驱动;进口需求效应受到外部负向冲击显著,受到经济复苏正向拉动明显;出口结构效应表现不佳,抑制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扩大。不同要素禀赋制成品出口增长驱动主要来自出口竞争力效应和进口需求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呈现差异化。未来中国需要根据美国需求规模变化采取动态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台多项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为促进和鼓励企业商品出口,中国连续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动过程的梳理,分析了中国出口退税率频繁调整的目标和效应.  相似文献   

19.
《西部金融》2009,(11):1-1
1、盖特纳力挺美元储备货币地位。2、G20匹兹堡峰会落幕承诺协调经济政策。3、IMF认为全球金融稳定状况已改善。4、世行和IMF重申将提高发展中国家话语权。5、美国两学者分享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6、美国再次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7、欧盟与韩国达成自由贸易初步协议。  相似文献   

20.
战后50余年来,台湾的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历了从混乱到恢复的过渡时期(1945-1952年),从1953年开始,实施5期4年计划,实现了台湾经济的第一次转型,即以农业为主到以工业为主,由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经济;70年代中后期,台湾当局对经济进行第二次调整,以工业升级为核心,以政府产业政策为引导,以吸收外资与先进技术为手段,全力推进钢铁、汽车、机械、石油加工等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从轻工业的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1953-1972)到重工业的进口替代、技术密集产业的出口拓展的转变;80年代中后期,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