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的发生逻辑、根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消费能力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而市场经济的分配逻辑却又必然消解社会消费能力,这是导致包括此次金融危机在内的经济危机的根源。西方社会在"市场正义"价值观的主导下,不通过"分配正义"来提高社会消费能力以化解危机,而是通过"消费道德"和"信用过度"鼓动和放纵无节制的超前消费来创造和提高"虚拟消费能力"以缓解矛盾,这既是导致战后以来自由市场经济长期繁荣发展的秘密,也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该文认为,秉持"分配正义"、适度消费观和恰当监管是化解市场经济危机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江磊 《当代经济》2009,(18):82-83
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当前有"触点论"、"政策论"和"桥梁论"三类.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本上是由生产过剩导致的剩余价值实现矛盾引发的.结合实际可以发现,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依靠信用过度扩张化解需求矛盾,从而加剧了金融风险、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和经济虚假繁荣.以此为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要注意坚持依靠创新刺激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以国家为主体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以及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这次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必然性、根源和特点进行了客观实事求是的分析,有力地批驳了美国财政部长宣传的:"中国等发展迅速而储蓄又太多的国家与大量消费的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是问题的根源"的谬论,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癌症";并相应对我国如何防治金融经济危机提出了六点看法与建议,特别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能防范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建议全党要掀起一个学习《资本论》的热潮,以提高全党防治金融经济危机的能力,供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许多结构性矛盾,投资和消费失衡已成为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2008年金融危机及最近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已经证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过度地消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过度地生产的经济模式将不能再持续。  相似文献   

5.
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多种,信用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信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体现在三方面。信用本身隐含一种不稳定性,使以此为基础的金融市场难以避免动荡;信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激化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通过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传导至金融领域,引发金融危机;信用的自我膨胀机制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从信用角度理解和认识金融危机,探讨防范金融危机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由急剧的剥削率上升和利息率下降激发的资本积累的新繁荣。实际工资增速相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速的下降,促使工人实际消费支出能力停滞不前。但随着利息率下降和信用获得更加容易,消费和其他支出继续上升,支撑起日益上升的债务浪潮。2008年爆发的21世纪第一次大萧条,正是资本积累长期波动模式中,经济增长长期繁荣让位于长期下行的正常变化。资本积累的利润驱动是它的根源,占据了商业行为核心调控者的地位。为保持这个不变的内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直在改变它的外形。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和反映,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是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等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  相似文献   

8.
在后凯恩斯主义存量-流量一致性模型的基本框架中纳入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和社会再生产理论构建模型,以考察货币信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协调机制,分析得出:货币信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资本积累过程的缓冲器、加速器和调节器作用,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性企业更有效地应对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加快资本积累率的调整速度,从而促使社会再生产体系趋于平衡增长,但货币信用并不能真正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无法阻止危机的发生,只会使矛盾的运动形式和危机的发生机制进一步复杂化.这一模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为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治理的失灵根源于其经济基础中对抗性矛盾的激化,两党互斗的政坛乱象不过是经济基础中激化的矛盾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中表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逐步呈现金融化趋势,不仅恶化了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条件,也侵蚀着技术创新的产业根基,导致美国国内产业资本积累面临无法克服的困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面临巨大的断裂风险,这成为引发美国国家经济治理失灵的直接原因。从历史长周期视角看,美国经济金融化趋势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矛盾、资本积累与社会消费矛盾以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矛盾累积深化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续,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国家经济治理的制度边界。三重矛盾的累积深化严重挤压了美国经济治理的政策空间,使其陷入顾此失彼的制度性失灵。  相似文献   

10.
在资本主义金融化转型过程中, 金融资本不仅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价值的直接生产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控制, 而且对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 劳动力再生产的金融化一方面缓解了工人工资不足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但另一方面, 也持续加深工人家庭的被剥削程度。 本文讨论了金融信用系统的扩张对资本限度的超越、 对劳动力再生产矛盾的暂时延缓, 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劳动力再生产金融化的逻辑与形式, 并通过分析美国工人家庭部门的现实来描述金融化条件下资本对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控制, 以及劳动力再生产金融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指出金融化条件下的工人家庭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同时, 资本主义通过劳动力再生产的金融化企图实现持续经济增长与积累, 这一目的无法达到。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虽然由来已久,但把公平与效率作为一对矛盾联系起来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才开始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源于社会化的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是无法克服的。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蔓延至实体经济,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亦出现下滑态势,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也逐渐显现,这为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保险,能够促进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并进一步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因此,基于经济结构优化的视角研究出口信用保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多元化思潮以及享乐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开始愈发凸显,资本主义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了嬗变.丹尼尔认为需要通过"回归宗教"和"公共家庭"来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无法克服,只能过渡到更高的社会形态才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197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灵活积累"调节模式深刻地改变了大工业生产时代人们的时空体验和价值观念。"消费"日益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并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当代消费文化批判依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逻辑的分析,借助于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揭示了"符号-商品"在消费社会中的生产过程及其经济学意义。马克思将消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环节与逻辑延伸,阐释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研究视角构成了剖析消费社会中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同构性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吴龙龙 《经济论坛》1999,(11):12-13
长期以来,基于消费信用是对未来购买力的预支,易造成市场虚假需求,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这一认识,我国在不同时期都对消费信用实行较严格的限制,作为消费信用的重要方式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因此而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自从我国告别短缺经济时代以来,需求不足逐步成为困扰企业的一个难点问题,再加上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的现实,我国政府在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和国内物价基本稳定的同时,又要求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必然迫使各经济部门努力开拓国内市场,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在这一艰难的开拓过程中,消费信…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2008年金融危机给世界和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此次危机形成的背景是世界资本和贸易的不平衡性,而原因则是各种金融工具的滥用和信用的缺失。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指出,我国经济学必须加强针对基础理论特别是原则性问题的研究、加强风险控制的教学与研究、树立良好的人才导向机制。最后,通过对2008年金融危机相关问题的探讨,指出我国需要建立和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学,改善经济结构,加强投资管理和对货币流动性的监管,努力提升我国经济的风险抵御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某种意义上是对孪生兄弟,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世界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中国,而房地产行业则受到显著影响.无论是民众的消费能力还是消费意愿,在金融危机中都出现大幅度下降.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探讨了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冯兆蕙 《经济论坛》2007,(3):133-134
信用消费主要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已从卖方市场过渡为买方市场,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新的经济形势下发展信用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199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个人信用消费全面、实质性启动。但是,目前就整体情况来看,我国信用消费发展速度还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信用消费的推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首先,信用消费环境差,主要体现在信用秩序混乱,消费观念需要转变,居民的承贷能力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其次.信用消费风险大.缺乏分散风险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2008年金融危机给世界和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此次危机形成的背景是世界资本和贸易的不平衡性,而原因则是各种金融工具的滥用和信用的缺失。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指出,我国经济学必须加强针对基础理论特别是原则性问题的研究、加强风险控制的教学与研究、树立良好的人才导向机制。最后,通过对2008年金融危机相关问题的探讨,指出我国需要建立和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学,改善经济结构.加强投资管理和对货币流动性的监管,努力提升我国经济的风险抵御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美元本位制、美元霸权与美国金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元本位制下,美元霸权表现为中心一外围框架体系.在该体系下,中心国美国与外围国家的权益和义务不对称,地位不对等,而且框架体系本身具有内在的不相容性,这些特征决定了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由此也使美国落入美元本位制的陷阱,造成美国国内利率下降、消费信用过度扩张、制造业陷入衰退等经济失衡,最后当信用泡沫破灭时,金融危机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