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手工技艺方面的典型代表,具有文化历史、审美、经济等方面的旅游开发价值。文章在分析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所获取的资料及相关文献,提出了建立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资源库、培养传承人、构建认证机制、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创新营销手段等旅游开发对策,以期能够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在古朴、素雅的苗寨中,吊脚楼悬空走廊里的苗族姑娘总是最吸引眼球的,游客们欣赏她们的貌美,而更让人目眩神迷的是她们身上精美绝伦的服饰、刺绣技艺以及璀璨夺目的银饰。如果说银饰是苗族的代表性标志,那么服饰便是他们独特的传统艺术。苗民用一针一线将苗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变迁、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来生活环境的变化,都绣在了他们日常穿的服饰上。史学家将苗族服饰称之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相似文献   

3.
苗家儿女的风情风俗,犹如盛开的百花般丰富多彩,那悠久的“四月八”,“龙船节”;那千姿百态的银饰、蜡染;那娓娓动听的芦笙、铜鼓……而最为吸引人的,还要算饶有情趣的苗族婚恋了。单说那一盘盘五颜六色的“姊妹饭”,就够人回味的。有的上面放着成双成对的筷子,有的上面放着两枚相连的树枝,有的上面放着红辣椒……原来,这看似普通的“客饭”,就是一封封无言的“情书”,里边深藏着苗家少女的心!  相似文献   

4.
邰磊  张林 《中国西部》2014,(2):64-73
<正>过年,台江苗话叫"能仰丢",意思就是过汉族的年。实际上,过年对台江苗族人来说,属于"舶来文化"——他们已有自己的年,即"苗年",于每年农历十月过,而且过的很浓重,有滋有味。但是,对于这种"泊来文化",生性朗包容、能歌善舞的苗家人,不但没有错过,还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多种形式,集中在过年期间酣畅淋漓地演绎和展示出来,其热闹程度绝不比任何汉族地区逊色。  相似文献   

5.
<正>原汁原味的千户苗寨2015年1月3日,享有"苗都"之称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举行了首届芦笙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65支苗族芦笙表演代表队都聚集在雷山,一场场形式各异、古朴高昂的芦笙舞曲聚焦了全国各地同胞的目光,也让世界感受到了来自东方雷山县最淳正苗家人的文化魅力。陈酿吊脚楼的味道见过很多各有千秋的古建筑,唯独吊脚楼,可谓天人合一的神作,和大自然淋漓尽致的浑然一体,不混杂一丝丝混泥土带来的现代气息。吊脚楼,苗乡的建筑一绝,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和着历史长河的厚重,存活世间千年依然充满活力,就像陈酿千年的好酒,越品越香。  相似文献   

6.
刘晓 《魅力中国》2010,(3):300-301
苗族是中国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喜欢迁徒的民族,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的南部。苗族服饰是苗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称苗族的服饰文化记录着苗族历史的足迹,是苗族历史的活化石苗族服饰中的图形纹样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同时也反映了苗族人民生活习俗、社会制度以及民族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龙是中华民族的崇拜物。舞龙,在中华大地上随处可见,但像贵州省台江县苗家人那样疯狂地舞龙却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绝无仅有",主要体现在"嘘龙"一事上。台江人称为"舞龙嘘花",于每年元宵节期间举行。台江苗族舞龙嘘花,其实就是往舞动的龙身上嘘放烟花。它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民俗表演活动,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中国舞龙文化中最奇特、最惊险、最刺激的一种。台江元宵  相似文献   

8.
正银锭沉甸甸,银锭就值价;姑娘稳如山,姑娘才值价。——彝族谚语火把节来到"彝族银饰之乡"布拖县,处处可见盛装的彝族男女,特别是彝家姑娘从头到脚,映入眼帘的尽是琳琅满目、熠熠生辉的银饰,动则摇曳,静亦生辉,妩媚无比,姿态万千。因其工艺独特、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这代代传承在彝族工匠之手的"彝  相似文献   

9.
西南苗族服饰的图案稠密、色彩斑斓、内涵丰富,是苗族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载体,是苗族历史的存根.西南苗族服饰其款式特点、社会功能、艺术品味几方面在苗族服饰中颇有代表性,呈现出苗族服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审美意境,实现着苗族服饰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南苗族服饰的图案稠密、色彩斑斓、内涵丰富,是苗族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载体,是苗族历史的存根.西南苗族服饰其款式特点、社会功能、艺术品味几方面在苗族服饰中颇有代表性,呈现出苗族服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审美意境,实现着苗族服饰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真正的传承不是字里行间和场面上的肯定,而是取决于这片土地上的人和物千百年来对传统不能阻断的血脉里的情感。这种传承又是基于原生态的,没有添加任何其他"色彩""调料"原汁原味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种"原味"正是千户苗寨的最大特色。2015年1月3日,享有"苗都"之称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举行了首届芦笙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65支苗族芦笙表演代表队都聚集在雷山,一场场形式各异、古朴高昂的芦笙舞曲聚焦了全国各地同胞的目光,也让世界感受到了来自东方雷山县最淳正苗家人的文化魅力。雷山——"中国最美的小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因苗岭主峰雷公山在境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2.
土地纠纷是农村纠纷的重要类型,在近年呈现增长趋势。散杂居苗族农村的传统特质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着土地纠纷的类型、数量,其中企业进村、土地整形等对短期土地纠的影响最为明显。散杂居苗族农村土地纠纷类型在苗族与汉族村民中没有明显差异,但汉族土地纠纷的数量总体多于苗族。  相似文献   

13.
在对贵州西江苗寨旅游者进行低碳旅游认知度、游客景区内停留时间、旅游产品满意度及旅游产品期望等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平寨民俗风情寨、东引低碳田园度假区、羊排苗族神话村、南贵低碳农庄乐园、营上茶香文化综合服务区5大旅游功能分区,美食、银饰、蜡染和刺绣、雕刻及乐器5大系列旅游商品及多个旅游项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西江苗寨加强低碳旅游宣传,打造低碳民族品牌,加快民族旅游产品转型与升级,推行低碳服务设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齐晓雪 《魅力中国》2011,(17):99-99
各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拥有灿烂多姿的文化,服饰便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苗族是一个勤奋顽强的民族,苗族服饰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一部现成的苗族史书,代表了苗族文化的灿烂。图腾文化是中国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结矗,苗族服饰图案中的图腾符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探究苗族这一古老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龙正凤 《黑河学刊》2015,(1):142-144
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中有抢婚、早婚、举行苗族传统结婚仪式代替婚姻登记等婚姻传统,长期以来影响着苗族青年男女的婚姻观、婚恋方式、择偶途径等,但随着城乡二元体制的建立,大量新生代苗族农民工进入城市,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交流方式、婚恋交往途径呈多样化,婚配对象出现跨地域等的特点,传统的苗族婚姻习惯法对新生代苗族农民工的婚恋影响悄然弱化,因此探讨苗族传统婚姻习惯法对新生代苗族农民工婚恋影响弱化的表现和原因,对于传承少数民族优秀婚姻习俗,引导苗族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苗族蘆笙會     
蘆笙在苗族文化藝術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苗族的詩歌、舞蹈,繪畫、雕刻、民間故事、歌谣無不充滿了對它的生動描写和热烈贊頌。蘆笙包含着苗族人民共同的心理文化和思想情操,是苗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蘆笙,黔東南苗語稱為“给”,川黔滇苗語稱為“更”。據專家考證,蘆笙已有2500多年歷史,最遲在先秦就已產生。馬端臨《文獻通考》;“唐九部夷樂有葫蘆笙。”苗族古歌《跟種》:“理来客家遇,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栖居在深山沟里的村落。全村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居住着20多户、100多位苗族同胞,他们沿袭着古老而又朴素的字语言、生活习性、婚姻风俗等,过着童话般的生活。蕴藏着的故事许许多多,鲜为人知。这里就是地处小凉山区的四川马边县民主乡代家沟苗族自然村。  相似文献   

18.
在贵州西部重镇六枝西北40公里的绿色世界中,掩映着12个自然苗族村寨,居住着世界上仅有的以“长角”为头饰的苗族支系的5000多儿女,始终保存着传统的风情习俗,维护着人类生态的这方净土及优美的自然环境。 梭要苗族最奇特之处在于,其  相似文献   

19.
贵州苗族,因方言区不同和宗族不同而在服饰上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因而形成了贵州苗族服饰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特点。贵州苗族服饰,从款式上分不下百种。若再从制作工艺、色彩、装饰内容、质地等区分,其种类之多,至今无人能精确统计。苗族服饰有盛装和便装之分。盛装一般用于节日或喜庆,设计和制作都较精美。而便装则相对简便,用于日常穿戴。苗族服饰不仅是生活实用物品,而且是苗族历史的记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如贯首衣,这种在华夏大地上几乎消失的古老服式,贵州苗族却还保留着。但他们已在“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的基础上,运用彩色挑花或刺绣工艺加以装饰,  相似文献   

20.
<正>不到松桃,不知道苗族的历史与文化,不到苗王城,不知道苗族的神秘与美丽。在梵净山、辰河源的崇山峻岭之间,连绵逶迤着一道几百里的南方长城,长城外,苗王城隐于千山万壑之中。穿寨而过的苗王河,形成一个"S"形,将寨子画成了一个天然太极图。乘船沿河而下,一边是炊烟人家,一边是悬崖峭壁,峭壁上林木青葱,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